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螢[漢語詞語]

流螢[漢語詞語]

指飛行不定的螢火蟲。

出處

杜牧詩《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解釋

流螢流螢
螢火蟲(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螢、宵燭、耀夜等,屬鞘翅目螢科,是一種小型甲蟲,因其尾部能發出螢光,故名為螢火蟲。這種尾部能發光的昆蟲,約有近2000種,我國較常見的有黑螢、姬紅螢、窗胸螢等幾種。
螢科昆蟲的通稱,全世界約2000種,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根據中國幾位專家的統計現發現的種類約有100餘種,再加上未發現的種類,總共有150多種。夜間要發光,可分為水生類和陸生類兩種。體型小至中型,長而扁平,體壁與鞘翅柔軟。前胸背板平坦,常蓋住頭部。頭狹小。眼半圓球形,雄性的眼常大於雌性。腹部7~8節,末端下方有發光器,體內的螢光素和螢光素酶反應後生成的黃綠色螢光。螢火蟲夜間活動,卵、幼蟲和蛹也往往能發光,成蟲發光有引誘異性的作用。幼蟲捕食蝸牛和小昆蟲,喜棲於潮濕溫暖草木繁盛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