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兼士 (1887~1947)

沈兼士 (1887~1947)

中國語言文字學家,明清檔案專家。 1922年他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主任時,就在該所組織了清內閣大庫檔案整理會 他對明清檔案管理和檔案學所做的貢獻具有開拓意義。

沈兼士 (1887~1947)

正文

沈兼士 (1887~1947)中國語言文字學家,明清檔案專家。浙江吳興縣人。生於1887年7月31日,卒於1947年8月2日。早年遊學日本,與魯迅等人從章炳麟問學,並加入同盟會。歸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員、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主任、輔仁大學國文系教授、代理校長、文學院院長兼文科研究所主任等職。1925年出任北平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並主持文獻部工作,歷任故宮理事會理事、文獻館副館長、館長等職。
1922年他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主任時,就在該所組織了清內閣大庫檔案整理會 (後改稱明清史料整理會),對清宮檔案進行了整理和使用。在故宮博物院任職期間,他組織集中宮中各處散存檔案,聘請著名學者協助指導,將軍機處、內閣、內務府及宮中各處檔案分別整理編目;開闢陳列室展出有價值的檔案;組織編輯出版《文獻叢編》《史料旬刊》《清代文字獄檔》等30餘種書刊。他任文獻館館長時,對清代檔案的整理制訂了較為細密的計畫,並開始對檔案整理的原則和方法進行研究,提出整理檔案應以不失原貌為原則,主張普遍系統地加以分類整理,擯棄只注重搜求珍奇史料的做法,先後撰寫了 6篇有關明清檔案管理的論著。1936年在中國博物館協會與中華圖書館協會聯合召開的會議上,他提出請國民政府令各級機關分別就地保管檔案,不得毀棄;令各部院將北洋政府時期的檔案和前清舊檔撥歸文獻館管理;令駐外使館將已失時效的檔案運繳國內整理保存。這一提案得到與會人員一致贊同。他將總結歷年經驗編成的《整理檔案規程》提交會議討論,獲得讚許。他對明清檔案管理和檔案學所做的貢獻具有開拓意義。
在語言文字學方面,他著作宏富,對“語根字族”的研究獲學術界很高評價。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