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口村[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

泉口村[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

泉口村地處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羊角塘鎮,是境內唯一一塊平原之地。離祁陽縣城約60公里,距羊角塘鎮街約1.2公里,泉南高速約35公里。村境內有4處標誌性景觀,如泉口排樓·泉口井·張氏宗祠·泉口古樟樹等。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泉口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地理位置

張氏宗祠 張氏宗祠
樟仙廟 樟仙廟

泉口老屋是類似於皇城式結構布局的古建築群,始建於清代,有正堂,前廳,以及4條長達100多米的橫廳。房屋布局對稱,排水設施完善,大小房屋100多間,是祁陽縣內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群。對研究清代湘南地區的人文及建築工藝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村情介紹

•因村口有泉水,常年不乾,且清澈涌流而得名。村委會駐竹山鋪,轄四房沖、公管、八字、下仟田、上仟田、老屋、二房、三房、四房、大房、陳家台、竹山鋪12個村民組。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65公頃,266戶,1187人。

人口歷程

•泉口村民主要是以張姓為主,是南宋名相張浚之子張栻後裔;有泉口張氏家譜為證。張栻(1133~1180), 四川綿竹人,字敬夫,又名樂齋,號南軒,南宋著名理學家。嶽麓書院創辦者,幼從師胡宏,得理學真傳。後執掌長沙城南書院、嶽麓書院多年,和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全集》。

村標景觀

泉口排樓位於泉口村公管鋪組,是用水泥鋼筋建造而成,外面貼了白色磁磚,正反面寫有:泉口人民歡迎你,祝你一路平安,如一把平安寶劍疊立於此。

泉口井是國家綜合農業開發衛生井,井水清澈甘甜,曾經是全村居民的飲用泉水,冬曖夏涼,現己經被灌成桶裝純淨水,暢銷縣內外。

張氏宗祠即泉口祠堂,是一座擁有200多年的歷史祠堂,青磚黑瓦依然殘留著過去的繁華。原為張氏家族宗廟,後在民國時期改為育人學堂,現為炮竹廠。

泉口古樟樹,像一棵巨大的磨菇生長在百畝良田之中。據說有幾百年的樹齡,修道成仙,化成教書先生來到祁陽教書育人,所教學生個個功成名就,官運通達。誰知上世紀九十年代農民在燒稻草,不小心引火燒身,樟樹燒掉只剩樹根。時光雨潤,枯木逢春。枝盛葉茂、飛鳥成群、綠綠蔥荵。泉口村民心生樟樹成仙顯靈之念,後經提議共籌善款,修建廟宇,取名“樟仙廟”,以護學子成才為民。

1.

泉口排樓位於泉口村公管鋪組,是用水泥鋼筋建造而成,外面貼了白色磁磚,正反面寫有:泉口人民歡迎你,祝你一路平安,如一把平安寶劍疊立於此。

2.

泉口井是國家綜合農業開發衛生井,井水清澈甘甜,曾經是全村居民的飲用泉水,冬曖夏涼,現己經被灌成桶裝純淨水,暢銷縣內外。

3.

張氏宗祠即泉口祠堂,是一座擁有200多年的歷史祠堂,青磚黑瓦依然殘留著過去的繁華。原為張氏家族宗廟,後在民國時期改為育人學堂,現為炮竹廠。

4.

泉口古樟樹,像一棵巨大的磨菇生長在百畝良田之中。據說有幾百年的樹齡,修道成仙,化成教書先生來到祁陽教書育人,所教學生個個功成名就,官運通達。誰知上世紀九十年代農民在燒稻草,不小心引火燒身,樟樹燒掉只剩樹根。時光雨潤,枯木逢春。枝盛葉茂、飛鳥成群、綠綠蔥荵。泉口村民心生樟樹成仙顯靈之念,後經提議共籌善款,修建廟宇,取名“樟仙廟”,以護學子成才為民。

泉口村古樟 泉口村古樟
泉口老屋 泉口老屋

村民娛樂活動

•祁陽縣羊角塘鎮有10多支民眾自發組織的歌舞隊,常年流動在全鎮各地從事自娛自樂表

•演,民眾稱他們為“快樂大本營”。圖為泉口村婦女組成文藝節目歌舞隊——興旺軍鼓隊8月28日上午為組內公路硬化竣工通車表演節目,豐富了新農村的業餘文化生活。

泉口村[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 泉口村[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
泉口村[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 泉口村[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
泉口村[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 泉口村[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

現有企業

羊角塘鎮是湘南有名炮竹之鄉,而泉口村有兩家炮竹企業,分別是1.祁陽縣竹山煙花炮竹廠2.祁陽縣財茂煙花炮竹廠,現企業都發展較大規模,從原來的家庭手工傳統式加工,到如今的機械化流水線生產,不管從安全上和產量上大所提高。為村民提供了近300個就業機會,更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共獻。

當下規劃

•工程名稱: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土地開發項目;

•建設地點: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

•建設規模:約667.95畝;

•招標範圍: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路橋和其他工程;

•契約總價款:約205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