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路基督教禮拜堂

"一幢是該堂的附堂

禮拜堂後方是唱詩樓, 裝有管風琴。禮拜堂大廳排列著靠背與跪凳一體的長條凳, 堂中窗戶都是彩色玻璃拼成的教會歷史故事畫面。堂內設施布局被認為屬信義宗的格調。在堂區院內建有二層樓房兩幢。一幢是該堂的附堂, 一幢是傳教士的住宅。 該堂建成後,由信義會柏林差會昆祚主持教務。1914年日本侵占青島後,該堂自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德籍傳教士回國,該堂由在青島的美國差會接管,供在青島的外國信徒使用,又稱“國際禮拜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1年以前該堂由青島同善會德籍牧師主持,1942~1945年由聖公會使用,德國信徒和美國信徒分別在上午和晚上在這裡聚會,直到青島解放前夕。 青島解放後,該堂於1949年12月被青島市人民政府沒收,房屋由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使用。1980年經中共青島市委、青島市人民政府批准發還,經過整修後於同年11月2日該堂恢復禮拜, 成為“文化大革命”後青島市第一個正式開放的基督教禮拜堂。該堂亦是青島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青島市基督教協會的辦公地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