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慈菇

毛慈菇

毛慈菇為蘭科植物杜娟蘭、獨蒜蘭Rolfe或雲南獨蒜蘭P.yunnansisRolfe的乾燥假鱗莖。前者習稱“毛慈菇”,後二者習稱“冰球子”。主產於四川、貴州等地。夏、秋二季採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開大小,置沸水鍋中蒸煮至透心,乾燥。切片或搗碎用。本品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作用。

基本信息

【英文名】PSEUDOBULBUSCREMASTRAESEUPLEIONES

拼音名Qiannianjian

毛慈菇 毛慈菇

【別名】毛慈菇、茅慈菇、冰球子、泥賓子、山慈菇。

【性味歸經】甘、微辛,涼。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用於癰腫疔毒,瘰癧痰核,淋巴結結核,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3~9g。外用適量。

【貯藏】置乾燥處。

【備註】對癰腫疔毒、瘰歷結核,內服、外敷,均可套用。用於食道癌,常與急性子、制半夏、地鱉蟲、石見穿等配合套用;用於淋巴腫瘤,常與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貝等配合套用。

【摘錄】《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彙編》

【製法】除去雜質,水浸約1小時,潤透,切薄片,乾燥或洗淨乾燥,用時搗碎。

【來源】

《中國藥典》--本品為蘭科植物杜鵑蘭Cremastraappendiculata(D.Don)Makino、獨蒜蘭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雲南獨蒜蘭PleioneyunnanensisRolfe的乾燥假鱗莖。前者習稱“毛慈菇”,後二者習稱“冰球子”。夏、秋二季採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開大小置沸水鍋中蒸煮至透心,乾燥。《全國中草藥彙編》--蘭科獨蒜蘭屬植物瓶狀獨蒜蘭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和滇獨蒜蘭P.yunnanensisRolfe[P.chiwuanaTangetWang],以假球莖入藥。

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毛慈菇:呈不規則扁球形或圓錐形,頂端漸突起,基部有鬚根痕。長1.8~3cm,膨大部直徑1~2cm。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有縱皺紋或縱溝,中部有2~3條微突起的環節,節上有鱗片葉乾枯腐爛後留下的絲狀纖維。質堅硬,難折斷,斷面灰白色或黃白色,略呈角質。氣微,味淡,帶黏性。

冰球子:呈圓錐形,瓶頸狀或不規則團塊,直徑1~2cm,高1.5~2.5cm。頂端漸尖,尖端斷頭處呈盤狀,基部膨大且圓平,中央凹入,有1~2條環節,多偏向一側。撞擊外皮者表面黃白色,帶表皮者淺棕色,光滑,有不規則皺紋。斷面淺黃色,角質半透明。

顯微鑑別

本品橫切面;毛慈菇最外層為一層扁平的表皮細胞,其內有2~3列厚壁細胞,淺黃色,再向內為大的類圓形薄壁細胞,含黏液質,並含有澱粉粒。近表皮處的薄壁細胞中含有草酸鈣針晶束,長70~150μm。維管束散在,外韌型。冰球子表皮細胞切向延長,澱粉粒存在於較小的薄壁細胞中,維管束鞘纖維半月形,偶有兩半月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