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王國

"文帝前十五年,河間哀王劉福薨無後,國除為郡。 公元前155年景帝前二年,封子德為河間王。 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

河間國故趙國地,高祖置河間郡(或秦舊郡,後廢,高祖時重置)。公元前178年,文帝前二年封趙幽王子劉辟強為河間王,都樂成(河北獻縣東南)。文帝前十五年,河間哀王劉福薨無後,國除為郡。公元前155年景帝前二年,封子德為河間王。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國除為郡。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復為國。公元9年,王莽篡漢,遂廢。漢初之河間國,大致即今天津西南至河北武強間,為漢以前黃河尾閭兩支叉流河道之間地域。高祖九年(前198年)初,廢張敖之異姓趙國,分趙鉅鹿郡為鉅鹿、清河、河間三郡,一般學者認為此設河間郡之始也。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將河間郡之高陽、武垣、中水、饒陽、蠡吾、安平諸縣劃入燕國涿郡。漢武帝元朔二年行推恩令後,河間國計分封十八個王子侯國,分屬勃海、涿郡、平原、信都諸郡。至前漢末河間國就只剩下樂成、武隧、侯井、弓高四縣之地,尚不及初封國時之三分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