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隆

洛隆

洛隆縣位於昌都地區南部,總面積8108平方公里。洛隆地處怒江中游流域,全境為高原山地,有很多野生動物和自然資源。

洛隆洛隆
地理位置:洛隆縣地處東經95°20′—96°32′,北緯30°15′—31°15′。位於昌都地區南部,東與八宿縣隔河相望,南靠波密縣,西鄰邊壩縣,北接丁青、類烏齊縣。縣政府駐地孜托鎮,海拔3640米。距拉薩1206公里(318線),距昌都鎮302公里。縣域東西最大距離127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05公里,總面積8108平方公里。

政區沿革:現洛隆縣轄境包括原洛隆宗、碩督(又稱碩搬督)宗轄地。在清朝時,由雍正皇帝將洛隆宗關送給達剌喇嘛作為布施地,直接由西藏地方政府管轄,後因功德林活佛去內地朝見皇帝有功,西藏地方政府將碩督宗的管轄權轉授予功德林,宗本由功德林直接委派。洛隆宗仍由西藏地主政府管轄,宗本由地方政府每三年任命一次。1950年11月分別成立洛隆宗、碩督宗解放委員會,隸屬昌都地區解放委員會管轄。1959年11月洛隆宗和碩督宗合併成立洛隆縣,隸屬昌都地區,縣址由康沙遷到孜托鎮。轄1鎮、10鄉、77個村民委員會。

地形地貌:洛隆地處怒江中游流域,全境為高原山地,山高谷深,峰壑縱橫,河流密布,地形複雜多樣,南高北低,呈扇形向東南傾斜,山峰、河流、草原、森林相間並存。平均海拔3200米,相對高差2500米。境內主要山脈有念青唐古拉山脈、主峰海拔5488米。各個山峰長年積雪不化,銀裝素裹,連綿起伏。

氣候:洛隆屬高原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具有氣溫偏低,日照時間長,降水分布不均,日溫差較大,年溫差較小,旱季雨季分明,冬季漫長而寒冷等特點。年平均氣溫5.1℃,1月份平均氣溫—22℃,7月份平均14.4℃,平均氣溫在0℃和5℃以上的持續期分別為230—178天。無霜期125天。平均年降水量409毫米,集中在5—9月。怒江河谷一帶氣溫較高,降水較多,返青期明顯要早一個多月,可產蘋果、葡萄、核桃、水密桃和西瓜,有顯著的小氣候特色。

水文:境內主要河流有怒江、惹曲、瑪曲、卓瑪朗措河、達曲等,總河長1142公里。怒江在境內長達100多公里。全縣河流年徑流總量27億立方米。主要湖泊有卓瑪朗措湖,由大小21個湖泊組成,水清如鏡,故當地民眾稱為“藍湖”;冰措湖,湖面寬1.5公里,長7公里,湖面積約10.5平方公里,因其湖水深不可測,遠遠望去湖面猶如一大塊墨黑色玻璃,故當民眾稱此湖為“黑湖”;麻拉措湖,由於湖水呈銀白色,當地民眾說麻拉措湖裡的水,白的象牛奶,所以又稱“白湖”。

自然資源:礦藏資源有金、銀、銅、鉛、鋅、錫、砷、汞、煤、大理石、鉀硝石、硫磺、石棉等。野生動植物主要有獐、野牛、熊、鹿、豹、猴、水獺、雪雞和蟲草、貝母、雪蓮、大黃、蓁艽等。

民族風情:每當春播和秋收時節,人們常在田間地頭聚集,喝青稞酒,唱歌跳舞,盡情歡笑。並與過路人一同分享豐收的喜悅,與之對歌,對不上者則罰以飲酒。

婚姻:當地婚姻別具特色。農村牧區大部分男女婚姻由父母包辦,不論是娶媳婦還是贅女婿,子女都無權過問。舉行婚禮前,雙方互贈禮物,或帶嫁妝,除送對方家人每人一條哈達外,大多是牛、羊、馬、馬鞍、藏刀等,男方還要送女方禮服及其它服飾。

喪葬:一般為天葬,死者的家屬、兒女、親戚都不送葬,由天葬師為葬者修容整裝後抬上天葬台,將其分割後餵老鷹。

交通運輸:經國道214線在邦達分路後可直達縣城,經邊壩縣可由邊(壩)—沙(丁)公路達拉薩。

郵政電信:建有倒郵電局1座,開辦有電報、電傳、匯兌、程控電話等業務。但不能使用移動通訊設備。

醫療衛生:有縣醫院1座,設有內、外科、婦科、小兒科、放射科、化驗室、中醫、藏醫科,有床位54張。鄉衛生所8個。

廣播電視:有縣廣播電台,可轉播中央、西藏廣播電台節目,電視台可轉衛星電視5—8個頻道的節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