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悲歌

水西悲歌

由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作家吳勇歷十年艱辛,譜寫了一曲慷慨激越的《水西悲歌》。 作者依據大量史實,生動地再現了“吳三桂征剿水西”這一歷史事件,熱情地頌揚了水西彝部反對不義戰爭,保衛家國,浴血奮戰的悲壯情懷。 《水西悲歌》的語言特色鮮明,從頭至尾都散發出黔西北高原上濃郁的鄉土氣息。

由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作家吳勇歷十年艱辛,譜寫了一曲慷慨激越的《水西悲歌》。作者依據大量史實,生動地再現了“吳三桂征剿水西”這一歷史事件,熱情地頌揚了水西彝部反對不義戰爭,保衛家國,浴血奮戰的悲壯情懷。這部小說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尤為 值得稱道。其中描繪了一個個性格鮮活,呼之欲出的女性人物,構成了一個水西彝部的女性形象系列——俄尼諾黛,便是這個系列中一 個光彩照人的“焦點人物”。
《水西悲歌》的語言特色鮮明,從頭至尾都散發出黔西北高原上濃郁的鄉土氣息。文中多次出現的彝族敬酒歌、情歌、曲谷、畢摩經等,用詞都是老百姓常用的語言,幽默風趣,個性化十足,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表達了水西人如火一樣炙熱的生活態度和如水一樣清澈的處世哲學,彰顯了黔西北獨特的民族民間文化和民俗民情。文中不經意地流露出的“大海碗”、“刺芭林”、“箐林”、“老熟腳”“黃豆兒”、“曲里拐彎”、“站穩羅喲”等民俗用語,不僅增強了文字的趣味性,同時也體現了作家及作品的地方風格,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和欣賞價值。此外,書中對黔西北高原風光的描寫遣詞造句十分講究,清新婉約,真實輕靈。如作者通過劉安邦的眼睛描寫猴兒關:“靠關的一戶彝寨,總有數十戶人家,茅屋紅壁,炊煙裊裊,雲空射下來的一抹夕陽照射在寨旁盛花的梨園裡,竟展現出一種胭脂色。”……這些文字都是極富感染力的,如同觀看詩人揮毫畫家潑墨一樣,盡情發揮,酣暢淋漓,將祥和美麗的山區風景描繪得如世外桃源,使人賞心悅目,生出無限愛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