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榴槤

泰國榴槤

榴槤(Durian),又名韶子、麝香貓果,台灣地區俗稱“金枕頭”。榴槤是常年生長的水果, 比較適宜在熱帶氣候區種植, 合適的生長溫度大約在 10~46℃。 有一些榴槤品種要求種植地區每年的降雨量不少於2 000 mm, 空氣相對濕度較高, 大約在 75%~85%,土壤 p H 為 5.5~6.5。屬木棉科熱帶落葉,喬木,樹高15~20m,一般認為東印度和馬來西亞是榴槤的原產地,中文名“榴槤”並非源於“流連忘返”,“榴槤”是外來辭彙,同“咖啡”一樣是音譯詞。讓你吃完以後‘流連忘返’。

基本信息

歷史起源

以後傳入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和緬甸等國,中國海南也有少量栽種。榴槤葉片長圓,頂端較尖,聚傘花序,花色淡黃,果實足球大小,果皮堅實,密生三角形刺,果肉是由假種皮的肉包組成,肉色淡黃,粘性多汁,頭一次食用榴槤時,那種異常的氣味可使許多人“望而卻步”,但是,也有許多人自從吃了第一口以後,感到酥軟味甜,吃起來有冰激凌的口感,就會被榴槤那種特殊的回味和質感所吸引。榴槤果肉含有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香味獨特,具有“水果之王”的美稱。

榴槤是馳名的優質佳果。成熟果肉淺黃,黏性多汁,酥軟味甜,吃起來具有陳乳酪和洋蔥味,初嘗似有異味,續食清涼甜蜜,回味甚佳,故有“流連(榴槤)忘返”的美譽。別名又叫韶子。它原產於東南亞,被稱為“萬果之王”。榴槤成熟後自己落下,通常都是在深夜或清晨掉落。

【種中文名】榴槤

【種拉丁名】Durio zibethinus Murr. 榴槤

【科中文名】木棉科

【科拉丁名】Bombacaceae

【屬中文名】榴槤屬

【屬拉丁名】Durio

【國內分布】廣東海南栽培

【國外分布】印度尼西亞

【性味】果肉部分性質熱而滯,用於虛寒進補癌症或康復者、皮膚病或陰虛肝熱者戒口;體質虛寒者吃可壯陽助火;產後虛寒者可做補品;吃過量可立即吃幾個山竹化解。

藥用價值

【來源】 為木棉科植物榴槤的全草。[3]

【功效】 滋陰強壯、疏風清熱、利膽退黃、殺蟲止癢、補身體。

榴槤(34張)【主治】 可用於精血虧虛鬚髮早白、衰老等症。可用於風熱等症。可用治黃疸。可用治疥癬、皮膚瘙癢等症。

【性味歸經】 辛、甘,熱。入肝、腎、肺三經。

【用法用量】 內服:6~9克,煎服。外用:煎水洗或入浴。

【別名】 流蓮(台灣)【動植物資源分布】 原產馬來群島,台灣、廣東、雲南有少量引進栽培。

【拉丁名】 原植物榴槤Durio zibethinus murr

【考證】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成分】 果實香味成分有硫化氫、乙基氫化二硫化物(ethylhydrodisulfide)、幾種二烷基多硫化物(di-alkylpolysulfido)、乙酸乙酯、1,1一二乙氧基乙烷(1,1一diethoxyethane)和乙基一2一甲基丁酮酸酯(ethyl一2一methylbutanonate)。果實(包括果皮、果肉和種子)的脂肪酸成分有:棕櫚酸、花生酸(arachidicacid)、棕櫚炔酸。熱帶水果, 榴槤樹產自東南亞諸國,2013年前以來,泰國大力發展該品種,產量逐年上升。榴槤果肉中含澱粉11%,糖分13%,蛋白質3%,還有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相當豐富。泰國人病後、婦女產後均以榴槤補養身子。當地人都視其為“熱帶果王”。榴槤周身是寶,其果殼煮骨頭湯是很好的滋補品,據說其果核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更是了得,被產地人視為珍寶。有些高級官員出國訪問都要帶榴槤作為高尚的禮品。泰國曾有這樣一句民諺:“榴槤出,沙籠脫”。意思是姑娘們寧願脫掉裙子賣掉也要飽嘗一頓榴槤。

榴槤有特殊的氣味,這種氣味有開胃,促進食慾的功效,其中的膳食纖維還能促進腸蠕動。

泰國榴槤 泰國榴槤

榴槤雖好,但一次不可多吃,因其豐富的營養,您腸胃無法完全吸收時,將會上火。如果多吃後,可吃幾隻山竹,只有水果王后才能降服水果之王。

榴槤榴槤在大連最富有盛名,被譽為“空姐殺手”。它氣味濃烈,愛之者贊其香、厭之者怨其臭,因而, 旅館、火車、飛機和公共場所是不準帶進的。泰國人特別喜愛榴槤,常常被它的特異香味所吸引,泰國流行“典紗籠,買榴槤,榴槤紅,衣箱空”,以及“當了老婆吃榴槤”的諺語,說明泰國人喜愛榴槤的程度。中國文學家郁達夫在《南洋遊記》中寫道“榴槤有如臭乳酪與洋蔥混合的臭氣,又有類似松節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但是從未吃過榴槤的人只要首次大膽嘗試第一口後,甜美沁心的食味卻會叫你越吃越想吃。許多觀光客在嘗到過榴槤的美味後,都會回味無窮,甚至上癮,因此如今每年泰國榴槤銷到世界各地,特別是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日本和歐美等國或地區,如今也開始銷往中國大陸。馬來西亞部分酒店明令禁止榴槤。這種表皮多刺的水果因味道過重,可能讓遊客望而卻步,但許多馬來西亞人卻喜歡它那種黏黏的口味。

泰國榴槤 泰國榴槤

榴槤為卵圓球形,一般重約二公斤,外面是木質狀硬殼,內分數房,每房有三、四粒如蛋黃大小的種子,共有十至十五枚,種子外面裹一層軟膏就是果肉,為乳黃色。味道甜而噴香。品種名貴十大警方和進口貨的榴槤,每個價值達三、四百銖,一般品種也需一百銖左右。從表皮可認識榴槤的優劣,凡錐形刺粗大而疏者,一般都發育良好,果粒多,果肉厚而細膩;如刺尖細而密,則果粒,果肉薄而肉質粗。

榴槤(6張)榴槤的營養價值很高,除含有很高的糖份外,含澱粉11%,糖分13%,蛋白質3%,還有多種維生素,脂肪,鈣,鐵和磷等。榴槤屬熱性水果,因而吃過榴槤後九個小時內禁忌喝酒。榴槤全身都是寶,果核可煮和烤著吃,味道象煮得半熟的甜薯,煮榴槤的水能治療皮膚敏感性的瘡癢。榴槤殼與其他化學物可合成肥皂,還能用作皮膚病藥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