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尼希密碼

沃尼希密碼

沃尼希手稿以奇特的文字寫成,書中還配有關於天體、幻想植物和裸女等奇怪圖畫。此手稿目前被收藏在美國耶魯大學貝內克珍本書與手稿圖書館中。

書稿密碼

1586年神聖羅馬帝國的魯道夫二世花了600達卡金幣(相當於今天的五萬美元)收購此書稿後,它又神秘地失蹤了300多年……

沃尼希書稿再次受人關注,是20世紀的事了。1912年,美籍波蘭書商威爾弗里德· M. 沃尼希(Wilfrid M. Voynich)在羅馬附近的蒙德拉格尼莊園(Villa Mondragone)找到了一箱老舊書稿,他馬上意識到這是一筆巨大的寶藏:其中一本被束之高閣厚約240頁的書,上面滿是圖畫——看來像是中世紀鍊金術士或草藥醫生的參考書,但似乎完全以密碼寫成。手稿上的17世紀文字說明表明,神聖羅馬帝國的魯道夫二世於1586年收購了此稿。

沃尼希請了當時頂尖的密碼學家,試圖破譯書中文字和那神秘圖畫暗含的寓意——但它似乎和已知的任何語言都對不起來。1930年沃尼希逝世時,這本書仍和以前一樣神秘,甚至在此書稿重新被發現的9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仍未能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儘管如此,英國科學家尼科萊· 施拉夫斯基(Nicolai Schirawski)現在仍在努力去解開這個謎。

專家無解

一直以來,人們以為能解讀其中奧義,哲學教授紐堡德、律師芬利、歷史學教授布魯堡、語文學家斯特科、醫生萊維托夫、曾在美國秘密情報局工作的密碼破譯家弗里德曼,以及數不勝數的其他人都宣稱有了答案,但令人驚奇的是,沒有人能真正解開書稿中的謎。

任何人都能在網上看到書中所描繪的獨一無二的植物圖;任何人都能感覺到在這如同占星術般的圖畫中有一種韻律;任何人都對這圓形類似曼陀鈴(一種撥弦樂器)印象深刻,並驚異於這神秘的、嫵媚的、呈管道狀的有如婦科學般的圖畫。

紐堡德的解讀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書稿的文字被獨特地排成一排——那是不為人所知的字母,並且沒有逗號和句號,書稿中還有彩色的圖畫:那是一種不為人知的奇異語言嗎?或者這根本就是作者的一種無心欺騙?直至今日這些問題仍未得到解決。每一種猜想都有充足理由及與其對立的看法,所以在討論此部書稿時,並不缺乏被說服的人和宣稱已經找到答案的人。

第一個宣布破解了書中之謎的,是美國哲學教授威廉· 羅曼尼· 紐堡德(William Romaine Newbold)。他在數不清的日日夜夜埋首書稿的研究中,藉助顯微鏡最終發現了構成書中繪圖的微小字母——由於墨水上的一些裂紋而顯現了出來。但是他並未能真正向世人解說其中的含義,因此紐堡德聲名掃地。

芬利的解讀

1943年美國律師約瑟夫· 馬丁· 芬利(Joseph Martin Feely)也宣稱自己解開了此謎:他研究出一種密碼,並用此計算出了羅格· 培根手寫筆跡中字母出現的頻率,將書稿中神秘的語言轉化為普通的字母,以簡短的拉丁文重新編排後將其表現出來——可惜拉丁文本中充斥各種錯誤,根本無法閱讀:除了自己之外他未能說服任何人。不過,芬利的結論給中世紀的研究者提供了一條新的研究路徑。

弗里德曼的遺憾

威廉· F. 弗里德曼(William F. Friedman)是他的時代中最著名的密碼破譯家(當時為美國秘密情報局工作)。1937年,他和妻子伊莉莎白從一個中國的鴉片商人那裡學到了某種密碼書寫方法(不用文字表示),並著手研究書稿中字母的出現頻率。

