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橋抗戰紀念地

江橋抗戰紀念地

江橋抗戰紀念地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洮昂鐵路中段嫩江橋南端,北距齊齊哈爾70公里,南距泰來縣城45公里。紀念地有江橋抗戰時期嫩江哈爾葛大橋橋墩遺址,偽滿建設的嫩江大橋橋墩、橋頭碉堡遺址,日本占領時期江橋鐵道守備隊遺址,關東軍駐江橋守備隊大營碉堡、地下工事遺址、未探明的日軍地下倉庫等。2010年被中宣部列入全國第二批紅色旅遊經典名錄中。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抗戰紀念館抗戰紀念館
江橋抗戰紀念地位於洮昂(洮南—昂昂溪)鐵路中段嫩江橋南端,北距齊齊哈爾70公里,南距泰來縣城45公里。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時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馬占山將軍率部打響中華民族武裝抗日的第一槍的地方,紀念地有江橋抗戰時期嫩江哈爾葛大橋(木橋)橋墩遺址,偽滿建設的嫩江大橋(鐵橋)橋墩、橋頭碉堡遺址,日本占領時期江橋鐵道守備隊遺址,關東軍駐江橋守備隊大營碉堡、地下工事遺址、未探明的日軍地下倉庫等。

2001年以來,江橋鎮累計投資972萬元,建設了占地3萬平方米的紀念公園。園內有江橋抗戰紀念碑、馬占山將軍銅像、反滿抗日愛國志士伊作衡紀念碑、抗日愛國將領蘇炳文將軍紀念碑、江橋抗戰紀念牆、江橋抗戰紀念館等,其中館內有珍貴圖片240張,文物90件。現累計接待參觀者100餘萬人次。

2005年6月,江橋抗戰遺址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被團省委命名為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12月被中共齊齊哈爾市委、齊齊哈爾市政府確定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10月被中共齊齊哈爾市委確定為全市黨員教育基地,2009年2月,被共青團齊齊哈爾市委員會確定為齊齊哈爾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0年2月被評為“黑龍江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2010年被中宣部列入全國第二批(100個)紅色旅遊經典名錄中。

建設模式

江橋抗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結合江橋鎮建設具有“濱水宜居、蒙古風情、抗戰文化、生態產業“特色的旅遊名鎮,在景區基礎建設、道路交通建設、遊覽服務、旅遊安全、食品環境衛生、郵電服務、旅遊購物、景區經營管理、資源和環境保護、旅遊和市場資源吸引力等方面,已經形成統一模式。

景區保護

模式江橋抗戰紀念地

江橋抗戰紀念地保護管理機構:江橋抗戰遺址文物保護組織由組長、安全員4人組成,隸屬於江橋鎮政府,性質為暫設機構,股級,經費由江橋鎮財政支付。

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及建設項目控制情況:位於嫩江橋南端偏東300米處,西起鐵路東至南北通道,北起江南,南至東西大道為一般保護區,保護區標誌四面外開10米為特別保護區。

保護標誌:1987年齊齊哈爾市政府樹立江橋抗戰遺址文物保護標誌碑,碑高:1.6米,碑寬0.6米,天然大理石材質,混凝土底座。2001年,由江橋鎮人民政府樹立江橋抗戰紀念碑,碑高:1.7米,灰色花岡岩材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