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玉田縣

河北省玉田縣

唐山市玉田縣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唐山市最西端,北枕燕山余脈,南睦渤海之濱。地處京、津、唐、秦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縣境總面積1165平方公里,轄20個鄉鎮、750個行政村,總人口64.2萬人。境內地貌類型多樣,北部為燕山余脈,丘陵連綿;中部為山麓平原,土地肥沃;南部為窪地,土地廣闊。全縣有耕地面積110萬畝,其中水澆地80多萬畝。氣候條件適宜。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屬東部季風性大陸氣候。

基本信息

玉田簡介

郵編:064100 代碼:130229 區號:0315 拼音:Yù Tián Xiàn,Yutian Xian   玉田縣位於河北省東部,西部、西南部與天津市薊縣、寶坻區、寧河縣相鄰。面積1165平方千米。人口66萬(2006年)。縣政府駐玉田鎮府前街1號,距省會石家莊345千米。  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燕山余脈南麓,南為平原、窪地。河流有薊運河、還鄉河。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693.1毫米,年均溫11.2℃,無霜期年平均193天。礦藏有煤、石灰石、白雲石等。京秦鐵路與102國道橫貫東西,大秦鐵路沿西北山地過境。古蹟有始建於唐的淨覺寺,有“京東第一廟”之稱。   玉田縣轄14個鎮、6個鄉:玉田鎮、亮甲店鎮、鴉鴻橋鎮、窩洛沽鎮、石臼窩鎮、虹橋鎮、散水頭鎮、林南倉鎮、林西鎮、楊家板橋鎮、彩亭橋鎮、孤樹鎮、大安鎮、唐自頭鎮、郭家屯鄉、林頭屯鄉、楊家套鄉、潮洛窩鄉、陳家鋪鄉、郭家橋鄉。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19年),以東晉志怪小說《搜神記》中的民間傳說“陽伯雍無終山種玉”的故事而更名為玉田。玉田之名沿用至今已一千三百餘年。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煤儲量為5億噸,建有年開發能力200萬噸的開灤林南倉煤礦。白雲石儲量10000萬噸,石灰石4000萬噸。特別是地下水資源豐富,據國家有關部門檢測,地下有貫穿全境的奧陶水系和霧迷山水系兩條優質礦泉水水脈,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  土地肥沃,盛產糧食,素有“冀東糧倉”之稱。玉米、小麥、水稻為骨幹作物,年產糧食40多萬噸。果品以蘋果、安梨柿子為大宗。“四大一小”即大白菜、大蔥、大蒜、大蘿蔔和金絲小棗在國內享有盛譽。  境內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備。京秦電氣化鐵路、大秦鐵路、京哈公路、京瀋高速公路橫貫全境,與縣內縱橫交織的省道和縣級公路共同構築了發達的交通網。通訊發達。開通了萬門程控電話,程控電話遍布全鄉,中國移動通信在全縣範圍內做到了無縫隙覆蓋,與國內國際通訊便捷。電力充足。縣內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6座,35千伏變電站9座,電力設施完備,現已全部完成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工作,並全部由京津唐電網供電,電力有保障。縣城區內道路、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完善,配套齊全。  農業發展迅速,產業化步伐加快。在農業戰略性調整上,縣委、縣政府把瘦肉型豬和蔬菜確定為兩大縣域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工業經濟總量不斷壯大,運行質量不斷提高。全縣共有各類企業1萬多家,培育形成了機械、電子、輕工、化工、紡織服裝、冶金、建材、食品飲料等骨幹行業,此外,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猛,形成了小規模、大群體、區域化、群落型的生產格局,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的速生點和重要組成部分。

對內對外開放取得豐碩成果。到目前,全縣已累計建成“三資”企業100家,累計利用外資10億美元,“三資”企業年創產值20億元,出口創匯達到10000萬美元。全縣經濟外向度水平不斷提高,被國務院列為對外開放縣。各項事業穩步發展,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入。堅持實施“科技興縣”戰略,不斷強化科技開發與推廣,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產業,被授予“全國科技先進縣”稱號。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近幾年,共投資近30億元,用於舊城改造和建設,城市美化、淨化、亮化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此外,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事業也取得了新的發展。人民的文化生活質量逐年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廣泛開展爭創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戶活動,社會文明進程加快。全縣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不斷鞏固。

歷史沿革

玉田之名源於“陽伯雍無終山種玉”的故事,其地域的人類活動,開發建設歷史悠久。春秋時稱無終子國。戰國時,為燕國地,屬右北平郡。秦代,歸右北平郡無終縣地。兩漢時為無終、徐無二縣地,先隸燕郡,後改屬右北平郡。南北朝北周時廢徐無縣併入無終縣地。隋初仍為無終縣地,大業初無終縣改為漁陽縣。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劃出漁陽縣東部建無終縣,玉田屬之,縣治所在玉田城關。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撤銷無終縣併入漁陽縣地。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又分漁陽縣復置無終縣,玉田仍屬之,為幽州地。武則天時,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更名玉田縣。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改屬營州地。開元四年(公元716年)還屬幽州地,八年(公元720年)又屬營州地,十一年(公元723年)復屬幽州地,十八年改屬薊州地。遼時,仍為薊州地。屬南京道析津府。  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金滅遼。[注]六年(公元1124年)改玉田縣為經州,屬宋之燕山府路(即遼燕京)。七年(公元1125年)又為金地,復名玉田縣,屬大興府(即宋燕山府路)薊州轄。金泰和年間(公元1201-1209年),劃出縣之東境始建豐閏縣(明朝以後改為豐潤縣)。元朝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撤銷豐閏縣併入玉田縣,後又分出復置。時為大都路(即金中都大興府)治下的薊州地。明初,屬北平府薊州。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移光州左屯衛於此,改北平府為直隸順天府,玉田縣屬直隸順天府薊州。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屬永平府(治所在今盧龍)。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改屬直隸遵化州。1913年廢州府置設道,玉田縣地屬直隸省津海道。1928年廢道,改直隸省為河北省,直屬河北省。抗日戰爭時期,玉田縣的地域歸屬隨著冀東抗日根據地的發展變更。1939年,冀東抗日根據地建立時,為豐玉遵聯合縣地。1940年12月,在玉田西南部建立玉田特別區,屬薊寶玉聯合縣。1941年10月改豐玉遵聯合縣為豐玉遵、豐玉寧兩個聯合縣。  屬晉察冀邊區十三專署。1943年2月又合併為豐玉遵寧聯合縣。同年8月再度劃開為豐玉遵、豐玉寧兩個聯合縣。屬冀熱邊行署五專署。1943年7月於玉田特別區和豐玉寧聯合縣北部、西部建立了玉薊寶聯合縣。1945年6月劃玉薊寶聯合縣為玉薊、玉寶兩個聯合縣。改屬冀熱遼行署十八專署。1946年2月,抗日勝利後,恢復了玉田縣建制,屬冀東行署十五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河北省唐山專員公署。五十年代初,全縣劃分8個區:一區城關、二區亮甲店、三區鴉鴻橋、四區窩洛沽、五區石臼窩、六區虹橋、七區林南倉、八區彩亭橋。1958年8月區制撤銷,按原區規模成立8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1958年底豐潤縣的沙流河、白官屯、豐登塢,寧河縣的東豐臺計4個公社併入玉田縣。1960年2月薊縣的上倉、下倉2個公社和城關、殷溜、馬伸橋3個公社部分地區劃歸玉田,建上倉、下倉、別山、翠屏山4個公社。當時玉田縣轄16個公社。同年專市合併屬唐山市。1961年5月專市分開後,仍屬唐山專員公署。  同年7月,豐潤、寧河併入玉田部分,劃回原縣。同時公社規模縮小,全縣劃為53個公社,後改56個公社。1962年7月,薊縣劃入玉田縣部分,復歸薊縣。當時玉田縣轄40個公社。1983年5月,撤銷唐山地區行政公署,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唐山市。同年4月至8月,政社分開,將40個公社改為39個鄉,1個城關鎮。