他得到的統計結果表明:書稿中的語言為一種自造的語言,而其規律與書稿中的圖片有關。

沃尼希書稿是不是早期的人們希望創造世界通用語的一種嘗試呢?可惜弗里德曼在未能找到答案之前就去世了。

失敗連連

在此問題上遭受失敗的人不止弗里德曼。之後,美國歷史學教授羅伯特· 布魯堡(Robert Brumbaugh)、美國歷史學家羅伯特· 布盧姆堡 (其一生都在研究長生不老藥)、語文學家約翰· 斯特科(John Stojko)、醫生里奧· 萊維托夫(Leo Levitov)(研究文學)以及數不勝數的其他人都宣稱有了答案。但沒有人能真正解開書稿中的謎——這是最令人驚奇的。

疑問

更神奇的:書稿中的語言看起來沒有任何語法,每個單詞都好像是彼此獨立的。但研究者認為書稿是有其獨特語法的。

這本書稿何地寫成?作者是誰?文字到底是由何種語言寫成?圖片有什麼寓意?人們在這些問題上有諸多猜測。但問題是怎樣才能更進一步了解沃尼希書稿呢——看起來將字母清楚的排列是不可能的。

更令人驚奇的是書稿中的一些記號。有些字母是頻繁出現的,有些字母看來只出現在單詞的開頭(就像大寫字母一樣),有些出現在中間或結尾,但有些字母卻在每一個單詞中都出現(可能是作為元音)——這種情況也發生在每一種自然語言中。

還有就是語言中的停頓:沒有句號,沒有逗號,沒有主要語言結構。但最神奇的是它所表示出的巨大含義:甚至是那些僅有幾句話的標題,也使人感覺包含很多內容。

語法

研究者認為書稿是有其自身語法的。人們從書稿的圖畫中推測它作於1450~1520年年間,地點為歐洲某地(可能是義大利或者德國),也有可能是作於凱澤·魯道夫二世(Kaiser Rudolf II)時期。在不同的人手上輾轉後,沃尼希最終發現了它。

此後多年,人們將各種研究資料收集在一起,分類整理後發現這種語言有其自己的語法。第一個得出這種結論的是米歇爾· 凡特里斯(Michael Ventris),他和語言學家約翰·查德威克(John Chadwick)一起在1952年完成了重新構建字母表的工作——甚至還找到了發音規則!

破譯

:價值5萬歐元

《福音書》上說,命運注定女人是香料的攜帶者。那么,這些裸體的女人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真的存在一種沒人知道的語言嗎?“停止吧!”英國電腦科學家戈登· 魯格(Gordon Rugg)對欲解開書稿之謎者說。根據他的研究,此書稿是15世紀的一本偽書。他利用一種忽略含義的方法,在39×39的表格上填寫沃尼希書稿中出現的字母。碰到新的字母他就跳過去——這使他可以寫的很快,並得到正確的統計結果。

魯格將每一頁內容都填入一個新的表格(全稿總共要填7~9張這樣的表格),他用了3~4個月才填完整本書稿和做完所有的字母統計。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方法呢?魯格的回答是:其靈感來源於16世紀的愛德華· 凱利(Edward Kelley)的研究成果,而凱利和約翰· 迪恩(曾與魯道夫二世結交並與他一起進行過書稿的解譯)是同事。

對書稿的最新研究方法給我們帶來了一絲新的光亮——但貝內克圖書館拒絕透露結果(現在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價值5萬歐元)。他們擔心透露對如此神秘之物的分析結果,會使人們失去對圖書館的關注。

看來沃尼希書稿之謎還將持續下去。

獲取單詞

戈登 ·魯格的做法是畫出39行和39列。每三行中分別寫上首段、中段和尾段,然後他將從沃尼希書稿中抽出的字母填進去(1)。這期間你可以仔細地考慮行和列之間的關係。接下來,魯格將紙劃分為3個單元——每一行占一個單元(2)。如果你在這樣的表格內填入自己的字母,你就會在單元中看到每一個首段、中段和末段(3):將他們合起來你就得到了自己的第一個沃尼希單詞,你將它從書稿中轉化了出來(4)。然後再把它們移到你的表格中新的一行里,並寫下已經轉化出的單詞(5)。

反覆如此,你會漸漸發現你的單詞量開始成倍地增加,然後你再將它們寫到一個新的表格中。幾小時後,你就會作出一個看起來很完美的沃尼希手稿般的頁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