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市

大坪鄉面積:107k㎡人口:23686人郵編:341418代碼:360782209 坪市鄉面積:9lk㎡人口:21258人郵編:341419代碼:360782210 橫寨鄉面積:31k㎡人口:17285人郵編:341405代碼:360782202

南康
南康市位於江西省南部,贛江上游、章江中下游,地處北緯25°28′-26°14′24",東經114°29′9"-144°55′24"。東鄰贛縣、章貢區,南連信豐、大余,西接上猶、崇義,北界遂川、萬安。全縣南北長85.45千米,東西寬42.6千米,總面積1844.96平方千米。2006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81093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8782人。
市人民政府駐蓉江街道。郵編:341400。代碼:360782。區號:0797。拼音:Nankang Shi。
境內主要地貌類型為丘陵和山地。整個地勢,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部低,由南北兩端向中東傾斜;中東部形似敞口盆地。一般海拔300—500米。全市平原約占總面積的14%,丘陵占59%,山地占27%。有章江、上猶江等大小河流60條。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9.8℃,年降雨量在1120毫米左右,無霜期307天。
市情簡介
南康市位於江西省南部,因“地接嶺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國土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轄19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近80萬人。城區面積達1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3萬。公元280年(晉太康元年)置縣,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
南康市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貿繁榮。自古以來,南康就是溝通中原和南粵的要衢,商賈雲集,名人輩出。明代“大隱居士”田辟、清代方誌學家謝啟昆、工人運動先驅陳贊賢,抗日名將賴傳湘以及首次將《資本論》譯成中文版的著名經濟學家郭大力皆為南康人。改革開放以後,南康實施“個私興康”發展戰略,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已成為全省聞名的民營經濟強市。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來康考察後,概括南康經濟現象為“無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聯四方”。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8.8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億元。
南康大力實施“對接長珠閩、融入主城區”發展戰略,把南康作為贛州主城區一個特色功能區來規劃建設,致力打造贛州“1小時都市經濟圈”的強勢區域,加快融入贛州主城區的步伐。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被命名為贛州市衛生城、省級園林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
資源分布
[人力資源] 全市勞動力達45萬人,其中16-35歲的勞動力有30萬左右,每年有15萬熟練技術工人外出務工。全市擁有各類職業技校和社會培訓機構60多所,其中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一所。
