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耄耋老人的人生思考

《活明白:耄耋老人的人生思考》由蘇暢斌所著,作為一位飽經歷史坎坷的長者、智者、行者、知者,蘇老暢斌先生成集數十年的經歷、功力而畢至的心血之作,無論對家人還是對社會,無論是對今人還是對後代,都是一部行事做人的生動教科書。蘇老先生著書立說的行為本身,就是對生命意義的有效彰顯。《活明白》是時代的產物,它還將通過時間得到證明。

內容簡介

《活明白:耄耋老人的人生思考》貫通古今中外;論及人生和命運,直切主題,抽絲剝繭,分析到位,讀後令人豁然開悟。老爺子生活閱歷之豐富,世態體察之透徹,人性感悟之深刻,思考心得之厚重,文字表述之清晰,非學院派研究者所能企及,讀罷倍感發人深省。

作者簡介

蘇暢斌,湖南長沙人。工程師,經濟學教授。曾出版《管理心理學》等多部學術著作。勤奮、好學、善思,熱情、堅定、敢拼。不以苦為苦,不因氣而氣。永遠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活明白》走出宏大理論的廟堂之高,植根日常工作生活的行動與思考,闡釋了儒家重仁尚義、鼓勵道德人格的倫理精神之於當代中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建設的現實意義。一位普通人身處不同歷史時期平凡卻真實的閱歷。折射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倫理常用常新的生命活力,蘇老人生感悟的理論價值很自然地蘊含在他的有物之言中。
——經濟學家、山西省副省長牛仁亮博士
作為一位飽經歷史坎坷的長者、智者、行者、知者,蘇老暢斌先生成集數十年的經歷、功力而畢至的心血之作,無論對家人還是對社會,無論是對今人還是對後代,都是一部行事做人的生動教科書。蘇老先生著書立說的行為本身,就是對生命意義的有效彰顯。《活明白》是時代的產物,它還將通過時間得到證明。
——企業家、原湘財證券董事長兼執行長陳學榮教授
蘇暢斌先生《活明白》一書,出入文史哲,貫通古今中外;論及人生和命運,直切主題,抽絲剝繭,分析到位,讀後令人豁然開悟。老爺子生活閱歷之豐富,世態體察之透徹,人性感悟之深刻,思考心得之厚重,文字表述之清晰,非學院派研究者所能企及,讀罷倍感發人深省。
——資深媒體記者、儒家哲學研究學者李萬剛博士

名人推薦

《活明白》走出宏大理論的廟堂之高,植根日常工作生活的行動與思考,闡釋了儒家重仁尚義、鼓勵道德人格的倫理精神之於當代中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建設的現實意義。一位普通人身處不同歷史時期平凡卻真實的閱歷,折射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倫理常用常新的生命活力,蘇老人生感悟的理論價值很自然地蘊含在他的有物之言中。
——經濟學家、山西省副省長 牛仁亮博士
作為一位飽經歷史坎坷的長者、智者、行者、知者,蘇老暢斌先生成集數十年的經歷、功力而畢至的心血之作,無論對家人還是對社會,無論是對今人還是對後代,都是一部行事做人的生動教科書。蘇老先生著書立說的行為本身,就是對生命意義的有效彰顯。《活明白》是時代的產物,它還將通過時間得到證明。
——企業家、原湘財證券董事長兼執行長 陳學榮教授
蘇暢斌先生《活明白》一書,出入文史哲,貫通古今中外;論及人生和命運,真切主題,分析到位,讀後令人豁然開悟。老爺子生活閱歷之豐富,世態體察之透徹,人性感悟之深刻,思考心得之厚重,文字表達之清晰,非學院派研究者所能企及,讀罷倍感發人深省。
——資深媒體記者、儒家哲學研究學者 李萬剛博士

