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莎草市場行情

水莎草市場行情

【別名】三棱草 【性味歸經】苦,平。 多年生草本,高35~100cm。

水莎草
水莎草
 
 拉丁名 Cyperus glomeratus L.
英文名Herb of Glomerate Galingale
分類 莎草科植物球形莎草
藥用部位 全草、塊莖
【別名】三棱草
【來源】莎草科藨草屬植物扁稈荊三棱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以塊莖入藥。8月采,洗淨曬乾。
【性味歸經】苦,平。
【功能主治】止咳,破血,通經,行氣,消積,止痛。用於慢性氣管炎,症瘕積聚,產後瘀阻腹痛;消化不良,閉經及一切氣血瘀滯、胸腹肋疼痛。
【用法用量】 1~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採集期:塊莖夏、秋季採挖。
加工:洗淨,除去莖葉,鬚根及部分根莖,曬乾。
多年生草本,高35~100cm。根狀莖長,橫走。稈粗壯,扁三棱形,光滑。葉片少,線形,短於或有時長於稈,寬3~10mm,先端狹尖,基部折合,全緣,上面平展,下面中肋呈龍骨狀突起。苞片3或少有4,葉狀,較花序長約1倍以上,最寬處8mm;復出長側枝聚傘花序有4~7個第一次輻射枝,輻射枝向外展開,長短不等,最長達16cm,每一輻射枝上有1~3個穗狀花序,每一穗狀花序又有5~17個小穗,花序軸疏被短硬毛;小穗排列疏鬆,近平展,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8~20mm,寬約3mm,有花10~30多朵,小穗軸有白色透明翅;鱗片初期排列緊密,後期疏鬆,紙質,寬卵形,長約2.5mm,先端鈍圓或微缺,背面中肋綠色,兩側紅褐色或暗紅褐色,邊緣透明,黃白色,有5~7條脈;雄蕊3,花葯線形,藥隔暗紅色;花柱短,柱頭2,細長,有暗紅色斑紋。小堅果橢圓形或倒卵形,平凸狀,長約2mm,棕色,稍有光澤,有小點狀突起。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於淺水中、水邊沙地或路邊濕地。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及陝西、山西、甘肅、新疆、河南、湖北、廣東、貴州、雲南等省區。
藥理作用
1.對呼吸系統的作用:水莎草乾浸膏及其1號提取物(水煎濃縮液,加乙醇發生沉澱,棄去沉澱,濾液濃縮製成),給小鼠灌胃,有一定的祛痰作用(酚紅法),但無止咳(小鼠氨水噴霧引咳法)及平喘作用(豚鼠組織胺噴霧引喘法)。
2.抗菌作用:煎劑、浸膏或1號提取物在試管內對流感桿菌、甲型鏈球菌、奈氏雙球菌、四聯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號提取物對肺炎球菌及大腸桿菌也有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