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壁藤

沿壁藤

沿壁藤又名爬山虎,常綠攀援性木質藤本。莖長,圓形,生攀援根。葉對生,卵圓形、橢圓形或披針形,全綠,葉面脈白色,葉背面有紅色、綠色兩種。

形態特徵

爬山虎(japanese creeper)又稱爬牆虎、地錦、飛天蜈蚣、假葡萄藤、捆石龍、楓藤、小蟲兒臥草、紅絲草、紅葛、趴山虎、紅葡萄藤。爬山虎,也稱“巴山虎”“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開花,花小,黃綠色,漿果紫黑色。常攀緣在牆壁或岩石上,廣見於我國各地。

多年生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其形態與野葡萄相似。藤莖可長達18公尺(約60尺)。夏季開花,花小,成簇不顯,黃綠色或漿果紫黑色,與葉對生。花多為兩性,雌雄同株,聚傘花序常著生於兩葉間的短枝上,長4~8cm,較葉柄短;花5數;萼全緣;花瓣頂端反折,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

樹皮有皮孔,髓白色。枝條粗壯,老枝灰褐色,幼枝紫紅色。枝上有卷鬚,卷鬚短,多分枝,卷鬚頂端及尖端有粘性吸盤,遇到物體便吸附在上面,無論是岩石、牆壁或是樹木,均能吸附。

葉互生,小葉肥厚,基部楔形,變異很大,邊緣有粗鋸齒,葉片及葉脈對稱。花枝上的葉寬卵形,長8~18cm,寬6~16cm,常3裂,或下部枝上的葉分裂成3小葉,基部心形。葉綠色,無毛,背面具有白粉,葉背葉脈處有柔毛,秋季變為鮮紅色。幼枝上的葉較小,常不分裂。漿果小球形,熟時藍黑色,被白粉,鳥喜食。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溪邊石上,或附著林園牆壁及大樹上生長。也有繁植。

適應性強,性喜陰濕環境,但不怕強光,耐寒,耐旱,耐貧瘠,氣候適應性廣泛,在暖溫帶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綠或常綠狀態。耐修剪,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陰濕環境或向陽處,均能茁壯生長,但在陰濕、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最佳。它對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爬山虎生性隨和,占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一根莖粗2厘米的藤條,種植兩年,牆面綠化覆蓋面便可達30至50平方米

主要價值

爬山虎的根、莖可入藥,有破瘀血、消腫毒之功效。果可釀酒。

四季采全草,鮮用或切段曬乾。根、莖可入藥,有破瘀血、活筋止血、消腫毒之功效。果可釀酒。

【來源】以根和莖入藥。

【採制】落葉前采莖,切段曬乾,根全年可采。

【化學成分】葉含矢車菊素(cganidin)。

【性味】性溫,味甘,澀。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毒。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活血解毒。用於風濕關節痛;外用跌打損傷、癰癤腫毒。

【用法用量】0.5~1兩,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根皮搗爛,酒調敷患處。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破老血、產後血結,婦人瘦損,不能飲食,腹中有塊;淋瀝不盡,亦白帶下,天行心悶,並煎服之,亦浸酒

2.《江西中藥》:活血祛風。幾筋骨疼痛,及婦人赤白帶下等之由於血滯者,皆主治之。近時用作祛風止痛藥,適用於關節風濕,腰腳軟弱等症。

3.《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祛風濕,通經絡,止血。

爬山虎 爬山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