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壁壘與企業的戰略行為

二、流動壁壘的提出 二、流動壁壘的衡量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經濟管理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6月1日)
叢書名: 當代中國中青年管理學家文庫
平裝: 176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2075998
條形碼: 9787802075993
尺寸: 24.2 x 17.2 x 0.8 cm
重量: 476 g

作者簡介

郭朝陽(1971年—),湖北麻城人。經濟學博士,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市場行銷、企業戰略管理等。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等課題。先後出版過《管理學概論》、《衝突管理:尋找矛盾的正面效應》、《中國著名企業行銷案例評析》等著作,在《中國工業經濟》、 《經濟學動態》、《經濟管理》等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數十篇,目前的研究主要關注轉型時期中國消費者社會化及公司層戰略等問題。

內容簡介

企業的進入退出問題一直是產業組織理論研究的中心內容,但是長期以來,無論是研究人員還是實業界人士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企業進入某一產業的關鍵是對產業內不同策略群組的選擇問題,而且已經成功進入的企業還會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在不同策略群組間進行流動。
本書從分析企業間盈利水平差異著手,以企業在流動過程中面臨的種種流動壁壘及其影響為主線展開分析,並對中國的兩大典型行業——啤酒行業和轎車行業進行了實證研究。在分析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企業必須在流動中不斷尋找自己的戰略定位,而減少各種不必要的流動壁壘是我國政府的重大任務。

目錄

導論:對企業盈利水平差異的再思考
第一節 從企業盈利水平的差異性說起
一、完全競爭市場假設
一、企業間表現出的利潤差異——不爭的現實
第二節 對企業盈利水平差異的不同解釋
一、產業組織理論的SCP範式研究:產業結構
——進入壁壘
二、企業戰略管理的RBV研究:獨特資源
——阻隔機制
三、策略群組(SG)分析的出現:策略群組
——流動壁壘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意義
一、實證研究表明,不同策略群組間的流動壁壘是客觀存在的
二、對企業流動問題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
三、研究流動壁壘問題對我國企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及本書的結構安排
一、產業組織研究方法的演變過程
二、本書採用的研究方法
三、整體結構安排
四、本書的創新之處及主要論點
第一章 前人進行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前人對企業進入情況的研究
一、對進入問題的理論分析
二、前人對進入問題的實證研究
第二節 從進入壁壘到流動壁壘
一、前人對策略群組進行的研究
二、流動壁壘的提出
第二章 企業的流動及琉動壁壘
第一節 進入、換位與流動
一、進入與退出
二、換位
三、流動
第二節 策略群組——企業流動的分析對象
一、策略群組的含義
二、作為分析工具的策略群組
三、企業的戰略定位——劃分策略群組的標準
第三節 流動壁壘——研究的新視角
一、流動壁壘概念提出的重要意義
二、流動壁壘的衡量
三、影響企業流動的因素
第三章 琉動壁壘的影響作用
第一節 流動壁壘對產業的影響
一、直接影響:在行業中形成了不同的策略群組
二、對市場績效的影響
第二節 對在位企業的影響
一、不同成員企業間績效差異的持續性
二、有沒有必要設定流動壁壘
三、有效設定流動壁壘
第三節 對潛在流動者的影響
一、獲利能力差異——企業流動的動機
二、如何突破流動壁壘——潛在進入者的策略選擇
第四章 我國企業琉動狀況的賓征分析
第一節 實證分析的幾點說明..
一、實證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對象的選擇
三、對啤酒製造業和轎車製造業的簡單說明
第二節 我國啤酒行業的實證分析
一、我國啤酒業的發展歷程
二、我國啤酒行業的特點
三、我國啤酒行業的策略群組劃分
四、不同策略群組的競爭分析及戰略構想
第三節 我國轎車行業的實證分析
一、我國轎車行業的發展歷程
二、我國轎車行業集中度分析
三、我國轎車行業競爭結構分析
四、我國轎車行業的策略群組分析
第四節 我國企業在流動中表現出的特點
一、進入容易,流動困難
二、經過流動,企業形成了不同的定位
三、流動壁壘主體錯位
四、無序競爭——高的流動壁壘導致的直接後果
第五章 從元序寬爭到正常琉動
——實證分析對我們的啟示
第一節 對企業的啟示:在流動中尋找自己的定位
一、現階段我國企業流動的可能性
二、在位企業——發揮優勢,主動設定流動壁壘
三、劣勢企業——巧借外勢,突破壁壘
四、連續進入——全新進入者的最佳選擇
第二節 對政府的啟示:創造有利於企業順利流動的環境
一、制度性流動壁壘與可競爭市場
二、促進企業的順利流動——政府的重要任務
三、堅決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保證企業跨區域流動的自由
四、放開部分國有壟斷行業,讓企業在流動中成長
附錄
附錄1: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及代碼
附錄2:啤酒、轎車業在SIC中的位置
主要參考文獻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