行政區劃

1983年11月至1985年4月對部分鄉鎮作了改置和變動。鄉鎮改置變動如下:1983年11月,林南倉鄉改鎮、石臼窩鄉劃為石臼窩、長沿2個鄉;1984年5月鴉鴻橋鄉改鎮;1984年7月,窩洛沽鄉改鎮;1985年4月,彩亭橋、虹橋、石臼窩3個鄉改鎮。  全縣轄7個鎮、34個鄉,計41個鄉鎮。1989年4月部分鄉鎮區劃作了調整。鄉鎮區劃調整如下:撤銷八里舖鄉、林東鄉,併入玉田鎮;撤銷邢莊鄉、孫各莊鄉,併入鴉鴻橋鎮;撤銷長沿鄉,併入石臼窩鎮;撤銷珠樹塢鄉,併入虹橋鎮;撤銷霞港鄉,併入楊家板橋鄉;亮甲店鄉改鎮。全縣轄8個鎮、26個鄉,計34個鄉鎮。1993年2月鄉鎮行政區域再次進行變更。鄉鎮區域變更如下:撤銷馬頭山鄉,併入玉田鎮;撤銷韓家林鄉,併入亮甲店鎮;撤銷大和平鄉,併入鴉鴻橋鎮;撤銷劉學莊鄉、李莊子鄉,併入窩洛沽鎮;撤銷孟大莊鄉,併入石臼窩鎮;撤銷散水頭鄉、錢家溝鄉,區域合併成立散水頭鎮;撤銷林西鄉、大丁莊鄉,區域合併成立林西鎮;撤銷孤樹鄉、渠河頭鄉,區域合併成立孤樹鎮;撤銷大安鎮鄉、後螺山鄉,區域合併成立大安鎮鎮;撤銷唐自頭鄉、李家團城鄉,區域合併成立唐自頭鎮;楊家板橋鄉改鎮;撤銷大李莊鄉,併入郭家屯鄉;撤銷蠻子營鄉,併入楊家套鄉;撤銷流澗頭鄉,併入潮洛窩鄉;保留虹橋鎮、林南倉鎮、彩亭橋鎮、林頭屯鄉、陳家鋪鄉、郭家橋鄉不變。鄉鎮區域變更後,全縣轄14個鎮:即玉田鎮、亮甲店鎮、鴉鴻橋鎮、窩洛沽鎮、石臼窩鎮、虹橋鎮、散水頭鎮、林南倉鎮、林西鎮、楊家板橋鎮、彩亭橋鎮、孤樹鎮、大安鎮、唐自頭鎮;6鄉:即郭家屯鄉、林頭屯鄉、楊家套鄉、潮洛窩鄉、陳家鋪鄉、郭家橋鄉,計20個鄉鎮。  據《宋史》載:“宣和四年癸酉,金人破遼中京,遼主北走”。又載,“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九日辛巳,大饗明堂,壬辰多人以擒遼主李孝和來告慶”。遼滅之時間,這裡是按歷屆《玉田縣誌》習慣記載的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遼的中京(今遼寧寧城)、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今北京),遼天祚皇帝逃入夾山(今內蒙烏剌特西北)來說的。未按公元1125年天祚被擒、徹底覆滅的時間。 縣境的地面形態,北部丘陵,中部平原,南部窪地,呈明顯的地帶性。它們支配了農業隨著高程分布的地域結構。土壤酸鹼度多居中性,光、熱資源較豐富,雨熱同期,有益於農作物生長。只是土壤養分偏低。  窪地面積大,高程3米以下的窪地占總面積的43.5%。在地質構造上玉田縣位於燕山褶皺帶,在內外營力的長期互動作用影響下,地貌具有明顯的分帶性,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平緩傾斜,形成北丘、南窪、中部平原的格局。北部丘陵連綿,土壤呈階梯狀分布。丘陵地質基礎較為古老(屬震旦系地層),岩石主要為石灰岩、白雲岩、矽質石灰岩等,不易風化,加之侵蝕嚴重,一般丘陵土層很薄,植被稀疏,雖絕對高度較低,但坡度較陡,坡腳分明,山麓狹窄。舊縣誌稱“北境多山,然童禿磽确,罕材木芻蕘之利”。中部平原區屬燕山口古洪積扇和還鄉河古沖積扇、哄積扇腰尾部,第四系地層覆蓋在震旦系之上,地勢平坦,耕地集中,自然環境諸因素組合較好,海拔3~15米,宜種糧、棉等農作物。南部和西南部窪地,屬薊運河沖積、沉積低平原。區內扇間窪地廣布,且被還鄉、雙城、蘭泉、金水等河道分割成10個較大的封閉窪地。  全區海拔有3米以下,其中2米以下的面積58萬畝左右,1米以下的面積4萬畝。由於地勢自北向南傾斜,境內河流都匯入薊運河向南入海。此外,還有溝、谷、河、塘、沼澤等複雜的微地貌。