[森林資源] 活立木蓄積量達94.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7.6%,果園面積達16萬畝,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甜柚之鄉”。
[水力資源] 全市大小河流60條,供水系統較為完善。城區建有日供水5萬噸、10萬噸的自來水廠各1個,市區供水充裕。
[礦產資源] 全市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品位較高。主要有金屬礦、非金屬礦和地下水、礦泉水4大類。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27種,已開採的有鎢礦、錫礦、銅礦、稀有金屬(鉭鈮)礦、稀土金屬礦、鉀長石礦、石灰岩礦、高嶺土礦、螢石礦等。
氣候條件
南康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9.3℃,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12月均溫8.8℃,7月均溫28.6℃,無霜期286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443.2毫米,年均日照時數1856.6小時
人文環境
[歷史文化] 古樓隘、四眼橋、景福橋、文峰、 “龍湫”石刻、沙角庵、旌表坊、太窩天主教堂、南康古城牆、陳贊賢烈士墓、龍回革命烈士紀念碑、南康革命烈士紀念碑
[人文景觀] 南山森林公園、生佛寺、東山公園、文峰塔、蓮花山、大山腦旅遊區、羅邊水利樞紐工程、旭山烈士陵園、文峰
[民俗風情 ] 圩下客家民居、大坪南良鄧氏宗祠、隆木黃石花廳、鳳崗大塘村董屋九井十八廳建築群、唐江盧屋村、幸屋村
行政區劃
全市轄2個街道、8個鎮、12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蓉江街道、東山街道、唐江鎮、鳳崗鎮、潭口鎮、龍嶺鎮、龍回鎮、鏡壩鎮、橫市鎮、潭東鎮、浮石鄉、赤土畲族鄉、橫寨鄉、朱坊鄉太窩鄉、三江鄉、龍華鄉、十八塘鄉、麻雙鄉、大坪鄉、坪市鄉、隆木鄉,共有25個居委會、299個村委會。其中,潭東鎮由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
蓉江街道面積:39k㎡ 人口:96344人 郵編:341400 代碼:360782001 
管理蘇步西街、蘇步東街、泰康西路、泰康中路、金贛、東門、西門、嶺背、贛南捲菸廠等9個居委會,葉坑、洋壩、蓮花、大樹、稍江、西華、華山、蘇茅、嶺下、麻田、橋口等11個村委會。辦事處駐蓉江西路。
東山街道面積:83k㎡ 人口:45103人 郵編:341400 代碼:360782002 
管理金雞、東山、朱邊、坪嶺、南水等5個居委會,窯邊、坪塘、官坑、石塘、文峰、上壠、坨圳、南山、大圍、上坪、桐梓等11個村委會。辦事處駐泰康東大道。
橫市鎮面積:122k㎡ 人口:24360人 郵編:341416 代碼:360782106 
轄相安居委會,橫市、增坑、稿背、長南、禾田、西湖、大元、大姑、土橋、羅山、大陂、新坑、蔡屋等13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橫石井。
鳳崗鎮面積:63k㎡ 人口:40817人 郵編:341412 代碼:360782101 
轄鳳崗居委會,朱家、崗孜、橫嶺、路塘、塘屋、龍泉、長江、長田、長勝、黃龍、天子地、南邊、峨眉、龍江、蔗山、大塘等16個村委會。
唐江鎮面積:90.2k㎡ 人口:95518人 郵編:341411 代碼:360782100 
轄唐西路、唐江路、九駁橋、盧屋村等4個居委會,唐南、新建、村尾、章良、西坑、大嶺、星光、莊稼、章石、唐西、幸屋、油樹、伍塘、黃圳、長音、學田、磨形、店前、竹下、平田、木塘、橫江、中田、隘孜、上坑、流源、坳里、茶亭、白石、通古等30個村委會。鎮政府駐風雨亭。
