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錯動

水系錯動

水系錯動(dislocated watersystem)是流經活斷層的河流,由於斷層兩盤的平移運動,使河流發生扭曲或斷錯,也稱河谷錯位或水系斷錯。 根據被錯位河流的階地沉積物年齡和水系錯動的距離,可以揭示該斷層活動的時間和平移運動的幅度和速度。阿爾金斷裂帶和紅河斷層帶河流錯動現象十分顯著。

簡介

所謂水系錯動指的是由於斷層活動,主要是走滑錯動造成穿過斷層的河谷被錯動易位,發生急劇轉折以至水系重新配置的現象。它是判定活動斷層的一個重要標誌。是研究地殼水平運動,斷層走滑活動狀況的重要對象。利用水系錯動所反映出的斷層錯動情況結合古地震的研究可作為判斷斷層位移速率、大震重複率的一個方法。

在我國,對水系錯動現象的注意由來已久,不少有關歷史大地震的資料中記載有河流錯移的情況,近年來在一些活動斷裂帶和大地震區進行地震地質的研究過程中,對這類現象累有報導。,但除少數幾個地點外,大多尚缺乏深入和系統地工作。

在我國,沿許多大的活動斷裂帶常可看到河谷被扭曲牽引和錯動的現象。它反映了內陸一些為斷層所圍繞的地塊在最近地質時期內相互扭動的具體情況。如在塔里木地塊四周,特別是沿其東南側的阿爾金斷裂帶有一系列河流被左旋扭動和錯斷的現象。有的河道錯距達數十以至上百千米。在青藏高原內部沿一系列大型近東西向和北西西向活動走滑斷層,水系的扭錯現象在多處表現清楚。在川滇一帶,向南東方向移動的菱形地塊四周,水系錯動沿鮮水河、安寧河、則木河、小江等斷裂帶都有所發現。在四川地塊西側的龍門山也有一系列北西向河流被北東向斷層右旋扭動的現象。在東北沿大興安嶺東麓的斷裂帶上、華北的太行山東麓以及汾渭河谷一帶都可找到水系錯動發育的地段。

我國大陸地區一些活動斷裂帶的水系錯動實例
斷裂名稱錯動水系發育地段錯動方式 河谷錯距 (約數,單位:km) 被錯斷河流自斷層至源頭長度(約數,單位:km)備註
新疆可可托海---二台斷裂鐵買克西,鄂爾齊斯河一級支流右旋3201931年富蘊8級地震水平錯距最大14m
富蘊東南白楊溝、水磨溝右旋1~210
古爾斯東北乾溝右旋0.75
烏鐵布拉克右旋0.57
卡爾布特右旋0.57
阿爾金斷裂喀拉薩依---吐拉一帶左旋31~40200
肅北好不拉---紅柳峽左旋610
左旋25
左旋0.5~12
寧夏海原南華山斷裂昌馬北大壩附近左旋5501920年海原8.5級地震水平錯距至少2.5m
海原菜園---亂堆子一帶左旋2~38~10
左旋0.2~ 0.32~4
四川龍門山斷裂灌縣---北川一帶右旋850
四川鮮水河斷裂爐霍瓦各公社---達瓦一帶左旋216
左旋0.3~14~10
四川則木河斷裂普格扯扯街一帶左旋1
雲南紅河斷裂元江---戛灑一帶右旋530(朱成男,C.Allen等)
右旋1.5~310~20
腰街右旋8m小沖溝
雲南瑞麗畹町斷裂印達---勐龍壩一帶左旋4~510~15
左旋2~35~6
雲南怒江斷裂壩灣公社---白沙水一帶右旋2~35~8
右旋0.51
陝西秦嶺北側斷裂渭南南左旋3(楊景春)
山西什林斷裂霍縣汾河谷地左旋0.6

形成與發展

R.Wallace曾提出過沿聖安德烈斯斷層水系錯動形成的條件、簡單模式以及模式的多樣性變化問題。根據我國多處水系錯動的情況,可將水系錯動的形成與發展,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斷層的強裂活動,特別是伴隨強烈地震時地表斷層的出現,穿過這些斷層的沖溝、河谷開始形成明顯的扭曲或斷錯現象,這是水系錯動的形成與發展的最原始的過程。