現狀

玉田縣位於河北省東部,地處環渤海灣地區,位於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中心地帶,全縣總面積1165平方公里,耕地104萬畝,總人口68萬,境內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備,兩條電氣化鐵路、102國道及京瀋高速公路橫貫全境。擁有電話交換機26萬門,國內國際直撥電話25萬部,行動電話34萬部,網際網路數據用戶10.2萬戶;縣內變電站31座。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白雲石、石灰石等多種礦產資源,特別是境內的奧陶水系和霧迷山水系兩條優質礦泉水脈。農業發展前景廣闊,近幾年形成了果品蔬菜、畜禽養殖、園林花卉、中藥材、速生豐產林等五大主導產業。工業門類齊全,全縣共有各類企業近3萬家,初步形成了以晶源電子、玉印、鋸業等高新企業為龍頭,以河北玉泰工業園區和玉田鎮現代工業園區為依託的工業格局,同時利用高新技術完成了水泥廠、津美陶瓷公司等59項技改擴建項目,促進了冶金、建材、橡膠、食品、飲料等傳統支柱產業的最佳化升級,完成技術創新33項。  其中電子、制鋸等產品生產技術及規模均位於亞洲或全國的前列。在以效益為核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的戰略指導下,玉田縣初步形成了新型工業化體系。玉田人民將為國內外客商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寬鬆的優惠政策,真誠歡迎國內外志士仁人投資玉田,開發玉田。縣內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主要特徵是:季風顯著,冬季盛行西到西北風,夏季盛行東到東南風,春秋兩季為過渡期。降水量的年際與月間變化幅度較大,且多集中在夏季(6-8月)。春(56天)、秋(50天)兩季時日短,夏季(97天)次之,冬季時日(162天)最長。冬季較冷,夏季不太熱,春季回暖快,秋季降溫急。由於季風影響較大,冬乾夏濕,無霜期年平均193天。

地理交通

境內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備。京秦電氣化鐵路、大秦鐵路、京哈公路、京瀋高速公路橫貫全境,與縣內縱橫交織的省道和縣級公路共同構築了發達的交通網。通訊發達。開通了萬門程控電話,程控電話遍布城鄉,中國移動通信在全縣範圍內做到了無縫隙覆蓋,國內國際通訊便捷。電力充足。現已全部完成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工作,並全部由京津唐電網供電,電力有保障。縣城區內道路、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完善,配套齊全。

玉田特產

1、孤樹金絲小棗中心產地孤樹村及其周圍。棗皮朱紅鮮艷,果形中等,肉厚核小,含糖分高,乾棗拉抻可出金黃色韌絲,故譽為“金絲小棗”。 生吃小棗,甜潤鮮爽,香脆可口;曬乾小棗,猶如軟糖。蒸糕煮飯,放進小棗,熟後紅白分明,米不染色。用酒醉棗,醇香清甘,引人入食。入藥有補脾、養肝、健胃之功能。它含有大量可溶性糖,多種營養物質和維生素,是老幼皆宜的滋補佳品。“孤樹金絲小棗”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史記》有“夫燕亦勃、碣之間一都會也……有魚鹽棗栗之饒”記載。  1986年全縣產紅棗50多萬公斤,僅孤樹鄉產438750公斤,占全縣總產量的87.75%。大多銷往京、津、唐及東北各地。  2、蘆葦縣南部地勢低洼,盛產蘆葦。據清光緒《玉田縣誌》記載,早在清光緒年間,蘭泉河下游,渠河頭一帶,就曾“禾葦半焉”。隨自然繁衍,面積逐年擴大,民國1925年(1930-1936)全縣有葦田26000畝。50年代後,政府重視葦田發展,1956年擴大到39486畝。後改窪治水工程量增多,葦田有所削減。1985年有葦田34477畝,占年初實有耕地面積的3.1%。  主要分布在潮洛窩、石臼窩、孟大莊、大丁莊、楊家板橋、林南倉等地。玉田蘆葦分湖葦、坑葦、河葦3種,主要用做加工葦席、打葦簾、編茓子等。玉田葦席加工歷史悠久,據西關、富樂村等地出土的戰國到西漢的席紋磚證明,最少有兩千年的編席歷史。20世紀20年代初,葦席由自用發展到外銷。30年代,全縣織席戶約2000左右,年產量約60萬片,年外銷50萬片,銷往京、津、唐及東北3省。50年代後,織席業逐年發展。80年代後,年產葦席150萬片左右,年銷量約為150萬片。織席戶主要分布在孟大莊、楊家板橋、大丁莊、渠河頭等十幾個鄉。  葦產品產值一般在2000萬元上下浮動。   3、玉田大白菜玉田種植大白菜歷史悠久。據清光緒《玉田縣誌》載:“白菜、一名菘,有十數斤者,甘脆、甲他邑”。它具有耐貯藏、不抽苔、葉甜、嫩脆、不亂湯、產量高等特點,聞名全國。1974年躋身於全國農展會。60年代,年種植2萬畝左右,畝產約1500公斤,總產一般在3萬噸左右。70年代年種植約4萬畝,畝產量提高到2500公斤,總產約10萬噸。1978年後,種植面積逐年增加,1988年種植6.7萬畝,一般畝產6000公斤,高者達8500公斤。  大白菜除當地自食外,歷史上多行銷京、津、唐及東北、西北各地。   4、大蔥 中心產地大安鎮、彩亭橋一帶。其蔥棵大、味美,最大棵重0.5公斤許。年植萬餘畝,畝產在2500公斤左右。多銷京、津、唐及東北各地。  5、紫皮大蒜 中心產地大安鎮。其蒜瓣大、味鮮,具有殺滅大腸桿菌之功能。年植萬餘畝。  多銷京、津等地。  6、紫心蘿蔔 中心產地東、西小淀。其皮青,心花紫。為冬季用菜,亦可代替果品。年植數千畝,畝產5000公斤左右。銷津、唐一帶。  7、芥菜 中心產地鴉鴻橋一帶,為醃菜類。年植數乾畝,畝產5000公斤左右。  多銷往天津地區,民國年間曾出口朝鮮。