圖書目錄

智者之見仁者之心(序一)
生命的意義(序二)
引言努力活明白
第一節我談如何活明白
1.活明白要明白些什麼
2.明白活著究竟為了什麼
3.怎樣才算活明白了
4.活明白就要趁早
第二節前人談活明白
第三節揣著明白裝糊塗
1.活明白才能活得輕鬆
2.活明白是一個過程
3.活明白才能不糊塗
4.活明白才是人生高境界
第一章明白追求
第一節“人”字說解
1.誰能把“人”字說清楚
2.人為何物
3.人的本性是什麼
第二節肉體與靈魂
1.肉體:自然人的物質結構
2.靈魂:自然人的精神結構
3.自然人的能力很有限
第三節利益共贏最大化
1.社會是什麼
2.社會人又是什麼
3.人只有在社會合作中方能生存
4.社會存在與發展的保障
5.一切社會動亂的根源
6.共生:社會人的本質
第四節攀比性競爭時代的幸福
1.幸福是什麼
2.我身邊的幸福哲學
3.幸福,首先要明確人的責任與追求
4.幸福要落實在家庭情感中
5.幸福要落實在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
6.幸福要落實在精神淨化中
7.比較性痛苦是當今痛苦之首
第二章明白人性
第一節人性十大要素
1.欲望
2.情感
3.智力
4.意志力
5.氣質
6.創造力
7.膽略
8.氣魄
9.性格
10.人格
第二節人性的精神性
1.什麼是信仰精神
2.什麼是求知精神
3.仁愛精神的定義
第三節人性學:善惡中的混合體
1.性善說
2.性惡說
3.性近說
4.三品說
5.白板說
第四節人性質量定律
第五節激揚善性,關惡進籠
1.人性中的善性
2.腐敗的人性惡根源
第六節愛有差等,嫉仇無期
第七節為己亦要利他
第三章明白命運
第一節命運是什麼
第二節命質與人之七運
1.命
2.運
3.天運
4.地運
5.國運
6.家運
7.自身運
8.機運
9.時運
第三節命運的改變與改善
1.天運、機運不可違
2.國運不可抗
3.地運、家運、自身運可偶變,可改善
第四節“滿意利潤"理論
1.不要刻意追求“最大”
2.根據性格特點設計自己的命運
3.阻礙成功的十二種壞性格
第五節慾望——人類之憂
第四章明白生死
第一節死亡面前的文化安慰
第二節死亡是可以超越的
第三節因死亡而深刻
第四節死是一切開悟的總鑰匙
第五節向死而生,勇敢赴死
1.死掉自私的我
2.死掉舊的觀念和思想
3.個人的死對人類是一種貢獻
結束語全民基本道德價值觀之我見
附錄
後記

