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穩定路面基層

水泥穩定路面基層

水泥穩定路面基層(stabilised base course of pavement with cement)是指用水泥作結合料,與土或砂礫或其他集料加水拌和、攤鋪、壓實而成的路面基層。一般水泥與被膠結材料的重量比為3:97-6:94。

簡介

水泥穩定路面基層(stabilised base course of pavement with cement)是指用水泥作結合料,與土或砂礫或其他集料加水拌和、攤鋪、壓實而成的路面基層。一般水泥與被膠結材料的重量比為3:97-6:94 。

特性

水泥穩定類基層具有良好的整體性,足夠的力學強度、抗水性特好,宜作高級路面或機場道面的基層 。

水泥穩定材料

水泥穩定材料(stabilized material with cament)是指在鬆散的土、砂礫或其他集料中加入適量水泥和水經拌和均勻後的混合物。將此混合物經攤鋪、碾壓和養生後,可作為路面的基層或底基層。

美國是使用水泥穩定材料最早的國家,早在1937年已成功地套用於路面基層。中國20世紀70年代也開始套用於道路建築中 。

水泥的穩定作用及優缺點

水泥的穩定作用,主要靠水泥水化後的產物——水化矽酸鈣和水化鐵酸鈣凝膠以及水化鋁酸鈣和水化硫鋁酸鈣晶體等自身的凝結硬化。凝結硬化後形成的水泥石能將鬆散材料緊緊地黏結在一起,遂產生力學強度。其次是水泥水化後生成的Ca(OH),與鬆散材料起類似於在石灰穩定材料中那樣的作用。優點是:強度高、穩定性好;但亦有施工要求嚴格和造價高、易開裂的缺點 。

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tete pavement)是指用水泥混凝土作面層的高級路面結構。按配筋情況和施工方法不同,可分為素混凝土路面、鋼筋混凝土路面、連續配筋混凝土路面和預應力混凝土路面等。混凝土面板下,根據交通繁重程度、土基水穩狀況和當地材料供應條件,設定碎(礫)石類或結合料(水泥、石灰、瀝青等)穩定土(或粒料)類基層。面板所需厚度,通常按輪載所產生的最大彎拉應力小於混凝土的彎曲疲勞強度確定。為減小伸縮應力和溫度翹曲應力,面板劃分成一定尺寸的板塊,其寬度通常為車道寬度,長度則隨溫度應力大小和配筋情況而定。劃分板塊的縱向和橫向接縫,按情況分別採用企口縫、假縫、脹縫和平縫等構造型式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