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普藝術的簡稱]

波普[普藝術的簡稱]

波普藝術(Pop Art)最早起源於1950年代的英國,之後因為以Andy Warhol為代表的一批明星級藝術家的影響力而在美國得到巨大發展。讓波普出現在了時裝、AC-DC、香菸、膠紙、搖滾唱片等任何東西上。將身邊的物品,如漫畫、電影海報、明星、高跟鞋、任何消費品圖像通過解構、拼貼、重複的手法進行藝術創作,都可成為波普藝術的創作主題。另外有足球運動員埃迪·波普。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波普波普

波普藝術作為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叛逆登上了藝術舞台,這也是美國一種重要和獨特的藝術形式。代表人物勞森伯格受到作曲家凱奇的影響,試圖以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來抹平藝術與生活的區別,藝術家應該自由的反映客觀現實,不受傳統的約束。他甚至把城市的廢棄物作為創作作品的材料,把這些本來不具備審美特性的東西按照藝術構思拼湊起來,使之脫離原來的屬性在形式上開了“結合”藝術的先河。漢密爾頓的作品更直接體現了波普藝術的本質,他們並非對現實的諷刺挖苦或反叛,而只是以一個普通者的姿態觀察我們生活的世界。使我們突然意識到某些東西的存在,而這些習以為常的東西確經常被我們忽略。安迪·沃霍爾與其他波普藝術家相比顯得更徹底,他完全取消了藝術創作中的手工操作觀念,直接用製版印刷的方法 把照片形象移到畫布上。還套用了古典主義者和現代主義者視為大忌的“重複”,甚至於推向極端,可口可樂瓶無盡無休的排列,以及明星們的照片都成為了最好的創作主題和素材。 這十分貼切的反映出了後工業時代的特徵,現代工業正是這樣每天重複著同一樣東西。以直觀的藝術形式代替了深奧的藝術。隨著後現代藝術的推進,它同我們生活的界限也顯得愈來愈近,可能我們無法意識到,但它作為我們生活和精神的組成部分已無法替代。

風格

波普風格又稱流行風格,它代表著20世紀60年代工業設計追求形式上的異化及娛樂化的表現主義傾向。從設計上來說,波普風格並不是一種單純的一致性的風格,而是多種風格的混雜。它追求大眾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對現代主義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設計中強調新奇與奇特,並大膽採用艷俗的色彩,給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覺。

波普歷史

“波普藝術”這個術語最早在1950年代中期的英國出現。最初在一幫知識分子與藝術家之間的談話中使用,他們在倫敦當代藝術學院聚會,希望挑戰當時流行的現代藝術概念。藝術家愛德華多·鮑里奇在1952年的第一次會議上,展示了一系列主要用美國大眾文化現成元素組成的拼貼作品。其中一幅包含了“波普”一詞,寫在一隻左輪手槍噴出的煙霧上,後面畫著一個驚嘆號。這裡的“波普”是模仿子彈發射的象聲詞。 藝術批評家勞倫斯·阿洛維往往被視作“波普藝術”這一術語的發明人,但他其實並沒有用這一術語指稱某一運動。在其1958年的論著《藝術與大眾媒體》中,他沒有直接論及藝術(fine arts),而是論證了大眾流行藝術的合法性,由此為這一新興藝術開闢了道路。

由來

波普波普

波普”(pop)也是“棒棒糖”(lollypop,lolly是舌頭,pop是塗抹)的一個簡化口語詞,可追溯至十八世紀。表示可口可樂之類的“汽水”(sodapop)一詞,大致也是那個時期產生的(這裡的pop可能是指瓶子開啟的聲音)。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看到輕鬆愉快的享樂和渴求慾念的轉化(例如棒棒糖的性暗示)。

一般認為,波普藝術是從1950年代中後期開始,首先在英國由一群自稱“獨立團體”(IndependentGroup)的藝術家、批評家和建築師引發,他們對於新興的都市大眾文化十分感興趣,以各種大眾消費品進行創作。

1956年,獨立團體舉行了畫展“此即明日”(ThisisTomorrow),其中展出了理察·漢密爾頓的一副拼貼畫《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Justwhatisitthatmakestoday'shomessodifferent,soappealing?)。畫裡有藥品雜誌上剪下來的肌肉發達的半裸男人,手裡拿著像網球拍般巨大的棒棒糖;有性感的半裸女郎,其乳頭上還貼著閃閃發光的小金屬片;室內牆上掛著當時的通俗漫畫《青春浪漫》(YoungRomance),並加了鏡框;桌上放著一塊包裝好的“羅傑基斯特”牌火腿;還有電視機、錄音機、吸塵器、檯燈等現代家庭必需品,燈罩上印著“福特”標誌;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外邊街道上的巨大電影廣告的局部……這一切都可以通過那個半裸男人手中棒棒糖上印著的三個大寫字母得到解釋:POP。該詞來自於英文的“popular”,在漢語中一般音譯為“波普”。

1957年,漢密爾頓為“波普”下了定義,即:“流行的(面向大眾而設計的),轉瞬即逝的(短期方案),可隨意消耗的(易忘的),廉價的,批量生產的,年輕人的(以青年為目標),詼諧風趣的,性感的,惡搞的,魅惑人的,以及大商業”。

藝術家

理察·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

羅依·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

彼得·馬克斯(Peter Max)

克拉斯·歐登伯格(Claes Oldenburg)

羅伯特·羅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詹姆斯·羅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

偉恩·第伯(Wayne Thiebaud)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草間彌生(草間彌生)

傑夫·昆斯(Jeff Koons)

人物介紹

波普(LuciaPopp,1939-1993年)

