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塔

氣象塔

氣象塔是觀測大氣邊界層的氣象要素鉛直分布的設施。 1979年,中國在北京北郊建造了第一座塔高320米的專用氣象塔·

氣象塔介紹

氣象塔是觀測大氣邊界層的氣象要素鉛直分布的設施。隨著大氣邊界和污染擴散研究工作的開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陸續建造了裝有各種氣象觀測儀器的專用氣象塔,初期,塔高約100米,後來有達400米以上的。此外,還有利用電視塔、電訊塔等安裝氣象儀器進行觀測的,其高度更高。1979年,中國在北京北郊建造了第一座塔高320米的專用氣象塔.

結構

氣象塔 氣象塔

氣象塔上儀器的安裝高度可根據需要和可能決定,通常上疏下密,採用對數等間距分布。塔上儀器有兩類:一類是鉛直梯度觀測儀器,測量溫度、濕度和風的平均值隨高度的分布;另一類是大氣湍流的測量儀器,連續測量溫度和風速的瞬時值,這些儀器要求時間常數小、觀測精度高(見地面氣象觀測儀器)。

為避免塔身對氣流和溫度的影響,儀器應儘量安在離塔身較遠的伸桿上,並最好同時安裝互成180度方向的兩套儀器,以便根據當時的風向,選用其中的一套讀數。為了使各個高度上的儀器具有較高的可比較性,儀器性能必需相同,還需經常進行平行對比。塔上多使用遙測儀器,配備計算機系統,以實現觀測程式和記錄、資料儲存和處理的自動化 。

“西部明珠”氣象塔 “西部明珠”氣象塔

對氣象塔場地的要求,主要由建塔目的來確定。如果用於研究大氣邊界層的基本規律,則氣象塔應該建設在地表特性均勻而平坦地區。如果用於研究某特定場區的邊界層大氣和環境污染等情況,則氣象塔就應該建於該場區。

碧海明珠

“碧海明珠”氣象塔這是中國國內首座集科普教育、防災減災、觀光旅遊和氣象觀測為一體的綜合性氣象塔。新建成的"西部明珠"氣象塔位於嘉峪關市東湖生態旅遊園區內,是由中國氣象局和嘉峪關市政府聯合投資興建而成的,高為99米。

這個氣象塔的外形宛若剛從碧海中躍出的一隻“海豚”。該造型立意為戈壁灘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明珠”,這也同身處大西北茫茫戈壁的嘉峪關市相呼應。該氣象塔共有地下兩層和地上19層。其中地上一層為科普展覽館,這個展館通過高科技手段,套用參觀者與展品互動的手段,向參觀者普及防災減災和氣象科普知識。

而在氣象塔的頂層部分為氣象觀測設備,該塔設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都卜勒天氣雷達及探測分析技術,能對嘉峪關200公里半徑範圍內的降雨進行較準確估測,對大範圍強降水天氣的監測距離大於400公里,是實時監測、預警大風、雷暴、冰雹、大雨等災害性天氣的主要手段。“西部明珠”氣象塔已經向當地市民和遊人開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