後記

我生性呆笨,一生除做事、看書以外,無半點可以打發時間的消閒本事。2007年,在兒女們的一再督促下退出個體經營以後,成了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公民”。閒得無事回憶過去,自認最大的缺失是不會“做人”,因而找來了兩大書櫃古今中外有關書籍細細品讀。由於有的是時間,故越讀越入迷,七十餘年所經歷的人和事像電影般在腦子裡浮現,覺得有趣就用漢王手寫板在電腦里用備忘錄的形式記下來;日復一日,三年多下來讀了幾百萬字的書,寫了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和讀後感悟。遇到節假日兒孫在家,就把這些感悟作為消磨時間的話料,和他們討論、爭論。久而久之,這種討論、爭論擴大到我的朋友圈,我兒孫的朋友圈,範圍的擴大不但豐富了我記錄的內容,體驗到這種生活的快樂,更鼓舞了我讀下去寫下去的勇氣。在兒孫和朋友們的一再鼓勵下,我決定將這些人生的思考整理成書,以《活明白》為書名出版。
我不是什麼理論家,也不是什麼學者,論學歷正規教育國中還未畢業,連知識分子也算不上;雖然也曾評到個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但那純粹是為了混飯吃的需要,糊弄人的。我也從未學過哲學、倫理學、邏輯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課程,看書也很少把一本書學究式地仔細研讀完,完全是“五柳先生”似的閱讀,更多的是學以致用,根據自己人生的經歷帶著問題去書中尋找答案。這本書的理論依據大都來自前人的著述,或結合我對前人理論觀點的理解,再加上一點個人的看法,構成了這本一般讀者都能看得懂的語言寫出來的書,供讀者作茶餘飯後的一種調侃和休閒。這本書也絕不是什麼理論著作——寫這樣嚴肅的有關人生哲學思考的大學問著作,我是沒有資格的——這一點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老朽不才,智不拔萃,位非顯望,談不上以金玉良言警世,卻可以點滴感悟示人,俾盼或可有益於斯人斯世。對也好,錯也罷,吾且妄言之,讀者諸君不妨妄讀之,或許可於老朽的“妄言”中升華出些具有超越意義的思想。
我五十歲以前的職業生涯是地質勘探和礦山開採等技術工作,其實質從思維方式的角度看:前者是從已知到未知的探索,後者是對探索的實證。因此,工作的需要和職業的習慣使我養成了一種遇事、遇人總愛探索、思考、證實的慣性思維。再加上工作在最基層,不但接觸了單位內的人和事,還要和社會上的各種人打交道。由於始終處於被領導地位,什麼樣的人都當過我的老師,教過我怎么做人做事。後半生的教書、個體經營以及寫這本書都是這種慣性思維和人生感悟的延續。
本書涉及的許多實際案例,幾乎都是我生活中接觸到的人和事,他們大都是我所尊重的親朋。為了避免對號入座,我儘量對事例中的人物做了模糊處理,所舉事例只是為了說明事實,輔以邏輯論證,對人對事並無任何褒貶之意。
成書過程中,葉舟教授為本書作了文字修飾,並為附錄從網上蒐集了許多文絮,為本書增添了不少色彩。謝正康、何立仁、羅健剛等高級工程師都是和我或同學或共事近六十年的至愛親朋,有著共同的生活經歷,對人生也有相近的感受,他們為本書提供了許多案例,並與我開展了有益的探討、分析和討論甚至爭論,豐富了本書的內容。我的晚輩們以及他們的朋友如李萬剛博士、肖健生高級編輯、殷放軍先生等,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使本書更趨完善。經濟學家、山西省副省長牛仁亮博士百忙中撥冗為本書作序,給了我極大鼓舞;企業家、博士生導師陳學榮教授以作序的方式對本書給予肯定,令我十分感動。書法家、湖南省名人書法館副館長、原海關總署長沙海關關長張明老先生欣然為本書題寫書名。
藉此機會,我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蘇暢斌
2012年2月於長沙同升湖山莊

