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陽市一中

沁陽市一中

百年名校沁陽一中坐落於美麗的太行山南麓,歷史文化悠久的覃懷大地上,占地200餘畝,建築面積10餘萬平方米。建校100年來,為社會各界培養了大批人才,已經發展成為沁陽市的智力人才重要的供給基地。目前沁陽一中新校區占地500畝,已經開始招生。

沁陽一中概況

百年名校沁陽一中坐落於美麗的太行山南麓,歷史文化悠久的覃懷大地上,占地200餘畝,建築面積10餘萬平方米。建校100年來,為社會各界培養了大批人才,已經發展成為沁陽市的智力人才重要的供給基地。目前沁陽一中新校區占地500畝,已經開始招生。
沁陽一中在校教職員工6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100餘人,中級職稱近300人。其中教師隊伍中達到本科學歷的占總人數的95%,其中有30餘名研究生畢業,有很大一部分教師為河南省、焦作市或沁陽市的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科研工作者。
學校在讀學生10000餘人,除招生沁陽市的學生外,招生範圍還輻射到附近市縣如:濟源、溫縣、博愛、孟縣、武陟等。該校於08年5月份進行了“武漢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掛牌儀式”,正式成為武漢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是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2009年高考一本、二本、三本上線率居焦作市第一名,連續四年蟬聯焦作市第一名,實現四連冠,連續多年都有不少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等名校,2009年又有新的突破,趙真睿同學被保送北京大學。

沁中悠久的歷史

沁陽一中自1902年建校到今天,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艱苦征程。百年老校、滄桑輪迴,在整整一個世紀的歲月里,學校為社會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可謂是精英薈萃、群星燦爛。在其中脫穎而出的:有上個世紀初和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起赴法勤工儉學的楊介人先生;有省立十三中學時期的國畫巨匠韓清濂大師;有解放初年投筆從戎、叱吒風雲幾十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北海艦隊司令員王繼英將軍;有五十年代畢業的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十五屆中央委員王夢奎同志;有六十年代畢業的為我國國防事業做出不朽功勳、受到江澤民主席親自接見並授勳的王漢功同志。
1902年,改“覃懷書院”為“覃懷中學堂”
是我市第一所新式學堂
1908年,改名為“懷慶府官立中學堂”
1909年,改名為“懷慶府中學堂”
1912年,改名為“懷慶府官立中學校”
1913年,改名為“河南省立沁陽中學校”
1921年,改名為“河南省立第十三中學”
1927年,改名為“沁陽中學”
1930年,改名為“河南省立沁陽中學”
1946年1月,改名為“沁陽中學”
1948年10月,改名為“沁陽簡易師範”
1949年9月,改名為“平原省立沁陽中學”
1952年11月,改名為“河南省沁陽中學”
1956年11月,改名為“河南省沁陽第一中學校”
1969年1月,改名為“五.七農校”
1969年7月,改名為“五.七大學”
1972年,改名為“沁陽一中”
1989年11月,改名為“沁陽市第一中學”

學校取得的成績

2008年高考,沁陽一中再傳捷報:1800畢業生考上一本上線196人,二本上線907人,三本上線1439人,一本、二本、三本上線人數均居焦作市第一名達到200%。學生何豪傑、王璐分別奪得焦作市理科狀元、焦作六縣市第三名,學生李曉峰奪得焦作六縣市文科第二名。
2008年,河南省高考考生接近100萬,較2007年增加近20萬。在高校並未擴招、考生人數急劇增加的嚴峻形勢下,沁陽一中一本、二本、三本上線人數再創歷史新高,以優異成績在沁陽教育史上又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8年,新校區開始招生,學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新校區占地500餘畝。校園環境優良。
2009年,沁陽一中一本、二本、三本上線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2010年,07屆畢業生延續沁陽一中取得焦作市五連冠。連續五年取得第一的好成績。為全國各類名校輸送了大量人才。

學校的口號

沁陽一中,百年名校,首批省級示範性高中,省級收費規範化單位,西北工業大學“優秀生源基地”,濟南軍區“國防生生源基地”,武漢大學“優質生源基地”,辦學理念先進,管理嚴格,師資雄厚,特色鮮明,環境優雅,設施一流。在新的學年裡,沁陽一中將以全面實施新課改、新校區招生和大力建設體音美特長生基地為新的發展起點,奮力拚搏,再創佳績,為推動沁陽市教育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給我一個信任,圓你一個大學之夢;給我一個選擇,還你一個美麗人生。沁陽一中歡迎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