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圖書館

1958年10月,經湖南省文化局批准,津市市圖書館正式組建。 該圖書館1994年被授予國二級圖書館。 1991年、1995年兩次被評為省文明圖書館。

名片

津市市圖書館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前身是澧縣三區區立津市圖書館

歷史

民國二十年(1931年)建立,因水災和戰亂為時一年告終。
1949年12月成立津市人民圖書社。
1958年10月,經湖南省文化局批准,津市市圖書館正式組建。館址幾經變更,新館於1979年竣工,座落於津市北大路336號,建築面積784平方米。
1991年購買市科委辦公用房,房舍面積增至1834平方米。
該圖書館現有在職職工12人,其中具有中級職稱的5名,圖書館學大專畢業生2名。
該圖書館總藏量近16萬冊,藏書結構側重於文史、化工、醫藥、輕紡、農業,也兼顧其它,並注重地方文獻的收集。該館藏書量在常德市各縣(市)圖書館中居首。館內分別設有采編室、文學書庫、工具書庫、綜合書庫、報刊庫、參考諮詢室、報刊閱覽室、少兒閱覽室等8個業務工作部門。上級文化主管部門和地方財政對該館的投入逐年增加,硬體和軟體建設不斷加強。該圖書館1994年被授予國二級圖書館。1991年、1995年兩次被評為省文明圖書館。
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該圖書館堅持為讀者服務,實行開門辦館,為兩個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曾58次獲不同等次的榮譽或獎勵。如:被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總工會、團省委授予民眾文化活動先進單位,讀書讀報活動先進集體。1991——1994連續4年被評為常德市文化工作先進單位。
該圖書館編印《科技與信息》資料24期7850冊,免費送給鄉鎮農民及專業戶,有關經驗文章刊登在《湖南宣傳信息》、《湖南科技報》、《文化時報》等報刊上。
湖南省公共圖書館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成果評選,該圖書館報送《為食品用a一澱粉酶研製服務》材料,1990年獲三等獎;《為CCQ型系列機動車淨化消聲器研製服務》,1993年獲星火計畫服務成果一等獎;《輻射食品級糖化酶製劑研究》,1996年獲二等獎。
該圖書館不斷加強縱向和橫向業務聯繫,多次舉辦和參加常德市業務工作現場會和經驗交流會。特別是加強對本市基層圖書館的業務網點建設,如給保河堤澧賦村兩次捐贈圖書7800冊,幫助保河堤鎮新洲鎮組建萬冊圖書館,使全市圖書館事業形成一定規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