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琨繪白雲紅樹圖

汪琨繪白雲紅樹圖

擬文待詔筆意,丁丑(1937年)秋日仲山汪琨。 汪琨(1877-1946),字仲山,江西婺源人,居上海,為近代海派重要畫家之一。 汪琨善畫山水,又工花卉,並能人物。

【名稱】汪琨繪白雲紅樹圖
【類別】中國 名畫
【年代】現代
【文物原屬】私人收藏
【文物現狀】私人收藏
【簡介】
設色,紙本,立軸,尺幅:177×92厘米。
款識:山下白雲縹緲,水邊紅樹依稀。信有桃源深處,漁人今亦忘歸。擬文待詔筆意,丁丑(1937年)秋日仲山汪琨。
鈐印:仲山、汪琨
汪琨(1877-1946),字仲山,江西婺源人,居上海,為近代海派重要畫家之一。自幼善弄筆墨,每見古今名人真跡,輒刻意摹仿,款識圖章亦勾出,積二十餘年。宣統元年(1909),他曾參與發起成立以書畫藝術補益於社會的豫園書畫善會,設於豫園得月樓,有錢慧安、蒲華、吳昌碩、王一亭等二百多名會員,該會活動延續四十多年,除開展書畫藝術創作、交流、研討外,還開創了書畫團體參與社會慈善活動和會員經濟互助的先河。抗戰結束後,汪琨一度任該會會長之職。1909年他還加入了上海的宛米山房書畫會,1910年,又成為上海書畫研究會會員,同年作品曾代表江蘇省參加南洋勸業會組織的展覽,其繪畫作品獲優等獎。他還曾執教於1925年成立的上海藝術大學。
汪琨善畫山水,又工花卉,並能人物。山水宗王翬,邵洛羊先生評其作為“筆正墨醇,設色淡雅,堂堂正正,有高古氣息”。二十世紀上半頁,海上畫壇的山水畫以四王一路為盛行,而其中功力出眾,幾可亂真的高手僅吳琴木、汪琨、張石園三人而已。又近取吳石仙畫法,好作煙雨山水,濕筆濃墨,淋漓盡致,聞名於時。其花卉則法陸治。1922年集積年仿古之作二百四十頁編繪有《芥子園畫譜》六集,近年又發現其所作山水、人物、樓閣等課徒畫稿。其傳世作品至今仍不下千件,以山水為大宗,喜為青綠,工整神秀,為世所寶。
《白雲紅樹圖》巨幅中堂作於1937年,正是汪琨一生創作的鼎盛時期。作品乃取法王翬畫法,碧水青山,白雲紅樹,松林之下,高士盤膝而坐,飛流湍急,山民正在水磨旁勞作,春光旑妮,山居人家過著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松枝結構緊密,山石皴法條理分明,色不掩墨,墨不掩色。青綠山巒嬌翠欲滴。汪琨用筆老到,筆法微帶顫筆,豐富了線條的表現力,增加了畫面蒼厚的感覺,較之常見的青綠山水,更顯沉穩厚實,這是他的獨到之處。其款書亦蒼茫雄厚,深蘊碑意,大有邈視群雄之態,惜世之論者無多,遂為畫名所掩。
這軸作品開張宏闊,精沉老練,富麗堂皇,在汪琨的傳世作品中屬於一等一的精品佳作,值得後人珍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