自然資源

1949年有耕地1293000畝,占全縣總面積73.99%,人均3.39畝。1949年後,隨著國家、集體個人的地面建設占用土地的增加,土地面積不斷減少。到1988年耕地減少為1101793畝,占全縣總面積的63.05%,人均1.85畝。從1949~1988年,每年平均減少耕地4902.74畝。土壤的多樣性導致土地資源質地不一。總的來說,縣境內土壤酸鹼度中性的居多。PH值6.5~7.0的占91.2%,7.0以上的占8.8%。  土壤中微生物可正常繁殖,化肥、農藥能正常發揮作用。大部分土壤物理性狀好,宜耕作。除窪地外,60%以上土地排灌皆宜,農作物適應性廣。也有養分含量偏低,缺磷、少鉀、低氮的問題。全縣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1.6766%,耕地土壤耕層有機質含量1.5493%,相當於全國土壤有機質分級的四級。中部平原的潮土和鹽化潮土有機質含量只有0.9761~1.3153%之間,耕層全氮平均含量為0.1019%,鹼解氮為53.5ppm,分別相當於全國養分分級的第四級和第五級。土壤耕層速效磷平均含量為單體磷4.99ppm,一般在3~5ppm之間,相當於全國磷素養分分級第五級。南部窪地,土壤耕層速效磷含量多在3ppm以下。  鉀素(KO)平均含量為67.2ppm,相當於全國鉀素養分分級的第四級,屬鉀素含量偏低的地區。全縣土地資源劃分為4個區域。北部丘陵區 面積139.96平方公里。區內為褐土,熱量豐富,光照充足,易旱。PH值6.5~7.0,有機質1.1%左右,全氮0.05~0.09%,鹼解氮一般50~70ppm,速效磷2~5ppm,速效鉀60~80ppm。宜發展水果,林下種雜糧。但需封山育林、育草,搞水土保持措施。廣開水源。  中部平原區 面積449平方公里。區內為草甸褐土、潮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易耕。PH值6.5~7.0,絕大多數有機質在1.1~1.3%,全氮0.8%左右,鹼解氮20~60ppm,速磷2~5ppm,速鉀30~80ppm。宜糧、菜,宜兩茬種植。西南、南部低洼區 面積372.63平方公里。區內大部分為脫沼澤化潮土,土質粘重,多有姜砂障礙層,地下水位高,部分耕地有季節性積水。PH值6.5~7.0左右,有機質1~2%,全氮大部分在0.06~0.12%,鹼解氮30~50ppm,速磷1~4ppm,速鉀多在30~50ppm左右。  區內有10萬畝宜葦地,多數宜發展水稻。清雍正年《畿輔通志》四十六卷有玉田營稻田的記載。“玉田縣……雍正六年,縣治西南曲(渠)河頭等處,營治稻田共五十八頃四十五畝……雍正十一年縣治東南羅畢(卜)窩等處,營治稻田二百三頃十三畝九分”。只要適當開發地下水,注意涵養地表水,發展水稻、葦田、紅麻是大有可為的。 還鄉河沿岸輕度鹽鹼區 面積156.41平方公里。區內大部為鹽化潮土,PH值7.5~8.5, 宜植棉。沿河一公里內為褐土化潮土,有機物含量1.09514%,PH值7.0,全氮0.0834%,鹼解氮50~60ppm,速磷5.2ppm,速鉀70ppm,質地鬆軟,易耕作,適應各種作物生長。水 資 源地表水 地表水資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  全縣多年平均年降水總量為7.68億立方米,其中豐水年降水總量8.72億立方米,平水年7.9億立方米,枯水年5.46億立方米,特枯年4.54億立方米,降水總量中,59.9%消耗於流域蒸發,20.6%滲入地下,19.5%形成地表徑流。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1.493億立方米,折合地面徑流深128毫米。其中豐水年地表徑流量2.016億立方米,平水年徑流量1.012億立方米,枯水年徑流量0.426億立方米。按河系分析產水量,骨幹河道有薊運、還鄉、蘭泉、雙城4條。總匯入面積1242.2平方公里(包括客水匯入面積77.2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產水量為7.6億立方米。全縣平均每平方公里產水12.9萬立方米,人均占有產水量300立方米。薊運、還鄉為界河,縣內河道源短流近,加之產水集中於6~8月,難以調控,可利用量甚微,只有還鄉河在平水年有可利用水量0.0276億立方米,雙城河下游,窪地河渠平水年可蓄水0.15億立方米。水庫匯入面積17.7l平方公里,產水量0.0273億立方米,由於建在裂隙灰岩區,均系漏庫,只能起到緩洪削峰作用,而不能蓄水。  過境水(包括河槽基流,水庫分成)共0.71億立方米,可用而不可靠。地下水 縣境北部石灰岩丘陵區褶皺斷裂、節理髮育,具備了良好的通水、貯水構造。初步估算年湧水量為0.03億立方米。平原第四系發育,大部分地區含水層滲透性強,多年平均補給量為1.58億立方米。其中豐水年1.91億立方米,平水年1.48億立方米,旱年為1.21億立方米,特旱年為0.93億立方米。地下水的開採量主要包括農業用水、工業用水、民用水。一般年份可開採資源為1.41億立方米。地下水的分布,由於含水層組岩性,從東北向西南基本上是比較厚的卵礫石、砂礫石(亮甲店、虹橋一帶)→卵礫石夾砂(蠻子營、鴉鴻橋一帶) →完全砂層(窩洛沽、石臼窩一帶)變化,相應地下水富水性也是從東北向西南由富→中→弱變化,隨之宜井深度按淺(40m) →中 (80m) →深(150m以上)變化。  生物資源飼草植物:山丘有40餘種,分屬16科。其組成草場植被的各科屬植物種類及其重量比,分別為:禾本科9種,占72.2%;菊科9種,占1.1%;豆科5種,占8.6%;其它科17餘種,占18.1%。全縣山丘草場計33540畝,分黃背草和羊鬍子草兩個群落。黃背草群落陽坡、陰坡、半陽、半陰坡均有分布。面積32913畝,占山地草場面積的98.13%。草種有黃背草、牡羊草、鹽蘆子、野古草等,覆蓋度40~75%,優勢種高度40~80厘米。羊鬍子草群落分布在山陰坡,面積627畝,占山丘草場面積的1.87%,草種有羊鬍子草、牡羊草、委陵菜、鹽蘆子、狗尾草等,覆蓋度45~75%,草平均高度30厘米。按河北省《草場資源調查規程》(草案)規定標準,有三等五級草場1441畝,占山地草場面積4.3%;五等四級草場5061畝,占15.09%;五等五級草場16527畝,占49.28%;五等六級草場10367畝,占30.91%;五等七級草場144畝,占0.42%。  草場等級低,產量少,質量差。1982年測算,可產鮮草2385萬斤,按羊單位日採食5公斤,利用率70%計算,可養羊9148隻,平均載畜量9.1羊單位/百畝。平原、窪地飼草植物100種以上,其中水生的約13種以上,分布廣,面積大,有開發利用價值,可養魚、餵豬。禾本科在39種以上,主要有鹼蘆、牡羊草、狗尾草、荊三棱、稗等。可放牧和儲備乾草。