鏡壩鎮面積:30k㎡ 人口:29524人 郵編:341408 代碼:360782105 
轄連城、老鏡壩、鵝嶺、洋江、觀河、鏡壩、紅星、健民、聯民、城埠等10個村委會。鎮政府駐連城。
龍回鎮面積:135.3k㎡ 人口:34986人 郵編:341403 代碼:360782104 
轄萬龍居委會,窯下、半嶺、龍東、倉下、坪沙、岐嶺、龍回、新圩、紅光、西角、三益、石潭、茶葉坳、碧田、李村、九江等1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窯下。
潭東鎮面積:49k㎡ 人口:32756人 郵編:341401 代碼:360782192 
轄東坑、蘆萁、橋蘭、宋塘、高坑、短井、過路、上壩、逕背、茶園、龍井等11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桐子塘。
潭口鎮面積:63k㎡ 人口:48780人 郵編:341401 代碼:360782102 
轄南街、北街等2個居委會,下壩、江壩、嶺上、金塘、台頭、塢埠、洋山、代衛、石禾、龍塘、坳上、上元、路背、田頭、三觀、村頭等1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玉潭山。
龍嶺鎮面積:51k㎡ 人口:33210人 郵編:341401 代碼:360782103 
轄金龍居委會,樟橋、下棚、邱邊、汪背、黎邊、龍嶺、向陽、貝山、新屋、王村、秀峰、衛上、李源、清田等14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樟橋。
隆木鄉面積:91k㎡ 人口:18261人 郵編:341421 代碼:360782211 
轄隆木、曉源、黃石、陳源、忠東、西木、瑞坑、塘上、高塘、新村、民豐、樟村、福田、小東、鄒家地等13個村委會。鄉政府駐隆木橋。
大坪鄉面積:107k㎡ 人口:23686人 郵編:341418 代碼:360782209 
轄大坪、西坌、橋莊、南良、三合、蔣坑、上洛、上期、中坌、東村等10個村委會。鄉政府駐中心村。
坪市鄉面積:9lk㎡ 人口:21258人 郵編:341419 代碼:360782210 
轄銀崗居委會,坪市、大路坪、松林、長坳、白馬塘、小安、小陂、譚幫、羅洞、溪上、李嶺、境口等12個村委會。
麻雙鄉面積:123.5k㎡ 人口:27659人 郵編:341415 代碼:360782208 
轄麻雙、鵝坊、黃埠、黃坑、城子、壩孜、下廳、東排、圩下、松江、蒲竹、長坑、花潭、里若、義里等15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圩背。
十八塘鄉 面積:130k㎡ 人口:33744人 郵編:341414 代碼:360782207 
轄十八塘、群豐、馬頭、合江、坳下、長灘、下埠、歐田、薯坑、內潮、樟坊、樓下、冬水田、烏溪等14個村委會。
龍華鄉面積:107k㎡ 人口:47044人 郵編:341413 代碼:360782206 
轄崇文、丹材、雙江、上蒙、臘樹、新文、沙田塅、新華、高峰、龍鳳、大坑、下村、中古、牛石、赤江、中嶺、黃塘等17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新圩上。
三江鄉面積:38k㎡ 人口:34234人 郵編:341412 代碼:360782205 
轄新紅、肖邊、斜角、新江、筱壩、解勝、赤湖、博羅、谷山、饒家陂、南坑、伍嶺、東紅、伍村等14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浮橋頭。
太窩鄉面積:35k㎡ 人口:19903人 郵編:341411 代碼:360782204 
轄園嶺、洋田、石龍、龍潭、范塘、高山、中邊、太窩、傲塘等9個村委會。鄉政府駐下店。
朱坊鄉面積:99k㎡ 人口:36250人 郵編:341406 代碼:360782203 
轄朱坊、荷田、茶園、天心、李姑、新興、勝利、新志、花樹、蕉坑、楓樹、土石、橋頭、荷樹、紅心等15個村委會。
橫寨鄉面積:31k㎡ 人口:17285人 郵編:341405 代碼:360782202 
