浙[漢字]

浙[漢字]
浙[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浙,讀音zhè a.古水名,今中國錢塘江及其上流的總稱。亦稱“漸江”、“之江”、“曲江”; b.省名,浙江省,位於中國東部。

基本信息

拼音:zhè

注音:ㄓㄜˋ

部首:氵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0

五筆86:IRRH 五筆98:IRRH

倉頡:EQHL

筆順編號:4411213312

四角號碼:3212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D59

字形結構

異體字:淛

漢字首尾分解:氵折

漢字部件分解:氵折

筆順讀寫:點、點、提、橫、豎鉤、提、撇、撇、橫、豎

浙字楷書 浙字楷書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江〕a.古水名,今中國錢塘江及其上流的總稱。亦稱“漸江”、“之江”、“曲江”;

b.省名,浙江省,位於中國東部。

詳細字義

浙 (淛)zhè

形聲字。從水,折聲。本義:水名。浙江,即錢塘江。

zhè

1、同本義,水名。即今錢塘江,上游為新安江。

浙,江水東至會稽山陰為浙江。——《說文》。

即禹貢三江之南江也,但江故道今不可考,世俗以錢塘江當之,非是。錢唐江古謂之浙江。

2、古州名,浙州。其境約當今貴州習水縣一帶。

3、浙江省的簡稱

浙江即江流盤迴曲折之意。戰國時浙江指今 天的富春江、錢塘江和新安江,東漢將浙江分為浙東、浙西兩個地區,唐以後這兩個地區轉化為政區名稱,明初設浙江。

取全稱中的“浙”字作為簡稱。一說認為因富春江、錢塘江和新安江古稱浙江,故簡稱“浙”。

(袁可立)取倡亂不情者寘之法,民變遂定。會浙有直指好擊斷名。——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浙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7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音折。江名。《說文》江水東至會稽山隂,為浙江。《史記·秦始皇紀》至錢塘,臨浙江。《注》浙者,折也。蓋取其潮出海,曲折而倒流也。 又水名。《水經注》浙水出浙縣西北弘農盧氏縣大蒿山。 又《廣韻》浙米也。《類篇》一曰汰也。 又《集韻》征例切,音制。通作淛。亦作制。義同。 又《集韻》或作漸。《水經》漸江,卽浙江也。

漢典考證:〔《史記·昭王本紀》至錢塘,臨浙江。〕 謹照原文昭王本紀改秦始皇紀。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

浙江。水東至會稽山陰為浙江。從水折聲。旨熱切

說文解字注

(浙)江水東至會稽山陰為浙江。會稽郡山陰二志同。今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是其地。今俗皆謂錢唐江為浙江。不知錢唐江、地理志水經皆謂之漸江。江至會稽山陰古曰浙江。說文浙漸二篆分舉劃然。後人乃以浙名冒漸。葢由二水相合。如吳越春秋越王至浙江之上、史記楚威王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始皇至錢唐臨浙江皆謂是也。今則江故道不可考矣。歙金氏榜禮箋曰。班志南江、在會稽吳縣南。東入海。楊州川。北江、在毗陵北。東入海。楊州川。中江、出丹陽蕪湖西南。東至陽羨入海。楊州川。毗陵之北江卽今大江。其蕪湖之中江、吳縣之南江逕流湮廢。據班志丹陽石城下雲。分江水、首受江。東至餘姚入海。過郡二。行千二百里。說文江水至會稽山陰為浙江。闞駰十三州志曰。江水至會稽與浙江合。晉灼亦云。水經江水又東至石城縣。分為二。其一東北流、過毗陵縣北為北江。其一又東至會稽餘姚縣東、入於海。酈注沔水篇曰。江水自石城東出為南江。又東逕宣城之臨城縣南。又東逕安吳縣。又東逕寧國縣南。又東逕故鄣縣南、安吉縣北。又東北為長瀆。歷湖口。又歷烏程縣。南通餘杭縣。則與浙江合。又東逕餘姚縣故城南。又東注於海。所謂地理志江水自石城東出逕吳國南為南江者也。榜謂分江水合三江言之為南江。猶岷江合言之為北江。班氏備列南江、中江、北江。以應職方楊州其川三江。其於石城著南江源委。猶於湔氐道著北江源委。故志於中江言出蕪湖西南、東至陽羨入海。至南江、北江但云東入海。以入海之地已互見於石城、湔氐道也。是分江水為南江。卽志文考之益明。酈注能說南江、而不能說中江耳。從水。聲。旨切。十五部。

民俗參考

漢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是否為常用字:是

姓名學:非姓氏,多用男性

音韻方言

[ 廣 韻 ]:旨熱切,入17薛,zhe,山開三入仙A章

[ 平水韻 ]:入聲九屑

[ 國 語 ]:zhè

[ 粵 語 ]:zit3

[ 閩南語 ]:chiat4

◎ 粵語:zit3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zet7 zat7 zap8 [客英字典] zhet7 [沙頭角腔] ziet7 [梅州腔] zat7 [海陸豐腔] zhat7 zhap8 [客語拼音字彙] zad5 zeb6 zed5 [寶安腔] zet7 [東莞腔] zet7

◎ 潮州話:zig4(chik) [揭陽、潮陽]ziag4(chiak)

英文翻譯

short for Zhejiang provinc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