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

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

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前身是大巫嵐循環經濟工業園,始建於2006年11月。2011年2月,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12年2月,經省編委批准組建開發區工委和管委,機構規格為副處級。2012年6月,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管理機構正式掛牌成立並進入實體化運作。規劃總面積38平方公里,批准建設面積(起步區)9.98平方公里。

概況

青龍滿族自治縣“一城三區”戰略規劃圖 青龍滿族自治縣“一城三區”戰略規劃圖

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前身是大巫嵐循環經濟工業園,始建於2006年11月。2011年2月,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12年2月,經省編委批准組建開發區工委和管委,機構規格為副處級。2012年6月,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管理機構正式掛牌成立並進入實體化運作。規劃總面積38平方公里,批准建設面積(起步區)9.98平方公里。

目前,區內已入駐湖南郴電集團、龍匯工貿集團、德龍鑄業開發有限公司、龍匯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首秦龍匯礦業有限公司、安勝礦業有限公司、河北利通電纜有限公司等26家企業。

交通條件

交通條件便捷。省級公路京建線、秦青線、青樂線、承秦出海路與開發區緊鄰。距北京市250公里,天津市265公里,距秦皇島港80公里、曹妃甸港130公里、天津港260公里,京建公路穿區而過,距承秦高速茨榆山出口僅14公里、縣城出口23公里。交通便利。

開發區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大巫嵐鎮。地處京津冀都市圈和環渤海經濟圈中,東部、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分別與遼寧省、承德市和唐山市相鄰,縣城距北京市250公里、天津市265公里,距秦皇島90公里、曹妃甸130公里,距京哈高速公路70公里,處在秦唐承“1小時經濟圈”和京津“3小時經濟圈”內,是秦皇島銜接冀東經濟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最佳結合點,連線華北和東北的三大通道之一,是河北省“東出西聯”戰略乃至新歐亞大陸橋建設的一個重要節點。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宜人。屬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年平均氣溫8.9℃,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710毫米。無霜期162天,宜居宜業。

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地處燕山東麓,古長城北側,屬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型山地氣候,年平均氣溫9.6℃,年平均日照268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56毫米,空氣相對濕度40%,年平均無霜期159天。2014年,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優良天數281天,優良天數百分率為77%,空氣品質綜合指數8.34。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 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

境內有青龍河、沙河、起河、星乾河、都源河5大河系,水庫17座,總庫容量9.06億立方米,其中,青龍河和星乾河流經開發區,年可供水量4000萬噸。完全能夠滿足企業用水需求。

電力資源

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 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

電力充足,現有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變電站各1座,並已形成雙電源、雙迴路的供電布局。完全能夠滿足開發區內企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需求。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完善。高標準編制了《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和《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按照“九通一平”的標準,全面進行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入區道路楊楊線、土羅線、星乾河北岸路已竣工通車。電力供應充足,區內現有35KV、110KV和220KV變電站各一座;水資源豐富,青龍河、星乾河流經開發區,年可供水量4000萬噸左右;通信、通訊數據設備先進,設施完善;農村勞動力資源充裕,成本低廉。

發展前景

產業聚集明顯。目前,首鋼集團、河北畢氏集團、德龍鑄業開發有限公司、秦皇島龍匯工貿集團等一批實力強、規模大、水平高的知名企業陸續入駐開發區,不斷形成強大的產業支撐。

發展前景廣闊。開發區重點發展裝備製造、金屬壓延、高新技術、現代物流等產業。縣委、縣政府將開發區確立為全縣的“經濟中心和產業中心、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區、城鎮化示範區、現代產業聚集區、具有21世紀特徵的產業新城和城市新區”。

投資環境

投資環境優越。開發區設有投資服務中心,為投資商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推行投資項目代理制、限時辦結制和封閉管理制,對重點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主體、一個責任主體、一個包項目縣級領導、一個項目秘書的“四個一”推進機制。

在投資成本上,對入區企業提供優惠合理的工業用地、用水、用電價格,企業所得稅省級以下分享部分免徵五年。對重大產業支撐項目,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給予特殊優惠。

園區規劃

總體規劃 總體規劃

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高標準編制了《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和《河北青龍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按照“九通一平”的標準,全面進行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