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二人台

河曲二人台

二人台是流行於山西、陝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區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戲曲劇種,俗稱“雙玩意兒”,又稱“二人班”,因為其劇目大多採用一醜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二人台是流行於山西、陝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區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戲曲劇種,俗稱“雙玩意兒”,又稱“二人班”,因為其劇目大多採用一醜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
各地的二人台,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二人台究竟產生於何地,通過縝密的研究,並從音樂、舞蹈、戲劇、民俗、歷史、地理等多方位的角度探析,得出這樣的結論:二人台是孕育在晉陝冀,形成在內蒙古,發展在五省區,融民歌、舞蹈、曲藝、牌子曲、戲曲為一體的地方戲,或稱綜合藝術

藝術特點

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較單一,角色只有一醜一旦,服裝也很簡陋,道具只有手帕、摺扇、霸王鞭,樂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揚琴、四塊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五更、四季、十二月一類的小曲,如《紅雲》《十段錦》《十對花》等,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異,少有鮮明的人物形象。
民國以後,隨著二人台的向外傳播,在演出中,藝人們對二人台進行了改革和創新,特別是從民歌中汲取素材,並加以改編,如《走西口》原來是以第二人稱對唱的形式演出,改編後成為以第一人稱進行表演、加進了情節和人物的小戲。隨著二人台演出內容的豐富,它的音樂、表演和服飾也有所創新。在音樂唱腔方面,由原來的專曲專用、一曲到底,發展為多曲聯用;唱腔也出現了亮調、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簡單的板式變化。在表演方面,根據劇目內容的不同,形成了載歌載舞的“火爆曲子”(又稱“帶鞭戲”)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碼戲”。

文化標籤

時間:2006年
類別:傳統戲劇
地區:山西,河北,內蒙古
編號:—73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河曲縣、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發展

“二人台”是起源於河曲,流傳於晉北、內蒙西部、陝西北部、河北張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戲。它在表演程式上屬於“兩小”戲。角色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兩人,表演生動活潑,唱腔灑脫奔放,委婉流暢,深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明朝末期,逢年過節,一些鬧紅火的人聚在一起,在屋內、院落、村頭、廣場進行地攤演唱,都是河曲民歌的小曲小調,這種娛樂活動俗稱“打坐腔”。到了清鹹豐初年,這種“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藝術中的秧歌、高蹺、旱船、道情等藝術營養,發展為具有一些舞蹈動作,由旦醜兩角色一進一退走場表演。逢年過節觀看的人圍攏在火龍(旺火)四周,演員和樂隊在場內表演,當地人叫“轉火龍”。到了清鹹豐初年,這種“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藝術中的秧歌、高蹺、旱船、道情等藝術營養,發展為具有一些舞蹈動作,由旦、醜兩角色一進一退走場表演的藝術形式。逢年過節觀看的人圍攏在火龍(旺火)四周,演員和樂隊在場內表演,當地人叫“轉火龍”。到了清同治年間,河曲廣大百姓因生活所迫“走西口”,把這種藝術形式帶到了口外,吸收融化內蒙古民歌的音樂語言及戲劇化妝等特長,使之有了新的發展,成為具有戲曲雛形的地方小戲。

劇目內容

二人台的傳統劇目約有 120個,內容多取材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可分為“硬碼戲”與“帶鞭戲”兩類,“硬碼戲”偏重於唱、念、做,突

二人台劇照二人台劇照
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帶鞭戲”是載歌載舞、歌舞並生,如《掛紅燈》、《打金錢》等。其內容多是表現農家生活和愛情生活等。
二人台的音樂分腔和牌曲兩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調,有些經過各種速度的變化處理,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礎上的器樂化。此外還吸收、借鑑了古牌曲、民間吹奏樂等,使其越來越豐富。演奏和伴奏時,主要有洋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塊瓦等樂器。音樂具有優美、清新、秀麗、明朗等特點

代表作

《走西口》就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勞動人民血與淚,苦與恨,情與愛的生動寫照。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在封建社會,由於這裡地瘠民貧,加上封建統治階級的層層盤剝,廣大人民不得不背井離鄉,經過山西北部的殺虎口,跨越長城,到察哈爾、綏遠等地,即今河套、後山一帶去墾荒。因殺虎口位於長城的另一個通道口——一張家口的西面,故稱“西口”。內地人把從殺虎口進入內蒙地區叫“走西口”。河曲舊志記載:“河邑人耕商塞外草地,春夏出口,歲暮而歸,但能經營力作,皆足餬口養家。本境地瘠民貧,仰食於口外者無慮數千人。”許許多多的貧苦農民為了養家餬口,維持溫飽,到“天下黃河,唯富一套”的口外去出賣勞動力,沿途要遭遇數不盡的艱難,完全是一種非人的生活。《走西口》創作於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反映山西大旱災後,太春和玉蓮這對新婚夫婦,為生計所迫,忍痛分離時的無限悲苦。整齣戲沒有複雜的故事情節,不是以故事誘人,而是以細節出戲,以真情感人。新婚不久的太春出去借糧,沒有借上,就與夥伴相約遠出西口謀生。當他不得不把動身的訊息告訴妻子孫玉蓮時,整齣戲的情節推向了高潮,通過人物的對話,表達了夫妻情深意濃、戀戀不捨的心情。丈夫去口外謀生,妻子多方叮嚀,一方語重心長、一方聲聲相應,對話是那樣娓娓動聽,情意綿長。通過人物的語言,深刻地刻劃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實難留,
懷抱上梳頭匣,
給哥哥梳梳頭。
清朝男子都留有長辮,這是特有的服飾民俗,從妻子給丈夫梳頭開始,到離家後衣、食、住、行的囑咐,“吃飯你要吃熱”,“喝水要喝長流水”,“走路要走大路”,“住店要住大店”,“坐船要坐船艙”,凡是一個做妻子應該想到的都想到了;一般妻子想不到的,她也想到了,一樁樁、一件件是那樣的關懷備至,體貼入微。臨到分別的最後一刻,說出了一個純潔少婦最擔憂的事情
哥哥西口外行,
不要貪“花紅”,
恐怕你變了心,
忘了妹妹的恩情。
她諄諄告誡丈夫不要沾花惹草,沒有感情基礎的朋友是不牢靠的:
有錢是朋友,
無錢眼下瞅,
總不如小妹妹,
年長日又久。

通過叮囑的全部內容,難分難捨的全部過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純樸多情、溫柔細膩的農村婦女的形象。最後太春終於與玉蓮分手了,當太春“走出二里半,扭回頭來看”時,“望見玉蓮小妹妹,還在房上站。”這真摯、素淡的粗線條勾勒,可以給觀眾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為眼的悽苦動人的場面灑下同情的淚水
如今,地處晉西北黃土高原的河曲、保德已是舊貌換新顏,它以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晉、陝、蒙三省區的商業流通集市,昔日走西口的悲慘生活已成為過去,但是二人台這朵民間小戲的奇葩,將永遠開放在人民的心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