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大學西部支教協會

改革支教,讓支教活動獲得學校支持,才能擴大支教的校內影響。 d.在新的支教模式下,將會有一個平台展示西部信息,讓大學生看到西部的優勢和機遇,自發前往西部就業、創業。 我們又是一支筆,繪畫著國家西部文化教育建設的藍圖,喚醒當代大學生應有的責任感。

協會介紹:

協會歷史:

江漢大學西部支教協會前身為“陽光志願者聯盟”,“陽光志願者聯盟”在華中農業大學於2008年9月成立。已在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江漢大學建立分支。該組織倡導當代大學生關注西部、關心西部,致力於整合當代大學生的力量為西部教育的發展做出貢獻,成立以來組織了“勵志之旅”“寒冬陽光照錫群”“陽光西部行”等活動。江漢大學陽光志願者’在2009年暑期首次加入了支教活動。
西部支教協會成立於2010年4月8日。協會以“溝通西部,奉獻教育,改造自我,喚醒當代大學生”為宗旨,以“我參與,我奉獻,我自信,我充實,支教讓我更快樂”為口號,奉行“自願,奉獻,共創,互助”的原則。協會自成立以來堅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服務精神,在校內內吸引了一批批優秀的青年志願者,開展各項公益活動。

會徽介紹:

1.明快的色彩抒發了志願者對西部的熱情,傳達了志願者活潑積極的精神面貌。
2.小山描繪出了西部的地貌特徵,紅色的邊沿組成一個“W”west的縮寫。有中文特色的“西”字更強調去西部的主題。
3.“西“是西部的縮寫,”既是西部建築的縮影,又是一座橋樑,同時它還是一個視窗,代表著協會的宗旨。

協會宗旨:

溝通西部,奉獻教育,改造自我,喚醒當代大學生

協會口號:

我參與,我奉獻,我自信,我充實,支教讓我更快樂

社團機構設定及職責

協會縱向設定理事會、會長、各職能部門。理事會由往屆優秀會長、部長和支教隊員擔任,人數原則上不超過10個;會長從上屆優秀幹事、支教隊員中產生,設正副會長各一名;各職能部門橫向分為秘書部、文宣部、支教事業部、志願者服務部,各部長從上屆優秀幹事、支教隊員中產生,各部門設兩名部長。協會的決策機構為部長會,各部長具有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提出建議、批評、意見權,當出現重大分歧時,會長具有最終決定權。

