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青陽鎮

12 21 23

簡介

泗洪縣青陽鎮是泗洪縣人民政府所在地,位於洪澤湖西岸、古汴河之濱,南距淮河30公里,古汴河、濉河穿境而過。北與金鎖鎮接壤,南與石集鄉相鄰,東鄰孫園鎮,西靠車門鄉,與安徽泗縣接壤。全鎮下轄56個居委會、1個國營農場,1個園區管委會,2個社區管委會,總人口20.5萬人。鎮域面積262平方公里。
青陽鎮
青陽鎮是千年古鎮,據《泗虹合志》載:“‘青陽’古國名,黃帝孫少昊青陽氏分支子於此”所以得名。青陽原本是複姓,是青陽鎮最早姓氏記載,於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設鎮。元代為關,明代為鎮、清代為汛。抗日戰爭時期的1941年,中共皖東北軍政委會在這裡設立青陽區委、區政府,1947年撤鎮設市,1949年4月成立泗洪縣,青陽鎮為縣委、縣政府所在地,同時設立青陽區和青陽鎮,1958年撤區、鎮成立青陽人民公社,1962改為青陽鎮,1983年成立青陽鎮人民政府至今。青陽鎮政府位於山河路,截至到2012年2月3日,人口總數為222367人。

基本概況

青陽鎮位於泗洪縣中部,洪澤湖西岸。縣政府駐地。面積253.22平方千米,人口216125人(2009年)。轄東大街、橋南、城中、老莊、阮莊、孫何、北新集、早陳、三里、城東、城南、黃台、大樓、二里壩、大新、新劉、秦溝、鄧莊、小樓、汴河、洪橋、周李、宏偉、林業、花莊、周莊、陳嘴、豐湖、侯路、黃吳、面西、宏圖、袁集、余莊、朱圩、順河、梁廟、後陳、英李、中韓、王壽、朱井、大謝、劉洞、林場、果園、董溝、徐溝48個居委會(其中15個社區)以及五里江農場、原種場(其中五里江農場和董溝、徐溝2個社區委託泗洪經濟開發區管理,面積30.26平方千米,管委會駐珠江路)。寧宿徐高速(S49新揚高速)、121省道、232省道、245省道過境。

歷史沿革

金定興六年置青陽鎮。1995年4月,縣政府決定將縣城周邊石集鄉所轄的高莊村、五里村,蘆溝鄉所轄的巨聲村,大樓鄉所轄的三里村、早陳村、大新村,重崗鄉所轄的董溝村,車門鄉所轄的孫何村劃入青陽鎮管轄。8月,將蘆溝鄉所轄的新劉村劃入青陽鎮管轄。區劃調整後,青陽鎮行政區域面積由5.82平方千米擴大到38.60平方千米,人口由61311人增至96026人,所轄村(居)由8個(3村5居)增至16個(11村5居)(註:此次調整於2000年6月得到省政府批准)。
1996年,面積41.6平方千米,人口10.8萬人,轄北新集、阮莊、老莊、孫河、高莊、五里、大新、三里、早陳、董溝、巨聲、新劉12個行政村和東大街、西大街、橋南、工人路、新東、新西、建設北路、青陽東路、新建路、工人西路、東風西路、新一區、新二區、健康路、城中、新星、洪橋路、陵東、陵園路、新莊、城東、城南22個居委會。
2000年,將原蘆溝鄉所轄的秦溝村、黃台村,重崗鄉所轄的徐溝村,大樓鄉所轄的薛莊村、鄧莊村、小樓村,石集鄉所轄的汴河村,瑤溝鄉所轄的宏偉村,車門鄉所轄的洪橋村、周李村和縣原種場劃歸青陽鎮管轄;區劃調整後,泗洪縣轄15個鎮、11個鄉;青陽鎮行政區域面積由38.60平方千米擴大到108.64平方千米,人口由115843人增至144510人,所轄村(居)由34個(12村22居)增至37個(15村22居)和1個國營場圃。
2003年,轄城東、城西、城中、城南、青陽、青南、橋南、新村、健康、藍天、綠園、府苑、洪盛、洪泵、新星、孫何、三里、北新集、早陳、董溝、老莊、阮莊、黃台23個居委會和大劉莊、鄧莊、汴河、徐溝、秦溝、洪橋、周李、宏偉、小樓、大新10個行政村;原種場。
2005年,將大樓鄉、重崗鄉、五里江農場併入青陽鎮,面積283.48平方千米,人口21.05萬人,轄24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鎮政府駐青陽,青陽鎮行政區域面積由108.64平方千米擴大到283.48平方千米,人口由151421人增至210500人,所轄村(居)由34個(10村24居)調整為58個居委會、2個國營場圃。2006年5月,縣政府決定將青陽鎮所轄的五里江農場以及董溝、徐溝2個居委會委託江蘇省泗洪經濟開發區管理。
原大樓鄉位於泗洪縣中部,距縣城7千米。1949年設小樓鄉,1962年改公社,1983年更名大樓鄉。1996年,面積90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大樓、小樓、彭莊、鄧莊、花莊、周莊、薛莊、外崗、陳嘴、沿河、豐湖、小塘、半店、侯路、黃吳、面西、大新、三里、早陳19個行政村。2000年,將薛莊、鄧莊、小樓3村劃歸青陽鎮管轄。2003年,轄大樓、花莊、周莊、陳嘴、豐湖、侯路、黃吳、面西、宏圖9個行政村。2005年,撤鄉併入青陽鎮。
原重崗鄉位於泗洪縣西部,距縣城6千米。1958年建重崗公社,1983年置重崗鄉。1996年,面積92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轄袁集、余莊、順河、徐溝、梁廟、大謝、後陳、英李、中韓、朱圩、朱井、劉澗、五壽、林場14個行政村。2003年,轄袁集、余莊、朱圩、順河、梁廟、後陳、英李、中韓8個行政村。2005年,撤鄉併入青陽鎮。

城鄉區劃

1城東居委會2城中居委會3城南居委會4東大街居委會5橋南居委會6孫何居委會7二里壩居委會8三里居委會9北新集居委會10早陳居委會11董溝居委會12老莊居委會13阮莊居委會14黃台居委會15新劉居委會16鄧莊居委會17汴河居委會18洪橋居委會19秦溝居委會20徐溝居委會21周李居委會22宏偉居委會23大新居委會24小樓居委會25林業居委會26大樓居委會27花莊居委會28周莊居委會29陳嘴居委會30豐湖居委會31侯路居委會32黃吳居委會33面西居委會34宏圖居委會35袁集居委會36餘莊居委會37朱圩居委會38順河居委會39梁廟居委會40後陳居委會41英李居委會42中韓居委會43王壽居委會44朱井居委會45大謝居委會46劉洞居委會47林場居委會48果園居委會50原種場(五里江農場)

交通

青陽鎮水陸交通便利。寧宿徐高速公路縱貫南北,(青雙路、青臨路、洋青路、青宿路等)省道、縣道密如蛛網,四通八達;汴河、濉河穿鎮向東流入洪澤湖,由洪澤湖和運河通往南北數省。經寧宿徐高速公路至南京僅2個小時,離徐州觀音機場僅1小時的路程,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青陽自古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