豆科14種,有豌豆、野綠豆等,是天然蛋白質來源,應開發利用。其他飼草植物34種,有豬毛菜、地膚、委陵菜、灰綠藜等。水土保持植物:其數量約有30餘種,主要有小葉鼠李、土莊繡線菊、酸棗、黃榆、荊條、胡枝子、紅花錦雞兒、小葉錦雞兒、小葉白臘、多花木蘭、葉底珠、山杏、山桃、杜梨、火炬樹、葛藤、檉柳等。  園林植物:山丘有31種,以蟠龍棗、銀杏最珍貴。蟠龍棗造型扭曲彎轉,如大龍舞爪,變化奇妙,是製造盆景的珍品,園林點綴的稀品。平原、窪地園林植物約有15種,檉柳、馬藺較珍貴。油料植物:山丘有30種,分布零星、數量小,有發展前途的有胡桃楸、欒樹、臭椿、小花糖芥、葎草5種。胡桃楸出油率70%,人可食用。欒樹出油率50%,為工業用油。平原、窪地約25種,有發展前途的有臭椿、小花糖芥、葎草、野西瓜苗、播娘蒿、翅鹼蓬、野大豆、小花鬼針9種。臭椿、小花糖芥含油40%,為工業用油。  藥用植物:有103種(1983年醫藥資源調查),分屬66科12屬。藥用價值較高的有馬齒莧、扁蓄、蒺藜、委陵菜、酸棗、紫花地丁、益母草、野薄荷、車前、蒼耳、大刺兒菜、小刺兒菜、蒲公英、敗醬草、鏇覆花、牛筋草、菟絲子、地瓜兒苗、苘麻、蛇床、地榆、葉下珠、白頭翁、老鸛草、荊條、柴胡、羅布麻、羅藦、澤瀉、防風、丹參、半夏、遠志、透骨草、玉竹、山藥、山桃、山杏、徐長卿、大畫眉草、鱧腸、雨久花、檉柳42種。 此外,還有編織、造紙、纖維植物、栲膠和染料植物。藥用動物:哺乳動物有蝙蝠,其糞“夜明砂”可入藥;刺蝟皮可入藥,獾油治燙傷。兩棲動物有蟾蜍,產蟾酥,舊為縣特產。爬行動物有蛇,蛇蛻可入藥;“鱉甲”、甲魚子(俗稱王八蛋)均入藥。軟體動物有蚌類、牡蠣,肉、殼均入藥。節肢動物全蠍、螳螂子、蜂窩、蟬蛻均入藥,環節動物蚯蚓,乾製品入藥。  食用動物:鴻雁、白額雁、綠頭鴨、綠翅鴨、花臉鴨、鵪鶉、大鴇、鯉魚、鯽魚、錳鰷、赤眼鱒、鰱魚、鯇魚、刀魚、鱤魚、麥穗錢、魴魚、嘉定鰍蛇、帕氏鰍蛇、泥鰍、鱧魚、鯰魚、鱔魚、鱉魚、青蝦、草蝦、牡蠣、河蚌、河蜆、田螺等,肉均可食。皮毛動物:黃鼬、北狐、麝鼴、歐兔、綠頭鴨、綠翅鴨等,皮毛珍貴。  礦物資源煤炭:林南倉礦區位於縣城南60°,西直距11公里(現已正式開採)。西李莊位於縣城南60°,西直距15公里(未開採的勘探區)。兩礦主要是氣煤和化工用煤及配焦用煤。在綜合利用上有鉛土礦,其厚度3-5米,質量一般。林南倉礦共含煤8-12層,可採煤8層。煤層厚度0.15-16.43米,總厚度8.14-29.14米。含煤係數2.68-7.7%,煤田面積20平方公里。西李莊礦共可採煤6層,總厚度15.65米,煤田面積4平方公里。林南倉礦區地質儲量4億噸,西李莊礦區地質儲藏量0.34799億噸。白雲岩:香椿園礦在縣治西10公里;河心莊礦在縣治西北12.5公里,河心莊村茶棚口子西山;三樂台、楊元帥營一帶礦在縣治西北11公里,三樂台村西山及楊元帥營村之北山;石嶺口礦在縣治西北22公里,石嶺口村北500米處;仲家山礦在縣治西北10公里,仲家山村北300米處;小泉、大泉一帶礦在縣治東北10公里;東起小泉北山,中經大泉向西延至邢家塢村之北山。香椿園礦長1300米,延深700米,厚30米。河心莊礦在玉田境內長60-700米,薊縣境內長2000米以上,延深200米,厚度8米左右。三樂台、楊元帥營一帶礦,上層長500米,厚10米,延深100米,下層長3000米,厚8米,延深100米。石嶺口礦長3000米,延伸100米,平均厚度10米。  仲家山礦北自小燕山口,經仲家山,南至西馬頭山,長達1500米,延深350米,上層厚2米,下層厚7米。小泉、大泉一帶礦長3000米,厚8米,斜深75米。香椿園礦含氧化鎂21.57%、氧化鈣30.87%、二氧化矽0.43%。河心莊礦含氧化鎂21.89%、氧化鈣29.64%、二氧化矽1.74%。三樂台~楊元帥營一帶礦含氧化鎂21.89%、氧化鈣29.36%、二氧化矽0.89%。石嶺口礦含氧化鎂20.80%、氧化鎂31.12%、二氧化矽0.30%。仲家山礦平均含氧化鎂20.86%、氧化鈣31%、二氧化矽0.27%。小泉~大泉一帶礦含氧化鎂21.95%、氧化鈣29.85%、二氧化矽1.06%。  儲量:香椿園礦4725萬噸,河心莊礦1440萬噸,三樂台、楊元帥營一帶礦783萬噸,石嶺口礦840萬噸,仲家山礦1882萬噸,小泉、大泉一帶礦180萬噸。總儲量9850萬噸。石灰岩: 尚莊、杏樹峪一帶礦在縣城東北12.5公里,尚莊、杏樹峪兩村之北山。東馬頭山、北白塔礦在縣城西北8公里,東馬頭山、北白塔兩村北3公里處。青石塘、大山王莊礦在縣城西北11公里,大山王莊西山、青石塘一帶。劉典屯礦在縣城北5公里劉典屯村北3公里處。尚莊、杏樹峪一帶礦,礦體共3層,厚度1-6米,延長東起鴨子峪,經尚莊,西到杏樹峪,實際出露長度200米,總厚度15米,延深50米。東馬頭山、北白塔礦長3000米,延深100米,總厚度9米。  青石塘、大山王莊礦長2000米,延深200米,總厚18米。劉典屯礦長2000米,延深100米,總厚度18米。尚莊、杏樹峪一帶礦含碳酸鈣83.80%、碳酸鎂7.25%、二氧化矽8.3%。東馬頭山、北白塔礦含碳酸鈣91.86%、碳酸鎂6.31%、二氧化矽0.12%。青石塘~大山王莊礦含碳酸鈣97.67%、氧化鎂1.40%、二氧化矽0.82%、燒失量0.72%。劉典屯礦含碳酸鈣88.5%、碳酸鎂10.17%、二氧化矽0.89%。儲量:尚莊、杏樹峪一帶礦600萬噸,東馬頭山、北白塔礦756萬噸,青石塘、大山王莊礦1944萬噸,劉典屯礦540萬噸,總計3840萬噸。矽藻土:西范家塢礦在縣治東北15公里,西范家塢北2公里三道溝。  鴨子峪礦在縣治東北17.5公里,鴨子峪村東160米處。尚莊礦在縣治東北12公里,尚莊北黃家山、長嶺、老爺嶺等地。西范家塢礦長200米,延深50米,平均厚度0.4米。鴨子峪礦長150米,延深70米,平均厚度0.25米。尚莊礦,各處礦體長20-135米,深5-10米,厚0.2-1.28米。 西范家塢礦平均含二氧化矽59.65%,三氧化二鐵0.67%。鴨子峪礦含二氧化矽65.42%,三氧化二鐵4.45%。尚莊礦二氧化矽含量75%。  西范家塢礦儲量1600噸,鴨子峪礦儲量1050噸,尚莊礦儲量2815噸。總儲量5465噸。水泥灰岩:水泥灰岩蘊藏在後螺山村之北山。1970年在那裡建起水泥廠。礦區位於縣治西20公里處。經化學分析,含二氧化矽0.94%、二氧化二鉛0.04%、三氧化二鐵0.02%、氧化鈣54.96%、氧化鎂0.8%。水泥灰岩可燒最高標準水泥800號。儲量94萬噸。  油磨石: 蘊藏在小龐各莊北1000米處牛圈子山。在縣治西北22.5公里處。北翼礦層外觀呈白灰白色,風化面顯棕黃紅色,由穩晶質石英組成,其節理較發育。節理主要為橫節理縱節理兩組,致使礦石呈大小不等的方塊狀,地表出露厚30厘米,經探槽揭露向下變薄達15厘米,斷續出露長300米左右。南翼礦層厚30厘米,因大片第四系覆蓋,長度尚不清楚。儲量估計2000噸左右。經外貿部鑑定,質量合乎標準。