序言

蘇暢斌先生新作《活明白》即將付梓之時,我能先睹為快,很是欣慰。全書滲透了蘇老先生七十六載人生閱歷累積的至情至理的感悟之言,也體現了一位善於思、重於行的長者風範。
智慧之言出自蘇老,源於他一生勤於探索的豐富閱歷,更是他敏於感悟閱歷的天性,加上樂於表達感悟的責任心使然。與蘇老交往者,無論緣深緣淺,都會強烈地感到他是善於理性思考的性情中人,血液中流淌著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湖湘士子特有的堅毅、豪邁、仁愛、寬厚的品格。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一位“深受孔孟思想影響的老人,深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年近耄耋的我,還會為我見聞到同情的事和人而情不自禁地老淚橫流”。這就使他不同於許多閱歷相近的老者,樂於、敢於並且善於把獨出於自己工作、生活和學習的種種典型經歷,進行歸納整理,並與自己欣賞的古今中外理論相互對照註解,通過環環相扣的邏輯論證,用平易曉暢的家常話娓娓道出。這又使他的文章,不同於那些常見的只立屋架、難覓真人的所謂“理論”著作。
《活明白》走出宏大理論的廟堂之高,植根日常工作生活的行動與思考,闡釋了儒家重仁尚義、鼓勵道德人格的倫理精神之於當代中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建設的現實意義。一位普通人身處不同歷史時期平凡卻真實的閱歷,折射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倫理常用常新的生命活力,蘇老人生感悟的理論價值很自然地蘊含在他的有物之言中。
這些言中之物得自蘇老親歷的多少“啞巴虧”、“冤枉當”、“辛酸淚”、“血汗錢”和“無眠夜”,帶著他腳踏實地趟出的人生經驗,用心血凝成文字,發諸筆端,呈現給熟悉他的親朋好友、同事門生,也呈現紿許多素不相識的新人,讀來怎能不是有血有肉的至理之言?
蘇老閱時歷事廣及經濟領域多個層面,早年在國企主持礦山開採經營,中年轉身經濟學科研教學,退而不休叉入商界博弈,歷經坎坷,艱苦卓絕。這位深諳經濟理論與市場之道的長者,卻出離市場與競爭的主題之外,思想深處積澱而出的,是對物慾無度膨脹的悲憫關切,是用“愛心人格教育”校正對建立社會和諧的由衷呼籲。
少不更事之年耳濡目染家鄉質樸的清山秀水和父母鄉親的善心仁義,從而在幼小心靈播下善的種子,此後涉世處事,待人為人,皆以仁為先。透過自己大半個世紀的親身經歷,蘇老先生深刻意識到,一個現代社會如果沒有健全法制的規約與人文精神的潤澤,人性本身的弱點——私慾驅動,必然導致市場經濟中“看不見的手”所支配的過度競爭與惡性競爭的制裁,並將嚴重製約人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扭曲現代人的幸福感。這是缺乏精神信仰的市場經濟過度畸形發展帶給人與社會的負面效應,也為醉心“成功”、執迷“強者”、特別是迷失幸福、困惑於人本價值的善良的人們敲響了警鐘。
2000年,耶魯大學政治系羅伯特·萊恩教授在新著《市場民主制度下幸福的流失》中,通過大量實證研究發現,在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前,收入的小幅增長可以促進人的幸福感大幅增長;而在基本需求滿足後,收入增長帶動幸福感增長的效應出現經濟學所謂的“邊際效用遞減”,即收入水平越高,“收入一幸福”效應越小,以至達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這從一個方面證明,經濟成長帶動的收入增長並非人類幸福的終極源頭。
近年我國在資源開發、礦山採空區治理、房地產開發與建築拆遷、移民安置此類與GDP增長要素密切相關的方面,出現了許多新的社會矛盾。這就需要公正健全、科學穩妥的制度設計,需要理性真誠的道德觀與幸福觀的引導,讓人與社會儘快走出唯財是尚、幸福流失的怪圈。
至此,我們不能不體察蘇老人生悟道的倫理價值,領會《活明白》一書的言外之思。追求“活明白”的每個個體,不是消極、退避、甘認命運的被動式明白.而是積極進取、努力建樹、進退有節、理性達觀的人生自覺,永遠投身生生不息的行動中披荊斬棘之後的創穫,才是真正的幸福,才是追求“活明白”的個體所追求的幸福。以重樹當代理性幸福觀為核心的《活明白》,顯然不是作者一己之明白,不是作者一己之幸福,而是通過作者一己之閱歷,向萬眾傳布明白,播撒幸福。作者心中裝著對國人、國家甚至全人類世界的關懷與憂思。在這一點上,正義儒者與馬克思主義者可謂殊途同歸。
重溫馬克思的幸福觀,我們或許更容易看清楚一己幸福感缺失的癥結所在,從而堅定一生為人·—作一個真正的人謀求真正幸福的方向。馬克思堅信:“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謀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它是為大家而獻身;那么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個勞動幸福的目標因其平凡微小,無人不可盡力從事;更因其超越一己的平凡微小,而不失永恆的神聖與偉大。
就像一位闖過風浪暗礁水性純熟的老舵手,在當代中國社會發生劇烈而深刻轉型之時,蘇老先生用仁者之心與智者之思,提出為人一生何為“活明白”、如何“活明白”的真知灼見。這些知見將為盲行者領航,為迷津者擺渡。帶著這部閱歷之言回到紛繁複雜的當下,忙者閒者,強者平者,都能或多或少地得到啟迪。這正是蘇老《活明白》閱歷之言的寶貴之處和價值所在。
孔子說:“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這話應該屬於修身有方、明白人生的蘇老。是為本書出版之祝福。
2011年11月7日于山西太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