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機器人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通過竣工驗收
作者:白雲 文章來源:工學周報 點擊數:4661 更新時間:2009/12/3 23:18:04
歷時6年,投資1.26億元的我校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日前正式建成,並於3日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驗收。
驗收會於3日上午在船海樓15樓中會議室舉行。校長劉志剛、副校長姚郁、院士徐玉如出席了驗收會。驗收委員會主任、國防科工局科技與質量司副處長孫軍偉,驗收委員會副主任、總裝綜合計畫部預研局參謀李燕東及驗收委員會全體成員出席了驗收會。實驗室負責人及機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了驗收會。
劉志剛在致詞中代表學校對專家組的到來表示歡迎,並感謝國防科工局、總裝備部等有關領導部門和兄弟單位相關專家在我校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過程中所給予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學校作為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一直十分重視實驗室建設工作,學校領導和各相關職能部門全力支持實驗室建設工作並不斷為實驗室建設創造條件。學校除自籌部分經費支持實驗室建設外,還設立了重點實驗室基金,支持重點實驗室的開放和運行。他表示,學校將繼續對重點實驗室給予大力支持,充分借鑑其他重點實驗室的運行經驗,本著重點實驗室發展與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有機銜接的精神,將實驗室優先納入建設規劃內容,實施重點投入,積極支持配套建設。學校還將從滿足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需求出發,積極拓寬基礎研究領域,加強學科交叉,不斷拓寬實驗室的建設渠道,加強優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徐玉如院士在發言中簡要回顧了實驗室的籌建過程並對項目建設中給予幫助的各級領導、專家及相關負責人表示感謝。他說,重點實驗室目前已建設成為綜合性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實驗基地,由實驗室牽頭整合各相關學科的科研隊伍共同形成了一個多學科創新科研團隊,為學校“三海一核”特色辦學方略的實施提供了重要支撐。他表示,相信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實驗室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實驗室將在科學研究、人才引進與培養、條件建設等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
驗收委員會在驗收會上觀看了建設過程錄像,聽取了項目建設相關負責人所做的項目竣工驗收總結報告,從項目概況、建設目標、研究方向、組織機構、人員配備、邊建設邊運行情況以及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等方面做了匯報。
專家組還考察了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實施現場,審查了相關檔案和資料,審查了財務、審計、單項驗收等檔案,並就實驗室建設相關問題進行了現場問詢。
經驗收委員會評議認為,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符合原國防科工委和總裝備部批覆的要求,具備了水下智慧型機器人技術創新、套用基礎技術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的條件,已完成全部建設內容,達到了預期建設目標。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在工信部和其他有關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於2002年開始依託我校建設。本著邊建設、邊運行的原則,通過6年的努力,實驗室在條件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實驗室建立了展開水下機器人主要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套用基礎研究的3個研究室,擁有一座設施配套,技術先進、功能齊全、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深水試驗水池,搭建了設施完善、技術先進、管理有序的研究平台,為承擔國家重大預研和重大基礎研究創造了國內一流的研究和開發條件。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35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和研究員12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12人,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多學科專業特長和自主創新精神、年齡結構合理的隊伍,曾在2006年榮獲黑龍江省優秀導師團隊稱號,2007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海洋空間運載器系統技術科技創新團隊稱號,還被原國防科工委授予“國防科技創新團隊”。
重點實驗室在建設的同時為國民經濟建設、特別是海洋開發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水下機器人科研團隊在基礎研究領域、海洋開發技術領域、國防裝備預研和國防基礎研究領域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承擔了國防裝備科研項目、國防基礎科研項目、高技術船舶項目、軍事973項目、國防預研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畫項目等,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和多項科研成果,一批技術成果直接套用到國民經濟與國防建設中,取得了明顯的效益。實驗室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3等獎2項,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獲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6項。實驗室教職工在國內外期刊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90篇,其中EI/ISTP檢索152篇,SCI檢索5篇,同時出版了《水下機器人》、《潛艇原理》、《智慧型控制技術》等11部專著。
當前,重點實驗室已成為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水下運載器技術領域複合型高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2002至2008年,實驗室共培養了63名博士研究生、217名碩士研究生,為國家輸送了船舶與海洋工程、智慧型控制、模式識別、水聲工程和通訊工程等技術領域的複合型專業人才。實驗室在海洋空間運載器的系統設計與集成、智慧型規劃與控制、水下導航與定位、水下目標的探測與識別等方面的研究促進了我國水下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對於保衛國家的海洋權益、探索海洋和開發海洋具有重要意義。
有關負責人指出,重點實驗室建設竣工後,將緊密跟蹤世界前沿,發揮實驗室的科技引領和重點攻關作用,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國防科技創新團隊,深入開展套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著力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努力建設成為我國水下機器人技術領域的研究基地和高層次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基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