玉田名人

韓少雲

韓少雲(1931年5月8日—2003年7月20日),原名王守貞。評劇代表人物。一代宗師,評劇韓派創始人,   河北省玉田縣人。幼年從師學藝,京、評、梆兼學兼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共黨員。在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她排演了近200齣戲。她所扮演的“五四”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婦女典型都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她主演的《小姑賢》於1953年在“東影”拍成電影,它是我國建國後第十部戲曲片、第一部評劇電影。《人面桃花》錄製成電視片,在全國播放。10多出劇目的唱段、選場或全劇錄成唱片和盒帶,部分唱段收入瀋陽音樂學院等幾所院校的教材中,部分唱段選入《中國戲曲藝術家唱腔選·韓少雲專輯》。她的名字和照片已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和其它典籍中。歷任瀋陽評劇院一團副團長、藝術顧問。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先後出席了全國第二次青代會、第九次團代會、第四屆青聯委員會、第五次婦代會、第四次文代會和第四次劇代會。曾任瀋陽市政府委員、市政協常委、省政協委員,省人大代表、省婦聯執委,市青聯副主席,全國青聯委員會委員,全國六屆人大代表和全國第七屆人大代表、省劇協副主席、市劇協副主席。曾為瀋陽評劇院藝術顧問、瀋陽文學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瀋陽市榮譽文藝家、遼寧《不老松》畫會的顧問。1952年獲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

劉強

劉強男 玉田林南倉人 自幼考入中國戲曲學校,從李長春學銅錘花臉,打下堅實基礎。畢業後,入天津市戲曲學校進修班,後轉到河北省京劇院,任演員。在此期間又得吳鈺璋的教益,並得李長春的喜愛,收為入室弟子,後又向師哥康萬生問藝。  劉強的嗓音洪亮高亢、氣力充沛、行腔委婉細膩、韻味醇厚,頗具方榮翔之神韻,是一位深受觀眾喜愛的青年花臉演員  擅演劇目有:《鍘美案》、《鎖五龍》、《探陰山》、《遇皇后·打龍袍》等。常演劇目有《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連環套》、《姚期》、《牧虎關》、《赤桑鎮》等。   活動年表  2003年1月2日,農曆壬午年十一月三十日,19時30分:長安大戲院2003年1月2日演出  2004年1月21日,農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2004年6月15日,農曆甲申年四月廿八日:天蟾逸夫舞台十周年慶典第六天  2005年12月30日,農曆乙酉年十一月三十日,19時45分:懷仁堂2006年新年京劇晚會舉行  2006年5月9日,農曆丙戌年四月十二日,晚:2006年香港“京劇群英會”演出第一場  2006年5月10日,農曆丙戌年四月十三日,晚:2006年香港“京劇群英會”演出第二場  2006年5月11日,農曆丙戌年四月十四日,晚:2006年香港“京劇群英會”演出第三場  2008年11月15日,農曆戊子年十月十八日,19時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11月15日演出

於文華

個人資料  姓 名:於文華民 族:漢族  性別:女  籍 貫: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畢業院校:河北省藝術學校、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歌劇系  工作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  級別:國家一級演員,副師職  出生日期:3月9日  出生地: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  現居地:北京  身高:1.63米  體重:48公斤  血型:O型  星座:雙魚座性格特徵:內向  教育程式:大專  座右銘:泥土埋沒不了寶石的光芒  代表作品《葬花》《提帕》 《仙鶴》《縴夫的愛》《北京的小吃》《搖籃曲》《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等  活動年表  1982年:考入河北省藝術學校學習評劇(她的乾姨媽是我國著名評劇大師韓派創始人韓少雲,韓少雲對她的人生起了決定性作用);  1985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歌劇系學習;  1987年:首次進棚錄音,錄製電影《紅樓夢》插曲,包括《葬花》《提帕》等;  1988年:加入中央歌舞團(現名為中國歌舞團)任獨唱演員;  1990年:參加"90--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作為唯一的一名獨唱演員演唱了歌曲《仙鶴》;  1991年7月:在1991年文化部直屬藝術院團演出評比中榮獲優秀演員獎;  1993年2月:參加北京電視台正月十五"元宵晚會",《縴夫的愛》首次與觀眾見面;  1993年3月:《縴夫的愛》與另外一首歌曲《北京的小吃》一起,同時獲得北京電視台93年"十佳金曲獎";  1995年3月: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1995年春節聯歡晚會中,所演唱歌曲"94新生代--《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獲得94春節聯歡晚會歌舞類節目金獎;  1995年10月:榮獲由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在中國音像界享有最高聲譽的獎項--"金唱片"獎; 1997年8月:《士兵的祝福》獲"軍神杯"MTV大獎賽銀獎;  98年11月:《繡鴛鴦》獲中國民歌榜的第一名;  1999年1月:歌曲《芝麻開花節節高》MTV連續第四次獲得中央電視台"97-98MTV--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  1999年1月:開始在中央電視台CCTV-7《芝麻開花--綜藝23分》綜藝欄目中做主持人;  1999年7月:《邊關飛來一片鶴群》獲全軍調演演唱一等獎。或軍旅MTV大賽金獎。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2001年參加中央電視台2001年春節晚會,演唱歌曲《想起老媽媽》並獲2001年春節晚會“觀眾最喜愛的節目”二等獎、中國本土歌手MTV大獎賽“金曲獎”;  2002年:出版個人專輯《秋天的諾言》;

