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是由新疆伊犁軍分區某連隊的離退休幹部李之金於1962年創作並傳唱的軍歌。歌曲帶有新疆音樂風格,三年後在北京調演時被《紅旗》雜誌選登,並流傳至全國。克里木、譚晶、尹相傑等歌手也曾翻唱詞曲。

基本信息

概述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這首歌的發源地是伊犁軍分區阿拉馬力邊防連。1962年8月1日,第一任邊防站站長高立業帶領10名官兵,牽著3峰駱駝,背著一口鍋,扛著兩把鐵鍬,來到荒無人煙的雪山孤峰,他們挖地窩、搭帳篷,在阿拉馬力紮下了根。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李之金,軍隊離退休幹部,《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詞曲作者。與這首傳唱了近半個世紀的歌曲相比,李之金的名字並不為人們所熟知,人們也不知道他居住在大連。2008年“八一”建軍節前夕在周水子干休所見到了李之金,已是滿頭白髮的李之金說,人們是否能夠記住詞曲作者是誰並不重要,只要歌聲響起時,那一段歷史和戰士們的精神能夠永存,便是我最大的欣慰。

1962年,中國正處於最為困難的時期——自然災害,以及隨之而來的緊張國際形勢——中蘇關係、中印關係這一切都使新疆軍區必須迅速加強邊防。於是,新疆軍區立即加強邊防站的建設,僅北疆地區就由過去的8個邊防站增至43個。邊防站的增加意味著駐守人員的增加。由於當時新疆軍區人員不足,中央軍委從全國各軍區向新疆軍區調防,駐守在青海、甘肅、浙江、福建等地的指戰員在一夜間接到了調防命令,便立即向新疆出發。當時,身為新疆軍區伊犁軍分區宣傳處宣傳幹事的李之金親身感受到部隊接到命令後,扛起背包就出發的場景。

而令他更加難忘的是,這些來自天南海北操著不同口音的指戰員,從原駐防地來到新疆一下火車,未等喘息,就騎上駱駝背上一口鍋上了邊防站。那時的邊防站,其實就是一個山頭或是一片山林,沒有住的房子、沒有人煙。所有的駐防戰士都是白手起家,沒有房子自己蓋,沒有吃的自己想辦法,“祖國要我守邊卡,石頭縫裡把根扎”,李之金創作的歌詞中有這樣一句話,戰士們就真的是在石頭縫裡紮下根來,蓋起哨卡、建起邊防站。李之金說,當時人們只有一種念頭,克服困難也要站穩腳。

由於邊防站剛剛建立,宣傳教育工作十分必要。作為宣傳幹部,李之金的任務就是如何做好指戰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什麼方式更容易被戰士們接受,李之金頗動了一番腦筋,那一段的經歷,使李之金一天之內寫下了《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的歌詞。

歌詞 歌詞

這首富有新疆民歌風格的曲子,是李之金在新疆生活10年的寫照。1952年,國中尚未畢業的李之金報名參加了志願軍,準備在志願軍總部做譯電員。正在緊張的學習之時,韓戰停戰,李之金這批新入伍的戰士開始重新分配。李之金向組織提出,哪裡艱苦就把我派到哪裡吧。年僅16歲的李之金來到了新疆,成為伊犁軍分區的一名宣傳幹事。10年的新疆生活,使李之金對新疆民歌的曲調耳熟能詳,當歌詞寫成後,曲子也隨之誕生了。

1962年,李之金帶著他所創作的《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歌曲,下哨卡,入邊防站,這首歌開始在新疆伊犁軍分區傳唱。1964年,新疆軍區進行文藝匯演,這首歌很快又在新疆軍區傳唱開來。1965年年底全軍北京調演,《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走進了北京。也就在那一年,當時的《紅旗》雜誌選登了10首思想性、藝術性高的歌曲,其中包括《社會主義好》《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也在其中。

歌詞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哪裡需要到哪裡去

哪裡艱苦哪兒安家

祖國要我守邊卡

扛起槍桿我就走

打起背包就出發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哪裡需要到哪裡去

哪裡艱苦哪兒安家

祖國要我守邊卡

邊防線上把根扎

雪上頂上也要發芽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哪裡需要到哪裡去

哪裡艱苦哪兒安家

祖國要我守邊卡

頂風冒雪頂風冒雪把武練

練好本領準備打

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哪裡需要到哪裡去

哪裡艱苦哪兒安家

祖國要我守邊卡

翻山越嶺去巡邏

敵人侵犯決不饒他

演唱者

克里木

王莉

劉和剛

譚晶

尹相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