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記憶版世界文學名著文庫 : 全譯本

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小說《琉森》(1857)之中,後又創作了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家庭幸福》。 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在其中篇小說《哥薩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

內容介紹

一九二八年雷馬克在《福斯報》上發表了《西線無戰事》,翌年單行本出版。該書使他一舉成名,蜚聲世界文壇,同時也使他遭受到法西斯的迫害。雷馬克是“人們讀得最多、受讚揚最多和受攻擊最多的當代作家”。這個評價已經普遍得到各國文學批評家的認同。雷馬克的這部著作使世界文學寶庫變得更加豐富充實,他已經成了二十世紀享有世界聲譽的大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著作將會繼續流傳下去。

作者介紹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最偉大的作家,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文豪之一。出身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 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巨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小說《琉森》(1857)之中,後又創作了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為俄國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在其中篇小說《哥薩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小說以四大家族相互關係為情節線索,展現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崙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製。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作品目錄

一、賽義夫?穆魯克和白迪婭?傑瑪爾的故事
二、阿里?沙林和女奴祖姆魯黛
三、烏木馬的故事
四、辛迪巴德航海曆險記
五、朱德爾三兄弟的故事
六、騙子母女的故事
七、國王山魯亞爾和沙赫宰曼兄弟
八、巴斯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