斯洛伐克女高音。波普出生於斯洛伐克,早年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音樂學院學習聲樂,1963年受聘於維也納國家劇院,同年在薩爾茨堡音樂節演出,後應邀在科文特花園劇院、大都會歌劇院等歐美劇院演唱。波普對莫扎特歌劇有深入的研究,她在克萊姆佩雷爾指揮下演唱《魔笛》中的夜後,顯示出高超的花腔技巧。有評論家認為,波普在某些莫扎特作品的角色上代表最高水平。波普飾演的最佳角色是《費加羅的婚禮》中的蘇珊娜。就和波普形容自己是“劇院甜心”一樣,她的音質給人的感受正是和藹可親的印象。一開始她以花腔女高音起家,接著轉為輕女高音,然後又嘗試較重的抒情女高音,每次轉型都相當成功,就連輕歌劇角色也同樣受到歡迎。可惜波普54歲時在維也納因癌症去世。

波普(KarlPopper,1902-1994)

卡爾·波普(Karl Popper)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26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他與維也納學派成員有接觸,但沒有參加學派的活動。他的第一本著作《研究的邏輯》列在石里克主編的叢書之中出版。“二戰”期間,為逃避納粹迫害,波普移居紐西蘭,在大學任教,戰後到倫敦經濟學院任邏輯學與科學哲學教席的教授,獲得英國女王授予的爵士頭銜。他在科學哲學領域的主要著作有:《科學發展的邏輯》(《研究的邏輯》的英文修訂本,1959年)、《猜想與反駁》(1963年)、《客觀知識》(1972年)、《自我及其大腦》(與艾克爾合作,1977年)、《開放的宇宙》(1982年)、《趨向性的世界》(1990年)。

足球運動員

姓名:埃迪·波普

英文名:Eddie Pope

外文全名:George Edward Pope

生日:1973-12-24

場上位置:中後衛

身高:186厘米

體重:86公斤

慣用腳:右腳

出生地:海波因特(美國)

國籍:美國

曾效力球隊:皇家鹽湖城足球俱樂部,紐約紅牛足球俱樂部,華盛頓特區聯足球俱樂部

代表國家隊:出場83次,進8球

歐洲三大杯:出場0次,進0球

歐洲冠軍聯賽:出場0次,進0球

職業生涯

賽季 俱樂部 號碼 出場 進球 國家 聯賽等級 排名
2007 皇家鹽湖城
27 1


2006 皇家鹽湖城
22 0


2005 皇家鹽湖城
20 1


2004 紐約紅牛
22 0


2003 紐約紅牛
20 0


2002 華盛頓特區聯
17 1


2001 華盛頓特區聯
19 0


2000 華盛頓特區聯
21 0


1999 華盛頓特區聯
19 1


1998 華盛頓特區聯
20 1


1997 華盛頓特區聯
29 3


1996 華盛頓特區聯
18 2


其他資料

波普設計運動(Pop Design)

一場風格前衛而又面向大眾的設計運動,20世紀60年代興起於英國並波及歐美。波普一詞源於英語的“Popular”,有大眾化、通俗、流行之意。它反映了當時西方社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觀、消費觀及其反傳統的思想意識和審美趣味。它受到美國20世紀50年代大眾文化和20世紀60年代波普美術的影響,認為藝術不應僅供少數人享用,而應走向普通大眾,進入每一個人的生活。因此要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線,打破一切傳統的審美觀念。波普設計打破了二戰後工業設計局限於現代國際主義風格的過於嚴肅、冷漠、單一的面貌,代之以詼諧、富於人性和多元化的設計,它是對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的具有戲謔性的挑戰。設計師在室內、日用品、家具、服飾和平面設計等方面的設計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形式:誇張、奇異、富於想像力的造型;色彩單純、鮮艷;材料多選用塑膠或廉價的纖維板、陶瓷等。其設計掙脫了一切傳統束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其市場目標是青少年群體,迎合了現代青年的桀驁不羈、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及其標新求異、用畢即棄的消費心態。波普設計運動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時裝界有:英國的瑪麗·奎特所設計的迷你裙,在全世界風靡十幾年;法國的古亥熱的宇宙服,表現出最新科技觀念而使當代人驚喜。家具設計有:科蘭的廉價、鮮艷、奇異的家具,深受青少年歡迎;穆多什以英文字母為裝飾圖案的纖維板椅子和羅傑·丁的如玩具般的吹塑椅子,都極受歐洲消費者青睞。在包裝、書籍裝幀、廣告等平面設計上,也都出現了醒目的波普風格。

波普設計出現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又稱流行藝術、通俗藝術、新達達主義,代表著流行與大眾化的品味。它的鼎盛時期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主要活動中心在英國和美國。它代表著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工業設計追求形式上的異化及娛樂化的表現主義傾向。波普藝術的設計師在現實社會尋求發展,他們把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搬進藝術——以大眾商業文化為基本特色的波普藝術應運而生。

波普藝術的手法是利用現成的工業、商業產品。從飲料、化妝品的廣告、商標、電影宣傳畫,到汽車燈、車窗、家用電器,等等,把它們加以改造、加工,然後重新組合和拼貼,賦予一定的社會思想意義,有此構成一件新的藝術作品。

由於波普設計主要是面對青年市場,產品必須廉價,因而質量無法表證。波普設計反對現代運動的“少即是多”的主旨,這也導致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激進設計。它從新藝術、裝飾藝術、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光效藝術、幻覺藝術、東方神秘主義、太空主義中汲取營養,並在大眾傳媒的助長下茁壯成長。波普設計的影響深遠,也為後現代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