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地區沉積文物

綜上所述,汕尾沉積文物的源在中華大地。 汕尾沉積文物是非常時期誕生在汕尾的非常事物。 今天,我們對這種非常事物必須給予特別的呵護,讓沉積文物發揮應有的作用。

為什麼有那么多沉積的歷代文物呢?我們不得不從汕尾的文人歷史和地理位置說起。
汕尾市於一九八八年初經國務院批准,轄海豐、陸豐、陸河和城區、華僑管理區、紅海灣經濟試驗區,是以原海、陸豐的行政區域建立的地級市。據出土的文物和歷史記載,遠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海豐沿海一帶聚居生息 ,經歷夏、商、周至春秋戰國,為南蠻之地,是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21年,海陸豐屬南海郡博羅縣。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始建海豐縣,陸豐屬南海郡海豐縣地。明代洪武年間設立碣石衛。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從海豐縣析出陸豐縣。清初以來,汕尾開埠,溝通海外,逐漸繁榮,曾有“小香港”之稱。早在民國時期,孫中山先生就在《建國方略》中將汕尾列入十大港口的建設規劃。是彭湃烈士的故鄉,是全國13塊紅色根據地之一。近年來,改革開放的政策更給汕尾市帶來無限生機,帶來經濟騰飛。
海陸大地,早在自從南宋皇帝兵敗從這裡路過,這裡好像就一下子沸騰起來了。在這塊神奇的邊陲土地上,文天祥、林則徐、劉永福在這裡都留有抵禦外寇的光輝的一頁。五坡嶺上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詩句相信膾炙人口。周恩來、葉挺、徐向前、聶榮臻、何香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紅軍二師、紅四師的先烈們先後也曾在這裡戰鬥過。特別是周恩來與海陸豐更是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三次來到這裡,指導海陸豐的革命鬥爭。偉人的足跡隨小船遠去,而海陸豐人民追求翻身解放的鬥爭沒有停止,海陸豐人民為革命立下的歷史功績,在潮起潮落的沙沙聲中,鏤刻在碣石灣那塊巨大的石頭上,演繹著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傳說……
這裡還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北接河源市,與紫金縣相連;東鄰汕頭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靠惠州市,跟惠東縣接壤。水陸交通方便,市區距廣州市316公里、距汕頭市207公里、距深圳市224公里,距香港僅81海里,有近幾400公里的海岸線,所以便成為粵西與粵東、香港與乃至內地之間經濟聯繫的重要紐帶。
眾所周知,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這裡的走私活動十分猖獗,許多外國商人與內地的文物販子長期在這裡聚集出沒,這裡自然成為文物的集散地。在那特殊的年代,雖然一些文物流失了,但許多有識之士也冒著生命的危險,拿出多年的積蓄,收藏到在販私分子手中未被販賣出境而遺留下來的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在許多藏家手中,有歷代青銅器、佛像、陶瓷、字畫、玉石、木器、雜項等不計其數,特別是元、明、清的官窯瓷器更是讓人嘆為觀止。據一些專家學者鑑定,有極其罕見的孤品,有達到國家博物館級的珍品。
這就是汕尾沉積文物來源的背景!
歷史總是辯證的,那些敢冒天下險敢為人先的人,在今天來說,應是保護我國珍貴藝術品的功臣!正因為汕尾市有這么悠久的文化底蘊和這么多的藝術珍品,汕尾市收藏家協會才能應運而生,以團結本地收藏愛好者為基礎,為搶救稀有文物為目標,有效地開展工作,為了國家珍貴文物不再流失,為了使工作向更高深的方向發展,為了讓那些流落在民間的藝術珍品能得到國家的重視,為了讓那些冒險的收藏者能得到人們的尊重,為了能為國家搶救到更多的文物珍品的目標,因此,汕尾市收藏家協會會業經向中國收藏家協會建議在汕尾市舉辦歷代藝術品研討會,為我國的收藏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京城的專家們在參加考察了汕尾市的沉積文物後,不但加深了對汕尾地區的認識,還客觀公正地指出,汕尾市的許多沉積文物在許多博物館是沒有的,這就說明真正的藏品在民間。杜耀西副會長還表示,今後,他還會帶領更多的專家來汕尾鑑定,並向全國推介汕尾的沉積文物,讓汕尾文化發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綜上所述,汕尾沉積文物的源在中華大地。在那特殊的年代,源源不斷的各種文物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流向“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具全的汕尾地區,其中部分又因種種原因被搶救性收藏起來,沒有流出海外,形成了上述所說的沉積文物。 非常時期誕生了非常事物。汕尾沉積文物是非常時期誕生在汕尾的非常事物。今天,我們對這種非常事物必須給予特別的呵護,讓沉積文物發揮應有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