人物評價

於文華的歌能教會你愛,能給你帶去溫暖,她光華鮮亮,潔淨芳香,她能使你明白讓心中的真誠溫暖人心,方能領略人生之芳華。她的歌總具有一些與聽眾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優美,因為與聽眾的生活相關,所以可以長久的欣賞,並且令你感覺那好像是你的縮影。聽她的歌讓我們覺得特溫馨。她的歌聲能傳達心聲,充滿了親情,充滿了柔情。在漆黑的天色里她的歌往往呈現出一束束火焰在空無一人的旅途上連綿不絕的圍繞著你,使你懷鄉的憂愁更濃,更沉,但她那柔和的嗓音又能給你想要的溫暖,給你安慰。  有句不受用的話說,一個歌手唱什麼樣兒的歌兒就有什麼樣兒的性格。她的歌溫柔而親切,她的人也一定很隨和。每當聽到她的歌總能讓我們抑制不住內心的感動,我們總愛聽一些能使自己感動的歌,而她的歌收集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感動,所以對於文華的歌我們是無法抗拒的。她將歌聲升華成情感,讓它在生活的每個港灣都能揚起愛的手臂,它能讓一顆乾涸的心變的重新溫潤。  她的聲音清碧透明,宛如一塊無暇的美玉,潤滑潤滑的。這種聲音能使你浮躁的心變的平靜,迷糊的頭腦變的清醒,簡直就是一種情感的呵護。海頓說,音樂之所以流傳,在於它能把不可信傳的內心激情化作可以傳遞的音響表達出來,給人以各種各樣想像和啟迪......這讓我們想到了於文華在非典時期的那首《白衣天使》,它把具體而繁雜的現實背景過濾洗汰醞釀成感情的震動,分泌出眾人都呼吸著的另一種美。她那一首首~~~~的歌曲,讓我們明白了,愛,往往不是轟轟烈烈的燃燒,而是傾心的懂得...聽她的歌也是在體驗人類的情感,是在經歷最有典型和特別意義的事件。她的歌像酒,能在你的血管中引起如此的騷動,在神經中引起如此猛烈的顫動,完全是種情意的驅使!  她安靜的像株靜立的木棉,而她的歌聲則像是從木棉枝葉間滲透下來的被洗滌了千百次的陽光,不急不緩地如春水般流進我們的皮膚。在每個如水的夜晚,她的歌聲輕輕地,悄悄地,一瓣一 瓣地把我們的親情世界剝開,讓我的心變的溫潤鮮活。總之,在我們心目中於文華如同茉莉,平淡無奇卻又幽香縷縷,讓你覺得雖然不能跟她在一起生活,但被她那關切的目光和溫柔的聲音圍繞著的感覺也是最美的。

陽固

陽固(466~523) 字敬安,北魏北平無終(今河北玉田)人。  出身於書香世家,祖父陽尼曾作《字釋》數十篇;兄承慶撰《字統》20卷。陽固少年任俠尚武,養成仗義、勇武的性格。26歲時始折節好學,博覽群書。北魏太和年間(477~499),陽固為假陵江將軍,從大將軍劉昶征義陽。劉昶為人嚴暴,以苛急治軍,三軍畏懼,無人敢言。陽固當面進諫,觸怒劉昶。劉昶先要殺死他,後轉念讓他到軍前指揮攻堅。陽固“在軍勇決,意志閒雅,了無懼色。  昶甚奇之”(《魏書》,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603頁)。後任大將軍府參軍事,不久,去職守孝。宣武帝登基後,陽固任治書之職。宣武帝醉心佛法,外戚專權,人民勞苦,陽固作《南北二都賦》諷諫。後因得罪權貴王顯而被免職。陽固遂駕車出遊,訪古懷舊,作《演賾賦》以明心跡。孝明帝繼位,陽固被重新起用,蒙清河王元懌推舉,任步兵校尉。正光元年(520),清河王被殺,其諸子、門生下屬隱避不出,唯恐遭禍。  但陽固單獨去元懌靈堂盡哀慟哭,良久乃還。正光二年,陽固官至前軍將軍,後又受命典科揚州勛賞,尚書令李崇自視功高訟勛更表,面對權貴,陽固據理不撓,為時人所稱。陽固居官清正,家無餘財。終沒之日,室徒四壁,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年輕時,陽固作《終制》一篇,務從儉約。臨終時,告誡諸子一遵先制。陽固於正光四年卒,贈輔國將軍、太常少卿,諡號曰“文”。後人輯其作品《陽太常集》3卷。

韓德讓

韓德讓(941~1011) 玉田小韓莊(原名韓家莊)人。唐末,祖韓知古被掠至遼為奴,後官至中書令。父韓匡嗣官居南京(今北京)留守,封燕王,後因與宋軍作戰失敗,遙授晉昌節度使,降為秦王。韓德讓自幼受家庭影響和父輩薰陶,智略過人,深明治國道理。初侍遼景宗“以謹飭聞,加東頭承奉官,補樞密院通事,轉上京皇城使,遙授彰德軍節度使”(《遼史·律隆運傳》,卷82,第1209頁)。乾亨元年(979)七月,韓德讓代父守南京。九月,宋軍攻打南京,韓德讓臨危不懼,登城指揮守軍抵禦15晝夜,待援兵趕到,內外夾擊,大敗宋兵於高梁河(約在今北京外城一帶),史稱“高梁河之役”。韓德讓因功授遼興軍節度使。  乾亨四年,遷升南院樞密使。是年秋,遼景宗病危,德讓與耶律斜軫俱受顧命。他與承天皇后蕭綽密議,隨機應變,剝奪了覬覦皇位的各路諸侯兵權,立12歲的梁王隆緒為皇帝,是為遼聖宗,尊聖宗生母蕭綽為皇太后,攝國政。韓德讓以擁立功總理宿衛事,參決大政。蕭太后為籠絡韓德讓,使其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私下對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皇朝事實類苑》,卷77)。從此,韓德讓處於監國地位。統和元年(983),蕭太后在韓德讓支持下實行漢法,加封韓德讓開封尹同三司,兼政事令。統和四年,宋攻遼,韓德讓從蕭太后拒宋,敗宋,封楚國公。  師還,韓德讓在蕭太后支持下,團結契丹貴族和漢族中有治國才略之人,實施選官任賢,不分藩漢,考核官吏;確立科舉制度;清理遼世宗以來的滯獄;減免遭受戰爭、自然災害災民的賦役等改革措施,使遼代中期出現了興旺繁榮局面。統和二十二年九月,韓德讓從蕭太后南下攻宋,參與訂立了“澶淵之盟”,宋遼雙方進入相對穩定時期。韓德讓官至大丞相,總知南北院樞密使府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蕭太后利用攝政地位,先賜韓德讓名德昌,再賜皇族姓氏,取消奴隸身份,成為契丹貴族。後遼聖宗賜名耶律隆運,對其“至父事之”,賜鐵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趨,左右特置護衛百人。統和二十九年正月,韓德讓從聖宗伐高麗,還師,卒于軍中。贈尚書令,謚“文忠”,官給葬具,建廟乾陵側。