轄黃田、長塘、埜塘、寨坑、小河、草丘、三塘、寨里等8個村委會。鄉政府駐田下。
浮石鄉面積:110k㎡ 人口:22726人 郵編:341404 代碼:360782200 
轄賢女、羅坳、江口、圳玄、浮石、青雲、幸福、高洲、蓮洲、窩窖、贛橋、窩坑等12個村委會。鄉政府駐賢女埠。
赤土畲族鄉面積:157k㎡ 人口:43989人 郵編:341405 代碼:360782201 
轄赤土、旗山、紅桃、河壩畲族、蓮塘、十里、富田畲族、青塘、愛蓮、花園畲族、虎崗、小嶺、杏花、瓦嶺、小水、稈背、三村等17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古稱“南林”,秦時屬南埜(南野)縣地。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析南野置南安縣。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南康縣,因“地接嶺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太康三年屬南康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屬南康國。齊、梁、陳、隋屬南康郡,唐屬虔州。五代十國屬百勝軍。南康屬昭信軍。宋屬南安軍。元屬南安路。明、清屬南安府。民國時期先後屬贛南道和第十一、第四行政區。
1949年8月14日,南康解放,屬贛州分區(後為贛西南行政區直屬縣),1951年6月屬贛州專區,1954年屬贛南行政區。1964年屬贛州專區,1971年屬贛州地區。
1995年3月7日,民政部(民行批[1995]19號)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南康縣,設立南康市(縣級),以原南康縣的行政區域為南康市的行政區域。現為省轄縣級市,由贛州市代管。
1984年5月15日,設立大嶺鄉、唐西鄉內潮鄉、圩下鄉;沙溪公社建鄉,更名為十八塘鄉(贛府字[1984]112號)。
1988年12月10日,撤銷風崗鄉、橫市鄉、赤土鄉、東山鄉,設立風崗鎮、橫市鎮、赤土鎮、東山鎮(贛民函[1988]138號批覆)。
1994年5月4日,撤銷潭口鄉,將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潭口鎮管轄(贛民字[1994]76號批覆)。
1996年3月19日,撤銷潭東鄉、三益鄉、龍回鄉、龍嶺鄉、鏡壩鄉,設立潭東鎮、三益鎮、龍回鎮、龍嶺鎮、鏡壩鎮(贛民字[1996]53號批覆)。至此,全市轄12個鎮、17個鄉: 蓉江鎮、金雞鎮、潭口鎮、唐江鎮、鳳崗鎮、赤土鎮、黃市鎮、龍回鎮、三益鎮、潭東鎮、龍嶺鎮、鏡壩鎮、浮石鄉、西華鄉、橫寨鄉、朱坊鄉、太窩鄉、大嶺鄉、三江鄉、龍華鄉、唐西鄉、平田鄉、內潮鄉、十八塘鄉、圩下鄉、麻雙鄉、隆木鄉、大坪鄉、坪市鄉。
1998年8月5日,將唐西鄉的莊稼村委會和平田鄉的章石村委會劃歸唐江鎮(贛民字[1998]125號批覆)。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694987人;其中: 蓉江鎮 44584 金雞鎮 30373 唐江鎮 20595 潭口鎮 42706 赤土鎮 37645 鳳崗鎮 34490 橫市鎮 20149 潭東鎮 29009 龍嶺鎮 27991 三益鎮 12117 龍回鎮 17769 鏡壩鎮 25373 浮石鄉 18146 西華鄉 39748 橫寨鄉 14782 朱坊鄉 31143 太窩鄉 17138 三江鄉 27824 大嶺鄉 18242 平田鄉 20310 唐西鄉 23358 龍華鄉 38168 十八塘鄉 16941 內潮鄉 9922 圩下鄉 10150 麻雙鄉 12246 大坪鄉 20448 坪市鄉 18105 隆木鄉 15515(人)
2001年9月6日,撤銷赤土鎮建制,改設赤土畲族鄉(贛民字[2001]440號批覆)。
2001年3月2日,撤銷大嶺鄉、唐西鄉、平田鄉,劃歸唐江鎮(贛民字[2001]95號批覆)。
2003年9月2日,撤銷蓉江鎮、金雞鎮和西華鄉,調整設立蓉江街道辦事處東山街道辦事處(贛民字[2003]210號批覆)。
