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科院

河南科技學院是一所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始建於1949年,前身是淵源於延安自然科學院生物系的北京農業大學長治分校和平原省立農業學校,歷經平原農學院、百泉農業專科學校、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等時期。1987年,復升為本科院校,200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河南科技學院。

概述

學校全稱:河南科技學院 (簡稱:河科院)  國標代碼:10467  河南科技學院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專科)在河南省新鄉市;  河南科技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專科)在河南省新鄉市百泉。   辦學性質: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辦學層次:全日制本科

河南科技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從2004年以後成立河南科技學院以來,河南科技學院的學生們對自己的母校的稱呼一直是“河技師”。在學校易名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學生們並沒有沉浸在易名的快樂中,學生們還是稱為一如既往。在2005級學生進入學校以後,才開始真正的新校名,新氣象,新稱謂。“河科院”的簡稱才開始慢慢被學生所接受,學生稱呼自己的母校都以河科院為正式簡稱。

學校地處中原名城新鄉市,占地面積1365畝,校舍面積62萬平方米。圖書館各類文獻資源總量達153萬餘冊,中外文期刊3600餘種。現有8個河南省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省高等學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建有國家級現代蜜蜂產業技術綜合試驗站。學校是教育部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國家高職高專師資培訓基地”、河南省“陽光工程”農民創業培訓基地和農業新技術培訓基地。2007年,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被教育部評估為“優秀”。

教學院(系)

學校設15個教學院(系),47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農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法學等8大學科門類。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河南省特色專業和名牌專業。擁有2個河南省重點學科,5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3個單獨招生、聯合培養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學校辦有成人教育學院和民辦獨立學院——新科學院。

目前有各類在校生28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4000人,成人教育學生4000多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兼有研究生教育、高職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多層次、多科性的辦學格局。建校以來,共向社會輸送了60000餘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為我國尤其是河南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擁有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318人,專任教師871人,其中博士、碩士生導師70餘人,教授102人,副教授及相當專業技術職務者337人;博士、碩士635人;“雙師型”教師204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管理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河南省優秀專家17人,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11人,河南省教學名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等96人,河南省傑出人才創新基金、河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河南省高校傑出科研人才創新工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畫等項目獲得者32人。聘請中科院院士趙其國、蓋鈞鎰、成卓敏等60餘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客座教授。

學校大力實施“質量立校”戰略,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適時進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創造性構建了在全國頗具影響的“雙師型素質、雙基地建設、雙技能訓練、雙證書制度”“四雙”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實施了職教師資培養的“雙崗實習、置換培訓”實習新模式,開展了“專業+專項+專證”和“學科+專業+基地+公司+農戶(企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2001年以來,完成教育部教改項目8項、河南省教改項目38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3項。在2008年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召開期間,有66名學生被選拔參加奧運會餐飲服務,參加學生人數在全國高校中名列第四,在河南位居第一,學校被授予“奧運餐飲服務最佳管獎”。在2008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全國一等獎2個、二等獎5個,河南省一等獎22個、二等獎10個、三等獎5個,總成績在河南省屬高校排名第一。在200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我校13個參賽代表隊取得一等獎3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2009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6.09%,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率達95%以上。

學校大力實施“科技興校”戰略,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改革開放以來,完成國際合作項目、國家863、973、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技攻關、支撐計畫、轉基因生物重大科技專項等科研課題1070項,獲科技成果獎415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國家發明專利多項。學校培育的小麥高產品種“百農3217”,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創造社會經濟效益50億元;雙價轉基因抗蟲棉花新品種“百棉1號”,通過國家農作物新品種審定,獲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和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在全國大面積種植並推廣到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累計增產效益超過20億元,國家批准學校以棉花品種等為主體在吉爾吉斯斯坦建立“中國—吉爾吉斯斯坦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小麥新品種“百農矮抗58” 2009年在河南省夏收中增產16億斤,為國家糧食核心區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秋播面積超過3 000萬畝,成為黃淮麥區第一大小麥品種,累計增產效益達15億元。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美國、英國、荷蘭、加拿大等多所國外高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係,與美國布瑞納大學、韓國江原大學、荷蘭農業學生交換及學習訪問基金會等開展了合作辦學,常年聘有美、英等國的外籍專家任教。

學校的辦學成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先後榮獲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教學改革先進單位、河南省教師培訓先進單位、河南省科技創新十佳單位、河南省高等學校數位化校園示範單位等50餘項榮譽稱號。

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大學,河南科技學院將繼續秉承“求真務實,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和“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以更加飽滿的進取精神和更加彭勃的昂揚鬥志,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為早日把學校建成職教師資培養特色更加鮮明,農科優勢更加突出,在同類院校有重要影響、在國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