協會建設思想

<1>支教現狀
武漢在校大學暑期支教現狀
a. 支教心態
縱觀武漢在校大學生暑期支教現狀,大學生多在對西部地區的片面認識下,懷著一顆奉獻自我,支援西部教育的心走向支教往往是以高姿態出現在支教點的學生面前,難以平等的和小朋友相處,無法擺脫內心潛在的優越感。
其次,受家庭、學校教育以及社會輿論影響,大學生將支教當成一件個人成就的事情來做。於是很多大學生盲目追風投入支教活動,但是與此同時,很多大學生未考慮到未來發展,不願畢業去往西部奉獻,但內心對支教的肯定促使他們盲目參與暑期支教活動,並且造成了在校大學生一次性暑期支教,支教回來並不對次進行推廣宣傳。
在這兩大心理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暑期支教每年都在進行,但是影響規模十分微弱,暑期支教也因此顯出無計畫性、無目標性、無組織性等缺陷。
b.支教影響
現有模式的暑期支教,從其發展歷程來看並未充分發揮其應有的良性影響,同時還導致一些負面後果。
1.從支教在校大學生的影響來看。支教活動不僅是支援教育資源缺乏的地區,同時也是大學生外出時間考察的機會,支教學生回校後應不僅僅是做簡單的活動總結,而應向大家展現自己支教期間所見所聞,搭建兩地的文化的交流平台,在這個平台里,不應該只是貧困、落後,也應展現潛在機遇、資源。但是由於一次性支教模式下將支教作為終極目的的同學們並為考察如何求變,如何擴大支教對大學生群體的影響,所以支教對大學生的影響並不如預期強烈。
2.從支教對當地的影響來看。支教學生無疑給支教點帶入外部的經濟文化信息,引入較開放先進的教育理念,但是時間短促,這種影響近乎可以忽略。同時,支教學生如果不對當地文化先做了解還會給當地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帶去一定困擾。另外,支教歸來,忽視宣傳致使大學生群體的關注無法投射到當地,更不談社會關注,缺乏關注的貧困地區會繼續保持貧困
總而言之,這種舊的支教活動無法給西部帶去實質影響及效應。
<2>影響
怎樣給西部給大學生帶來實質性的影響?
a.支教心態
放下高姿態拋卻內心潛在的優越感,在對西部有一個基礎客觀認知的前提下充分發掘支教的意義。將參與支教看做一次了解西部,到西部考察的契機。樹立長效支教的思想觀念,摒棄一次性支教思想。惟此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支教活動,積極主動認識西部,發現西部的發展機遇。
b.支教方式
改變一次性支教方式,做具有實效性長遠性,目標性的暑期支教活動,從聯繫支教學校,組織支教宣傳活動、召集志願者、整編隊伍實踐到返校大規模宣傳,進入固定循環模式,讓支教不再是大學學期末掀起的一股潮,而是貫穿始終的一次大型支教活動。
c.由鬆散無組織的自發支教向以學校為後盾,有組織有紀律的支教轉變。改革支教,讓支教活動獲得學校支持,才能擴大支教的校內影響。
d.在新的支教模式下,將會有一個平台展示西部信息,讓大學生看到西部的優勢和機遇,自發前往西部就業、創業。推動地區文化交流,發展西部經濟。

活動簡介:

在校社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和社會人士的熱心幫助下,每年協會都會組織和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在校內,有義務賣報、麥田圖片展、愛心募捐等,在校外,承接了“漢陽樹下,伴你成長”義務家教、此外還有敬老院慰問、幼稚園託管、定期參與各大高校的公益組織交流。此外,暑期支教仍是重點項目。

暑期支教:

支教簡介:

每年暑假,協會會在全校招募志願者前往貴州山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支教活動。支教隊員招募從每年4月份開始進行,歷時兩個月,會對志願者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及考察,對支教活動作儘可能充分的準備,從中選出最合適的志願者進行暑期支教活動。協會自成立以來,已經累計招募150多名志願者分別前往貴州省都勻市洛邦縣、遵義市綏陽縣、都勻惠水縣進行過暑期支教,在當地有一定影響。

支教地點:

2011年支教地點:貴州省——都勻市洛邦鎮洛邦中學、都勻惠水縣寧旺鄉龍田村黃土國小(又名招熹駱詠雪國小)
2012年支教地點:貴州省——都勻惠水縣寧旺鄉龍田村黃土國小、遵義市綏陽縣黃楊鎮中心國小、綏陽縣太白鎮大河村小
2013年支教地點: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黃楊鎮中心國小、綏陽縣太白鎮大河村小、綏陽縣小關鄉中心國小

活動意義

西部支教協會,因感動而存在,因愛心而不斷發展壯大,我們希望,我們為你們的學生們帶去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座通往外界世界的橋樑,擦亮孩子們的眼睛,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雖然我們不能保證在這短短的二十天裡,孩子們的身心能有怎樣的發展,在學習上能有怎樣的飛躍,但至少,我們可以讓這段時間,在他們的記憶中留下一段印記,記得曾經有我們這樣一群滿腔熱情的大學生,為了他們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發展規劃

我們是一座橋,溝通著山區和城市,讓城市學子能夠找到想幫助的人。我們又是一支筆,繪畫著國家西部文化教育建設的藍圖,喚醒當代大學生應有的責任感。我們更是江大人,將江大精神帶到祖國的角角落落。為此,我們用雙腳踏出每一個努力過的痕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