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管理法

比例管理法是指商業銀行在資產負債管理過程中,通過建立各種比例指標體系以約束資金運營的管理方式[1]。該方法是西方商業銀行於20世紀80年代採用的一種資產負債協調管理方法[2]。

比例管理法的做法[2]

為了實現商業銀行短期的和長期的資產負債管理戰略目標,保持銀行的競爭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做到兼顧資金的效益性、流動性和安全性,通過建立指標體系來指導、評價和管理銀行的資產和負債業務,促進資產負債管理的開展。
根據資產負債管理的監管性要求及資金之間的內在聯繫,對資金來源項目之間、資金運用項目之間以及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之間確定一定的比例,並注意安排資產負債結構,以規範資金營運。資產負債比例指標體系是綜合反映商業銀行戰略目標和工作策略的指標體系,包括反映資產結構、負債結構、資產質量、安全性、流動性以及盈利性的一系列指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