當一次大地震發生時,可造成數米以至十數米的水平錯動。在地震斷層附近出現了一系列地面變形、河谷扭曲、沖溝錯斷,形成斷頭溝、斷尾溝,在斷層面附近則構成斷塞塘、谷間的山脊被錯斷形成斷錯脊、眉脊(eyebrow ridge)、斷層陡坎(fault scarplet)、斷層溝槽(fault trench)、斷陷坑(fault sag)等。它們是沿活動斷裂帶上廣泛發育的檑脊(shutter ridge)、斷陷塘(fault sag pond)、以及斷層崖、斷層三角面、斷層懸谷等一系列特有地貌的雛形形態。這些地貌形態和與之共生的堆積物是研究水系錯動和斷層活動在當前或初期活動階段具體活動狀況的重要對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斷層繼續活動,河谷錯斷的距離不斷加大,同時河流的長度也在不斷增長,穿越斷層的河流由於年代新老不同,經受斷層錯動的時間長短不同,不同河谷錯距的大小就與河谷發育年代的長短明顯地表現為函式關係。

在新疆北部阿爾泰山區的可可托海---二台斷裂帶上受斷層最新活動扭錯的沖溝河谷比比皆是。長數十米以至上百米的沖溝由於其形成以來僅僅遭受過1931年富蘊8級地震的斷錯,其錯移量只有數米至十來米(該地震斷層的最大水平錯距為14 m),但更長的更古老的河谷則有數十米、數百米、數行米以至更大的錯距。如鄂爾齊斯河等本區最大河流的一級支流在穿過二台斷層時最示有3 km以上的錯距。白楊溝、水磨溝等本區的二級河流多顯示有1~2 km的錯距。這類河流11穿過斷層面處至源頭的長度可達數千米至十數千米。沿斷裂帶還可看到具有約700、500、200、100、50、30m等不同水平錯距的河流或沖溝。與錯距大小相對應,河流的長度也各有不同。大小河流被明顯地牽曳錯斷,河道在穿過斷層處被牽曳成直角轉折,已出現一些被廢棄的乾溝、乾谷或小規模的襲奪改道現象,但河系還未形成大規模的重新改組。這些是水系錯動發育中期的一般現象。

水系的形成與發展是受構造、岩性結構、氣候條件等多方面因素控制的。但是在活動斷層的附近,由於斷層的強裂活動,河流的發展主要受到構造活動的控制。斷層的水平錯動對水系的改造更是迅速而明顯。由於沿斷層的水平錯斷,河流的平衡狀態遭到破壞,被錯斷的河流有的需要找尋新的下游出口,有的因上游被切斷而逐漸於涸,新老河流的襲奪不斷發生。沿活斷層水系重新配置並構成更大規模的斷頭谷、無上游的乾谷、上下游不相稱河谷的連線以及扭曲水系、爪狀水系、梳狀水系等一系列特殊地貌形態。這些都是斷錯水系又進一步發展的結果。這一情況沿雲南紅河斷裂表現的非常清楚。

近年來中、美地震地質學者在這一帶的考察揭露了一些地段水系重新配置的詳細狀況,初步肯定了沿紅河活動斷層在第四紀晚期以來河流被錯斷四五千米以上的現象(C.Allen,K.Sieh,朱成男等)。大大小小被錯斷的河流重新配置的結果,沿紅河斷裂谷地內形成了一系列的梳狀水系、爪狀水系、鉤狀水系等。沿阿爾金、祁連山、太行山前等許多大的活動斷裂帶都有爪狀水系等這類地貌形態的發育,深入分析它們的形成過程將大大有助於對這些斷裂帶更長時期水平活動歷史的認識。

沿活動斷層不斷地有新水系的形成,老水系的衰亡與改造。新老斷錯水系的發展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上述發展階段只是一種大致的劃分。劃分水系錯動不同發展階段在於使之更便於對斷層活動歷史長短和過程的深入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