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瓶畫

沙瓶畫

沙瓶畫是約旦最具代表性的旅遊紀念品,人們用特殊工具將五顏六色的沙子灌入形態各異的玻璃瓶中,利用沙子的可塑性,不使用任何粘合劑,在瓶中堆砌出五彩斑斕的沙漠奇景。沙瓶的製作過程與沙雕頗有幾分相似,藝術形式又與中國內畫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製作者一手拿漏斗,一手拿瓶子,將彩色細沙裝進漏斗後,邊搖瓶子邊轉漏斗,先灌入黃色和深黃色沙粒,形成大片沙漠和沙丘,然後慢慢灌入黑色沙子,很快便出現駱駝的腳、身子和頭,這樣,一頭駱駝就展現出來了,再加入青色沙子,呈現出來的是沙漠邊緣的高山,最後灌入藍色和白色,描繪出藍天白雲,再少許加些黑沙,就出現了空中飛翔的雄鷹。

基本介紹

沙瓶的製作過程與沙雕頗有幾分相似,藝術形式又與中國內畫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

沙瓶小的約10厘米高,大的有幾十厘米高,每個瓶子裡都有逼真而奇怪的畫。有簡單的幾何圖案,也有複雜的沙漠風光、海濱風光等。

起源

據當地人說,沙瓶畫最早是阿拉伯遊牧部落的民間藝術品,常年生活在沙漠裡的貝都因人將不同顏色的沙子灌入形態各異的玻璃瓶中,利用沙子的可塑性,不使用任何粘合劑,在瓶中堆出五彩斑斕的沙漠奇景,用以饋贈親朋好友。後來逐漸發展,對普通沙子進行篩選,然後將沙子染色、曬乾、擀勻等處理。

被稱為“玫瑰紅城市”的約旦古城佩特拉,擁有呈褐色、紅色、橘紅、紫色、淡藍、黃色和綠色的岩石。各種不同色彩岩石的扭曲岩層形成了岩石表面的螺鏇形和波浪形的顏色曲線,遊人住一個星期也看不完那裡奇妙的美景,於是,聰明的佩特拉人想出了將各種不同顏色的岩石分門別類磨成石粉,裝注到各種玻璃瓶中,勾畫出佩特拉不同的圖案,讓客人回國後通過沙瓶畫隨時回憶和欣賞大自然賦予佩特拉的迷人景色。

代表人物

艾國生,籍貫黑龍江,中國著名沙瓶畫藝術家、沙畫藝術家,北京愛樂沙畫創始人,中國最早從事沙瓶畫教學的藝術家(最早將沙瓶畫藝術由體驗式服務升級為常規課堂教學)。從2014年開始沙畫及沙瓶畫的創作與研究,形成了獨特的沙藝文化。他在研究過程中不斷提升沙瓶畫製作水平和新工具的開發,在沙畫及沙瓶畫校園普及過程中起到了代表性作用。曾受邀參加北京中關村數字文化節;獲中國夢中關村科普展覽會“最具推廣價值金獎”;與全國多家公立中國小校建立了長期教學合作關係,其個人及所帶學員曾多次登錄北京衛視等新聞媒體報導。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現狀

在約旦,目前已經從沙瓶畫發展到櫥窗沙畫,即將大量各色沙子灌入四周都是玻璃的櫥窗內,在約旦許多高級賓館內,一些大型櫥窗沙畫擺放在賓館入口或接待大廳里。沙畫立體感很強,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業內人士說,沙瓶畫是一種很環保的藝術品,成本很低,真正寶貴的是製作者的手藝和創意。

製作沙瓶畫首先要練手技,但也必須具備豐富的想像力,初學者都是從畫駱駝、仙人掌等沙漠風光開始。在約旦一些旅遊城市街上,也有藝人在做沙瓶畫,在外國遊客注視下,藝人輕輕擺弄手中的器具,摩玩著手中的細沙,沙子慢慢從他指縫間流入瓶子,那專注勁兒,仿佛不是在作畫,而是在敘說一個動人的故事,描繪一段古遠的歷史。有人說,這些藝人與其說是作畫為了賺錢,還不如說他們通過作畫在抒發自己的感情。

目前約旦沙瓶畫的內容非常多樣,有關於歷史、宗教的,也有生活、風光的,還有人物和卡通的,如果多花點錢,製作者可以在畫上寫上客人的名字,不過只限於英文,當地藝人認為許多國家的文字奇奇怪怪,很難寫出來。

製作現場製作現場

製作過程

製作沙瓶畫所需的東西很簡單:沙子、顏料、瓶子和一個漏斗。沙子約旦有的是,瓶子是主攢的各種形狀的酒瓶、罐頭瓶等玻璃製品,唯一特別的是漏斗,漏斗的底端又細又長,還有些彎曲。

製作者一手拿漏斗,一手拿瓶子,將彩色細沙裝進漏斗後,邊搖瓶子邊轉漏斗,先灌入黃色和深黃色沙粒,形成大片沙漠和沙丘,然後慢慢灌入黑色沙子,很快便出現駱駝的腳、身子和頭,這樣,一頭駱駝就展現出來了,再加入青色沙子,呈現出來的是沙漠邊緣的高山,最後灌入藍色和白色,描繪出藍天白雲,再少許加些黑沙,就出現了空中飛翔的雄鷹。沙子灌到瓶口時,表演者用手指或者用小勺壓緊,放上石灰或膠泥封死,使瓶內畫面固定不變形,而且又便於清潔維護。這樣,一個沙瓶畫就完成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