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之旅:八閩劇壇論稿

423 432 439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戲劇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2月1日)
平裝: 47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104024699
條形碼: 9787104024699
尺寸: 19.8 x 13.7 x 2.5 cm
重量: 544 g

作者簡介

柯子銘,福州人,1928年出生。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調往閩浙贛區黨委領導下的閩北游擊縱隊任文化教員。1949年“8?17”省會福州解放後,從事學校、工廠和農村的共青團工作。1956年始,歷任《福建青年報》編輯、編委,福建省戲曲研究所資料室、辦公室主任、副所長,1983年任福建省文化廳副廳長。1980年以來,兼福建省戲劇家協會第二、三、四、五屆秘書長、副主席、主席、顧問,《中國戲曲志》編委、中國首屆戲曲學會常務理事、田漢基金會理事。
1962年涉足目連戲研究,此後,從在職利用工余時間至1989年離休後,陸續撰寫大量本省地方戲曲史論文章,在全國和省內外十數家報刊發表。歷任《福建戲劇》(雙月刊)、《中國戲曲志?福建卷》、《福建省志?文化藝術志》、《福建文藝方誌論集》,及《祖國情一蔡繼琨教授音樂生涯》主編,並參加多部文藝集成志書的編撰工作。1999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個人專著《劇海札記》。

內容簡介

《求索之旅:八閩劇壇論稿》主要內容:著名的戲劇家郭漢城先生為《劇海札記》一書的序中,開篇就寫道:“柯子銘同志是一位學者型的文化官員,一方面辛勤從事文化行政領導工作,一方面又潛心進行學術研究……始終孜孜不倦地鑽研業務,勤奮寫作,沒有間斷。”郭老還稱讚柯氏敢於“說前人所未說”等可貴的治學精神,鄭重地介紹其藝術實踐,以及在南戲研究等方面的貢獻之後。又在序言結尾指出,該書“處處體現著關心人民民眾”,“其文論述辯證,邏輯嚴密,詞顯意深,以理服人,都值得一讀”。郭老對柯氏及《劇海札記》一書的評價十分貼切而生動。如果郭老再為《求》書作序,必然會有新的發現、新的評價。

目錄

l 卷首語
古劇鉤沉
l 福建南戲的發現與探索思考
附表一:莆仙戲、梨園戲與見於著錄的宋元明初
南戲同名劇目對照表
附表二:莆仙戲老藝人座談莆仙戲與宋元南戲同
名劇目情況
20 從縱向橫向交叉比較研究目連戲
28南方目連戲構體的多元融合及其演變軌跡
附表:南方七省十三種目連戲出目對照一覽表
5l 對蔡伯喈“三不孝”的確認和批判
58 元明南戲的民間珍本《荊釵記》
68 無傳本可稽的戲文《老萊子》
73 有戲處見情有情處磨戲
——評莆仙戲古劇《拜月亭》
78 戲文《王祥臥冰》劇情探尋
——對《宋元戲文輯佚》佚曲注釋的新解
83 《殺狗勸夫》莆仙本與明本比較
86 《蘇秦》是一部珍貴孤本
95 關於《徐德元》與《樂昌公主》
97 《董永》的審美價值
——兼對“戲文佚曲”的質疑
102 《審烏盆》莆仙本與元雜劇之比較
105 《朱買臣》剖析
109 關於《劉知遠》
115 初考《孟姜女》
附錄:孟姜女故事輯錄
探索履痕
125 理直氣壯解放思想繁榮創作
137 對戲劇創作中若干問題的認識
144 芻議戲劇反映現實生活問題
154 七十年代末三年福建戲劇創作的感悟
165 回顧與思索
167 淺談藝術創作與理論批評
171 深人生活的天地廣闊
176 改革新階段的構想
183 克服新的盲目性開拓新思路
193 統一改革的認識,出人出戲出成果
204 新探索與新戲劇的興起
217 漫議省屬劇團改革
23l 實事求是分類指導
235 藝術要和新時代人民民眾相結合
250 認識全局、發現自我、銳意創新
260 揚己之所長助兩翼齊飛
267 繁榮戲劇必須走向人民大眾
——重溫《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271 適應新的形勢與新的對象
274 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關鍵
279 對閩劇的思考
283 鄭派藝術的形成與藝術流派的培育發展
289 繼承弘揚福州評話“三傑”流派藝術
292 對福建四平戲的認識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論壇通訊?
298 新天地新境界
——記1990年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創作研討會
303 九十年代戲劇主潮的信息
——記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創作年會(1991一上海)
308 探藝術之秘謀發展之路
——記96東方戲劇展暨藝術研討會
修志文稿
313 初探編纂文藝志書工作的基本要求
321 談確保“戲曲志”質量問題
326 記福建第一部“戲曲志”的誕生
334 認識自我勇攀更高境界
34l 志書的文獻性與學術性
343 求實求精艱辛路眾志終成城
353 一項跨世紀的文化建設工程
附表:四大音樂集成和“戲曲志”卷本曲譜、樂譜分類排比表
366 對文藝志書特性的認識與其歷史價值的追求
讚頌品嘗
377 弘揚田漢精神和他的高尚品格
——紀念戲劇大師田漢誕辰100周年
381 八秩春秋鑄藝苑九旬華誕猶康強
——祝賀老藝術家鄭奕奏90壽辰暨舞台生活80周年
385 融生命於事業之中
——賀仁鑒、貽亮二老藝術生活五十、五十五周年
388 溫誨吊英靈懷故寄深情
——悼念老劇作家陳仁鑒先生
39l 學習他的奉獻精神和奮進品格
——祝賀閩劇表演藝術家春軒師從藝八十年
393 柯老精神的深刻內涵
——賀高甲戲名醜柯賢溪從藝八十周年暨九秩華誕
396 衷心的祝福
399 不懈始成積微見著
——記民間藝術檔案收藏家高永祥
402 梨園古樹添新枝
——《梨園戲評論文選(一)》代序
407 《薌劇傳統曲調選》序
410 《南戲論集》前言
414 一部匠心獨具的論著
——喜讀吳捷秋《梨園戲藝術史論
417 緬懷薌劇一代宗師邵江海
——《紀念邵江海文集》序
419 《閩西漢劇史》序
423 瞭望八閩戲劇的視窗
——評《福建地方戲劇》
429 閩北勁風山花璀璨
——讀南詞戲劇作選印象
432 開拓古代傳統文化研究的新領域
——讀《邵武市大阜崗河源村的跳番僧與跳八蠻》一書的啟示
435 話劇的現實主義道路
——福建省話劇團成立30周年隨感
438 贊
——慶賀福建省話劇院成立40周年
439 舞台之花競勝鬥豔異彩紛呈
——記福建省第17屆戲劇展演
443 一出心靈衝突的現代喜劇
——漫評《鴨子醜小傳》
446 讀劇雜感
——給業餘劇作者的一封信
451 人民要法制四化要法制
——話劇《權與法》觀後
454 魯迅談戲
457 醜戲不醜醜中見美
458 寓莊於諧涵理於謬
——評閩劇《花轎錯
460 《寡婦村的故事》的形式美
?東瀛風情?
462 長崎訪問演出散記
47l 編後記
——編餘走筆意未盡
477 附錄一《劇海札記》目錄
479 附錄二《劇海札記》勘誤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