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載人太空站計畫

永久性載人太空站計畫
permanentlymannedspacestationproject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航天局研製成功太空梭以後,開始永久性載人太空站的概念研究。1984年美國政府批准永久性載人太空站計畫。這個計畫已發展成美國、歐空局、日本和加拿大參加的國際合作計畫。國際永久性太空站建成以後,可以進行太空材料生產,太空維修、裝配、對地觀測和天文觀察,以及在太空發射衛星等。國際永久性載人太空站採用桁架結構。太空站的大部件由美國太空梭多次發射入軌,然後由航天員在軌道上組裝完成。整個工程計畫分兩期完成。第一期工程的基本構架是一條長達150米的桁架,重要艙段有美國的居住艙、實驗艙、資源過渡艙、乘員氣閘艙,歐空局的壓力艙,日本的實驗艙和加拿大的移動機械臂等。第一期工程計畫在90年代中期完成,已命名為自由號太空站。其總重約200噸,可容納8名航天員,總電力75千瓦,微重力等級達10-5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