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環境監測指南

監測設計B10.3 監測設計B11.2 監測設計B12.2

內容介紹

本書是美國環保局(EPA)近海監測處編寫的一部介紹河口環境監
測的專業著作,它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論述了河口環境監測的基本原
理,剖析了河口監測的具體實施過程,推薦了河口監測的最佳方法。它
是我國第一部介紹國外河口環境監測方面的專著,亦是一部具有權威
性和指導性的技術方法。
本書首次全面闡述的河口環境監測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對我國的
近海環境監測工作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可供從事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的科學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大專院校的師生參改。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河口環境監測導論
1 緒論
1.1 河口環境監測簡介
1.2 監測方案的設計過程
1.3 監測計畫的管理
2 確定監測目標及執行標準
2.1 監測方案的目標
2.2 監測方案的執行標準
2.3 補充說明
3 提出可檢驗的假定和選擇統計方法
3.1 提出可檢驗的假定
3.2 統計方法的選擇
4 選擇方法和採樣設計
4.1 現場和實驗室方法的選擇
4.2 採樣設計的選擇
4.3 現有監測項目的利用
5 評價監測計畫的功能
5.1 評價單個監測項目參數的預想功能
5.2 評審總體方案的功能
5.3 統計權分析方法
6 實施監測研究和數據分析
6.1 數據管理
6.2 數據分析
7 監測結果的傳遞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河口監測實例分析
A1PugetSound灣周圍海域監測方案的實例研究
A1.1目的和方法
A1.2PSAMP的制定:機構安排
Al.3PugetSound海灣監測計畫
A1.4PSAMP的實施和預算
A1.5結論和建議
A2Chesapeake灣監測方案:河口區污染物趨勢的監測
A2.1目的和方法
A2.2Chesapeake灣監測計畫
A2.3監測方案可行性的評估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河口環境監測方法
B1 河口環境監測方法的介紹
B1.1 各種方法的概述
B1.2 QA/QC考慮
B1.3 統計學設計考慮
B2 海水物性的檢驗
B2.1 概述
B2.2 監測設計
B2.3 現有的分析方法
B2.4 QA/QC考慮
B2.5 統計學設計
B2.6 小結
B3 水化學監測
B3.1 概述
B3.2 監測設計的考慮
B3.3 現有分析方法
B3.4 QA/QC問題
B3.5 統計學設計
B3.6 結論和建議
B4 沉積物粒度監測
B4.1 概述
B4.2 監測設計
B4.3 現有分析方法
B4.4 QA/QC問題
B4.5 結論和建議
B5 沉積物化學監測
B5.1 沉積物採樣器
B5.2 現有的分析方法
B5.3 QA/QC
B5.4 結論和建議
B6 浮游生物:生物量、生產力和群落結構/功能監測
B6.1 監測設計
B6.2 現有的分析方法
B6.3 QA/QC問題
B6.4 結論和建議
B7 水生植物
B7.1 概述
B7.2 監測設計
B7.3 現有的分析方法
B7.4 統計學設計
B7.5 結論和建議
B8 底棲動物的群落結構監測
B8.1 監測設計
B8.2 現有的方析方法
B8.3 QA/QC
B8.4 結論和建議
B9 魚類群落結構監測
B9.1 監測設計
B9.2 現有的分析方法
B9.3 QA/QC
B9.4 結論和建議
B10 魚類和貝類病理學監測
B10.1 概述
B10.2 監測設計
B10.3 現有的分析方法
B10.4 QA/QC
B10.5 結論和建議
B11 生物富積監測
B11.1 監測設計
B11.2 現有的分析方法
B11.3 QA/QC考慮
B11.4 結論和建議
B12 細菌和病毒的監測
B12.1 監測設計
B12.2 現有的分析方法
B12.3 數據的利用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