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非合眾國

泛非合眾國

非洲合眾國又稱泛非合眾國或聯邦非洲,是一個要讓非洲部分或全部54個主權國家成為聯邦的政治理念。

起源

會旗、旗幟 會旗、旗幟

“非洲合眾國”一詞最早源自於1924年馬庫斯·加維的詩句'Hail, United States of Africa' 。馬庫斯·加維的思想推動了泛非主義運動的發展,這一運動隨著第五屆泛非大會於1945年在英國曼徹斯特召開達到高潮。這次大會由喬治·帕德莫爾、W·E·B·杜博斯、盧蒙巴、喬莫·肯雅塔、達德利·湯普森、夸梅·恩克魯瑪出席。後來,恩克魯瑪和海爾·塞拉西等人利用這個想法,組織了37國非洲統一組織——今天的非洲聯盟的前身。

泛非洲主義旗幟 泛非洲主義旗幟

這個統一的非洲國家的想法被法國出版的《世界報》認為是中世紀非洲帝國——衣索比亞帝國,加納帝國,馬里帝國,桑海帝國,貝寧帝國,加涅姆帝國和其他歷史悠久的國家的繼任者。

人口

阿拉伯起義旗 阿拉伯起義旗

由於這些淵源,以及近代殖民主義的結果,現在非洲大陸有55個獨立國家,10多億人口。這個建議中的聯邦是任何國家中國土面積最大的,超過了俄羅斯聯邦。這也將是中國和印度之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估計有2000種語言被使用。

主要思想

非洲在世界 非洲在世界

泛非主義是 非洲 的一種民族主義思潮,呼籲非洲政治上的聯合。它促成了 泛非運動 的廣泛發展。1919年2月,杜波依斯與 塞內加爾 布萊茲·迪亞涅 共同主持了第一屆泛非大會,會議在 法國 巴黎 舉行。1921年8-9月,第二屆泛非大會先後在 倫敦 布魯塞爾 和巴黎三地舉行。第五屆泛非大會於1945年10月在英國 曼徹斯特 舉辦。1974年6月,第六屆泛非大會在 三蘭港 舉行。

泛非主義組織

•全非洲人民革命黨(All-African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 加納)

•阿扎尼亞泛非主義者大會(Pan Africanist Congress of Azania,南非)

評價

批評者認為泛非主義忽視了非洲各國間不同文化的差異。

主要代表人物

•愛德華·威爾莫特·布萊登,被稱作泛非主義之父。

•杜波依斯

•馬庫斯·加維

•夸梅·恩克魯瑪,加納總統

•卡扎菲,利比亞前總統

成員國

非洲 非洲

非洲合眾國共有54個成員國,包含了大部分非洲國家,除了 摩洛哥。摩洛哥因該國抗議西撒哈拉以主權國家的名義加入非洲聯盟,於1986年退出。

阿爾及利亞

安哥拉

貝寧

波札那

布吉納法索

蒲隆地

喀麥隆

維德角

中非共和國

查德

葛摩

剛果共和國

剛果民主共和國

象牙海岸

吉布地

埃及

赤道幾內亞

厄利垂亞

衣索比亞

加彭

甘比亞

加納

幾內亞

幾內亞比索

肯亞

賴索托

賴比瑞亞

利比亞

馬達加斯加

馬拉威

馬里

茅利塔尼亞

模里西斯

莫三比克

納米比亞

尼日

奈及利亞

盧安達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塞內加爾

塞席爾

獅子山

索馬里

南非

南蘇丹

蘇丹

史瓦濟蘭

坦尚尼亞

多哥

突尼西亞

烏干達

尚比亞

辛巴威

1.

阿爾及利亞

2.

安哥拉

3.

貝寧

4.

波札那

5.

布吉納法索

6.

蒲隆地

7.

喀麥隆

8.

維德角

9.

中非共和國

10.

查德

11.

葛摩

12.

剛果共和國

13.

剛果民主共和國

14.

象牙海岸

15.

吉布地

16.

埃及

17.

赤道幾內亞

18.

厄利垂亞

19.

衣索比亞

20.

加彭

21.

甘比亞

22.

加納

23.

幾內亞

24.

幾內亞比索

25.

肯亞

26.

賴索托

27.

賴比瑞亞

28.

利比亞

29.

馬達加斯加

30.

馬拉威

31.

馬里

32.

茅利塔尼亞

33.

模里西斯

34.

莫三比克

35.

納米比亞

36.

尼日

37.

奈及利亞

38.

盧安達

39.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40.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41.

塞內加爾

42.

塞席爾

43.

獅子山

44.

索馬里

45.

南非

46.

南蘇丹

47.

蘇丹

48.

史瓦濟蘭

49.

坦尚尼亞

50.

多哥

51.

突尼西亞

52.

烏干達

53.

尚比亞

54.

辛巴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