王寂

王寄(1127~1194) 字元老,號拙軒。  玉田人。出生於仕宦之家,父王礎官至河南歸德府判官,兄王採為修武校尉。寂勤奮好學,天德三年(1151)中進士。大定二年(1162)初任太原祁縣令,後任真定府少尹,河北西路副都總管,通州刺史等。大定二十六年,由戶部侍郎出守蔡州防禦使。二十九年,金章宗命王寂為提點遼東路刑獄,以使事按部遼東。明昌三年(1192)召還,參與校對《名例篇》。累官至中都路轉運使。  寂長於詩文,著有《拙軒集》6卷,《北遷錄》、《遼東行部志》、《鴨江行部志》等。《拙軒集》是清代四庫館從明《永樂大典》中輯出,稱之曰“可為寶貴”。《北遷錄》已佚。《遼東行部志》、《鴨江行部志》均系清末由《永樂大典》中錄出,這兩部書含詩83首,文6篇,是記錄遼寧省遼陽至遼東半島等地的最早文獻。關涉金代上京、東京、北京三路地理、古蹟、文物,異聞頗多,可補正《金史·地理志》之缺。《中國方誌大辭典》已將《鴨江行部志》編入條目。日本人島田好也有《遼東行部志研究》一書出版。王詩文清刻鑱露,有戛戛獨造之風。  諡號“文肅”,為金代大定、明昌年間的文學名士。

朱述曾

朱述曾字冠東,玉田城內人,生卒年不詳。清代乾隆年間畫家。朱一生布衣,曾師畫於楊永思,工書法,善繪畫,以賣畫為生。“每畫輒酣飲,雖丈幅亦一揮而就。家貧而傲,求畫者不能利動也。嫁女止繪畫數幅為奩具”。朱畫花卉、翎毛,從惲南田法,上窺宋、元,雋逸秀艷;畫人物,饒有古趣,風格高雅,似陳洪綬筆意;盡脫甜俗之氣。  其潑墨寫意,恣縱點染,蒼渾生動,尤為佳妙。所作指頭畫,瀟灑不群,自成一家,幾與高其佩不相上下。代表作品有《荷花鴨》等。朱作品多為朝鮮人購去。朝鮮貢使路經玉田,必訪之求畫。時名聞於世。

王清任

王清仁(1768~1831) 字勛臣。玉田縣鴉鴻橋河東村人。   清任自幼習武,曾為武庠生,捐過千總銜。乾隆、嘉慶年間,王之故鄉還鄉河上,僅有渡橋,因“官橋官渡”進行勒索,還是“善橋善渡”以行善引起訟端。王清任力主“善橋善渡”。開庭審理時,知縣幾次摘去涼帽,清任幾次站訴不屈,並義正辭嚴:“我跪的是大清法制‘頂戴花翎’,不是為你下跪”,而觸怒縣官。他平時還多用文言、辭令蔑視封建統治者的衙門。久之,縣衙與當地豪紳合流對其進行迫害。王清任不得不離鄉出走,輾轉去灤縣稻地鎮(今屬丰南區),東北奉天(今瀋陽)等地行醫。王清任受祖上行醫影響,20歲便棄武習醫,幾年間已譽滿玉田;30多歲時,到北京設立醫館“知一堂”,為京師名醫。  他醫病不為前人所困,用藥獨到,治癒不少疑難病症。據清光緒十年《玉田縣誌》載,有1人夜寢,須用物壓在胸上始能成眠;另1人仰臥就寢,只要胸間稍蓋被便不能交睫,王則用1張藥方,治癒兩症。王清任一生讀了大量醫書,曾說:“嘗閱古人臟腑論及所繪之圖,立言處處自相矛盾”。在臨床實踐中,就感到中醫解剖學知識不足,提出“夫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的論點。王認為“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子夜行。”從此,王衝破封建禮教束縛,進行近30年的解剖學研究活動。嘉慶二年(1797),王清任至灤縣稻地鎮行醫時,適逢流行“溫疹痢症”,每日死小兒百餘,王冒染病之險,一連10多天,詳細對照研究了30多具屍體內臟。他與古醫書所繪的“臟腑圖”相比較,發現古書中的記載多不相合。  王為解除對古醫書中說的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的懷疑,嘉慶四年(1799)六月,在奉天行醫時,聞聽有1女犯將被判處剮刑(肢體割碎),他趕赴刑場,仔細觀察,發現成人與小兒的臟腑結構大致相同。後又去北京、奉天等地多次觀察屍體。並向恆敬(道光年間領兵官員,見過死人頗多)求教,明確了橫隔膜是人體內臟上下的分界線。王清任也曾多次做過“以畜較之,遂餵遂殺”的動物解剖實驗。經過幾十年的鑽研,本著“非欲後人知我,亦不避後人罪我”,“唯願醫林中人,……臨症 有所遵循,不致南轅北轍”的願望和態度,於道光十年(1830)即他逝世的前1年,著成《醫林改錯》一書(兩卷),刊行於世。梁啓超評論“王勛臣……誠中國醫界極大膽革命論者,其人之學術,亦饒有科學的精神”。范行準所著《中國醫學史略》評價王清任:“就他偉大實踐精神而言,已覺難能可貴,絕不遜於修制《本草綱目》的李時珍”。唐宗海《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云:“中國《醫林改錯》中,剖視臟腑與西醫所言略同,因采其圖以為印證。  50多年來,此書已多次重版刊印。1949年後全國各地介紹王清任,研究《醫林改錯》的論文、評註,已不下50餘篇(冊)。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訂證了古代解剖學中的許多訛謬。對人的大腦也有新的認識。正確地提出:“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如果腦子出了毛病,就會引起耳聾、目暗、鼻塞甚至死亡。在臨床實踐方面,對氣血理論作了新的發展,他認為“氣”和“血”是人體中的重要物質,主張“治病之要訣,在明白‘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在他治療疾病的處方中,提出“補氣活血”,“逐瘀活血”兩個治療方法,這就是活血化瘀的理論,迄今仍有實用價值。  他創立的“血府逐瘀湯”等8個方劑,療效顯著。他創立和修改古方33個,總結出了氣虛症狀60種,血瘀症狀50種。創製的藥方治療範圍十分廣泛,“補陽還五湯”是治療冠心病、半身不遂的有效名方。我國醫學界至今仍沿用王清任的某些方劑,對治療腦膜炎後遺症、小兒傷寒瘟疫、吐瀉等症有良好效果。王清任治學態度十分嚴謹。主張醫學家著書立說應建立在親治其症萬無一失的基礎之上。他反對因循守舊,勇於實踐革新,終成名於世。《醫林改錯》一書極大地豐富了祖國醫學寶庫。  此書曾被節譯成外文,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有一定影響。西方醫學界稱王清任為中國近代解剖學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