2003年10月21日,撤銷內潮鄉,成建制劃歸十八塘鄉管轄;撤銷圩下鄉,成建制劃歸麻雙鄉管轄;撤銷三益鎮,成建制劃歸龍回鎮管轄(贛民字[2003]272號批覆)。2003年底,全市總人口76.5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2街道8鎮12鄉(含1民族鄉)。2004年末,全市總人口775138人,其中農業人口118024人。 站外連結
蓉江街道 2004年轄:蘇步西街居委會、蘇步東街居委會、金贛居委會、贛南捲菸廠居委會、東門居委會、泰康中路居委會、嶺背居委會、泰康西路居委會、西門居委會、西華村、華山村、蓮花村、洋壩村、葉坑村、大樹村、稍江村、蘇茅村、麻田村、橋口村、嶺下村。
東山街道 轄:東山居委會、朱邊居委會、金雞居委會、坪嶺居委會、窯邊村、坪塘村、官坑村、石塘村、文峰村、上龍村、坨圳村、南水村、南山村、大圍村、桐梓村、上坪村。
唐江鎮 轄:唐東路居委會、唐江路居委會、唐西路居委會、九駁橋居委會、章良村、村尾村、大嶺村、星光村、西坑村、唐南村、新建村、幸屋村、唐西村、油樹村伍塘村、黃圳村、長音村、學田村、竹下村、店前村、中田村、磨形村、平田村、莊稼村、章石村、橫江村、木塘村、茶亭村、通古村、上坑村、流源村、隘孜村、白石村、坳里村。
鳳崗鎮 轄:鳳崗居委會、朱家村、崗孜村、路塘村、橫嶺村、塘屋村、龍泉村、蔗山村、大塘村、龍江村、峨眉村、長江村、長田村、長勝村、天子村、南邊村、黃龍村。
潭口鎮 轄:南街居委會、北街居委會、金塘村、台頭村、村頭村、下壩村、江壩村、嶺上村、塢埠村、洋山村、代衛村、石禾村、路背村、田頭村、龍塘村、坳上村、上元村、三觀村。
龍嶺鎮 轄:金龍居委會、樟橋村、龍嶺村、黎邊村下棚村、丘邊村、汪背村、貝山村、王村、清田村、李源村、衛上村、秀峰村、新屋村、向陽村。
龍回鎮 轄:萬龍居委會、窯下村龍回村、半嶺村、龍東村、倉下村坪沙村、岐嶺村、新圩村、紅光村、西角村、三益村、石潭村、茶葉坳村、油店村、李村、九江村
鏡壩鎮 轄:連城村、鏡壩村、觀河村、洋江村、鵝嶺村、老鏡壩村、聯民村、城埠村、紅星村、健民村
橫市鎮 轄:相安居委會、橫市村、大元村、大姑村、大陂村、羅山村、土橋村、西湖村、禾田村、長南村、增坑村、稿背村、新坑村蔡屋村
潭東鎮(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轄:東坑村、宋塘村、蘆箕村、橋蘭村、高坑村、短井村、茶元村過路村、上壩村、逕背村、龍井村。
浮石鄉 轄:賢女村、羅坳村、江口村、浮石村、幸福村、贛橋村、窩坑村、窩窖村、蓮州村、高州村、青雲村、圳村。
赤土畲族鄉 轄:赤土村稈背村、河壩村、花園村、瓦嶺村、富田村、虎崗村青塘村、杏花村、小嶺村、愛蓮村、紅桃村、三村、小水村、蓮塘村、旗山村、十里村。
橫寨鄉 轄:黃田村、三塘村、寨里村、草丘村、小河村、長塘村、埜塘村、寨坑村。
朱坊鄉 轄:朱坊村天心村、李姑村、紅心村、花樹村、土石村、橋頭村、荷樹村、楓樹村、蕉坑村、新志村、勝利村、荷田村、茶園村、新興村。
太窩鄉 轄:元嶺村、石龍村、傲塘村、太窩村、龍潭村、范塘村、高山村、洋田村、中邊村。
三江鄉 轄:新紅村、伍村、伍嶺村、饒家陂村、谷山村、赤湖村、南坑村、東紅村、新江村、肖邊村、斜角村、博羅村、解勝村、筱壩村。
龍華鄉 轄:崇文村、丹材村、雙江村、臘樹村、上蒙村、沙田塅村、新華村、高峰村、新文村、中古村、龍鳳村、大坑村、下村、牛石村、赤江村、中嶺村、黃塘村。
十八塘鄉 轄:十八塘村、群豐村、馬頭村、合江村、坳下村薯坑村歐田村、長灘村、下埠村、內潮村、樓下村、烏溪村樟坊村、冬水田村。
麻雙鄉 轄:圩下村、蒲竹村、花潭村、松江村、長坑村、里若村、桐模村、麻雙村、鵝坊村東排村、下廳村、壩孜村、城子村、黃坑村、黃埠村。
大坪鄉 轄:大坪村、上洛村、東村、中坌村、上期村西坌村南良村橋莊村、三合村、蔣坑村。
坪市鄉 轄:銀崗居委會、大路坪村、松林村、長坳村、小安村、白馬塘村、羅洞村、小陂村、譚幫村、境口村溪上村李嶺村、坪市村。
隆木鄉 轄:隆木村、民豐村、忠東村、黃石村、曉源村、陳源村、西木村、新村、塘上村、瑞坑村、樟村、福田村、小東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