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湳洞選煉廠

『十三層』又稱十三層遺址,於2007年登錄為台北縣歷史建築,正名為「水湳洞選煉廠」。水湳洞選煉廠位於濱海公路濂洞灣上方,是日治時期為處理礦砂生產粗銅的選礦煉製場(簡稱選煉場),於二戰時曾遭美軍轟炸破壞,光復後由台灣銅礦接手恢復生產,1955年改由撤退來台的東北金屬礦業公司接手,後來再改組為台灣金屬礦業公司,也就是台金公司,生產線運作直到1985年,才因台金公司產生財務危機後正式歇業,現委由台電接管。
早期的冶礦作業分為採、選、冶、煉四個過程,十三層遺址正是為選礦而建。選煉廠主體建築始建於1933年,由當時的礦山廠長三毛菊次郎規劃,依山勢層層向上搭建而成,地面建築共十三層,當時礦工和居民習稱十八層。設有無極索道接收由本山五坑、六坑開採運下的礦物,另有三條翻山而過的龐大排煙道以及引水系統。內部有本山七、八、九三大坑,深入海平面下百餘公尺。〈金瓜石地區的地底隧道總長,據說有五百公里以上〉目前原日治時期的選洗礦設施早已拆除,但仍留有選場基座、廢棄鍊金工廠等設施,在遺址旁建造綿延數公里,號稱世界上最長的煙道,由於特殊地理位置及層層相疊的建築形貌,於是被稱為十三層遺址。
此地曾是許多歌手MV的取景場所,除了本身具有特殊的殘破美感,周遭景觀也非常開闊,遠眺可見水湳洞、陰陽海、廢煙道以及遠方的基隆嶼。十三層遺址從平地向上望有著類似宮崎駿卡通天空之城的雄偉美感,被綠色植物逐漸包覆後更加深了這樣的感覺,雖然十三層內部為台電公司管理不得進入,但從小路仍然能直達上層的選礦場,雖然近看就揭去了神秘的面紗...但還是建議走上去看看,親身體驗廢煙道及選礦場的懷舊味道。
2004年黃金博物園區成立,博物館方與文建會均曾提案開發十三層,但因十三層廠房內含大量有毒硫砷銅礦殘留物而作罷。
2007年十三層登錄為台北縣歷史建築,正名為「水湳洞選煉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