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氯磺隆

屬磺醯脲類除草劑,是側鏈胺基酸合成抑制劑。以10~40g(a.i.)/ha施用於玉米田,防除禾本科雜草和闊吐雜草,其中包括莧屬、豚草屬、曼陀羅屬、茄屬、蜀黍屬、蒼耳屬以及野麥屬的雜草

基本信息

生平

【中文名稱】氟氯磺隆;2-(4,6-雙(二氟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甲醯胺基磺醯氯)苯甲酸甲酯
【英文名稱】primisulfuron-methyl;Beacon;Tell;methyl 2-(4,6-bia-(difluoromethoxy)pyrimidin-2-ylcarbamoylsulfamoyl)benzoate;methyl 2-(((((4,6-bis(difluoromethoxy)-2-pyrimidinyl)amino)carbonyl)amino)sulfonyl)benzoate

簡介

CAS登錄號
86209-51-0
結構或分子式
相對分子量或原子量】468.3
熔點(℃)】203.1
蒸氣壓(Pa)】小於1.0nPa(20℃)
【毒性LD50(mg/kg)】
大鼠急性經口大於5050,急性經皮大於2010。對兔眼睛和皮膚無刺激,對豚屬皮膚無過敏性。大鼠90d飼餵試驗的無作用劑量為300mg/kg飼料。對蜜蜂無毒。虹鱒魚LC50為70mg/L。
【性狀】
純品為無色晶體。
【溶解情況】
20℃溶解度:水3.3mg/L(pH5)、243mg/L(pH7)、5.3g/L(pH9),微溶於有機溶劑。
【用途】
本品屬磺醯脲類除草劑,是側鏈胺基酸合成抑制劑。以10~40g(a.i.)/ha施用於玉米田,防除禾本科雜草和闊吐雜草,其中包括莧屬、豚草屬、曼陀羅屬、茄屬、蜀黍屬、蒼耳屬以及野麥屬的雜草.本品披根和葉吸收,並迅速轉移到分生組織,其吸收比例取決於植物的生長階段和環境條件(如土壤濕度和溫度).本品在10~20g(a.i.)/ha(添加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劑量下,玉米有很好的耐藥性,最佳施藥期為玉米3~7葉生長期,其後施藥則防效較差。應在芽前施用,如防除多年生石茅高梁時,施藥時間稍遲一些,至少株高已達15~20cm.
【製備或來源】
丙二酸二甲酯碳酸胍進行環縮合反應,生成2-氨基-4,6-二羥基嘧啶,然後在氫氧化鈉存在下,與二氟氯甲烷在二氧六環中反應,生成2-氨基-4,6-(二氟甲氧基)嘧啶,最後與2-甲氧基羰基苯磺醯異氰酸酯反應即製得產品。
【其他】
亞氨基是酸性的,穩定性不大於100℃穩定。土壤中的DT50為10~60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