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藥樹

毒藥樹

毒藥樹是肋果茶科肋果茶屬的一種植物,喬木,高3-14米,產雲南南部及貴州興義、廣西隆林縣緬甸、泰國也產。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毒藥樹毒藥樹
喬木,高3-14米;小枝疏生短柔毛,後變禿淨。葉薄革質,互生,卵形或狹卵形,長5-14厘米,寬2.5-6.8厘米,頂端短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鈍或近圓形,稀楔形,稍下延,葉緣離基以上具小鋸齒,側脈8-12對,腹面暗黃綠色,無毛,背面亮綠色,中脈疏生短柔毛,後變禿淨;葉柄長6-10毫米,初被短柔毛,後禿淨,無托葉。花序聚傘式,單生於葉腋,長2.5厘米,被短柔毛,後禿淨;花白色,徑約8毫米;萼片5,薄革質,覆瓦狀排列,矩圓形,長5-6毫米,邊緣稀有纖毛,頂端或稍凹缺,果時宿存;花瓣5,覆瓦狀排列,與萼片同形並約與之等長,基部稍合生;雄蕊10-13枚,花絲粗,長約為花葯長的一半,花葯矩圓形,長2.5毫米,基著,基部有短柔毛,上部漸狹,頂端分離呈叉狀,花葯孔裂;子房上位,卵形,無毛,3室,每室具2個懸垂、倒生的胚珠,花柱短,柱頭3淺裂。果為蒴果,圓錐狀,長7-8毫米,淡綠色,具縱棱10條以上,熟時3裂,種子黃褐色,卵狀披針形,扁平,癟瘦,長約2毫米,每個扁平面上有2條縱行折皺;花萼花柱宿存。

本種在葉形上稍有變化,雲南所產的部分植物及貴州興義的植物葉帶卵狀披針形,葉基楔形,而雲南大部分標本的葉為卵形,葉基近圓形。

產地生境

產雲南南部及貴州興義、廣西隆林縣。生於海拔760-2500米的山地森林、溝谷林、叢林中。緬甸、泰國也產。

相關故事

毒藥樹毒藥樹
毒藥樹位於高州東岸鎮官田村,該村生長著兩棵樹幹肥大、樹枝粗壯的古樹,樹高約三十米,大的一棵需六個成年人伸手才能合抱,小的一棵直徑也有二米以上。古樹的枝葉有醫治無名腫毒的神奇藥效,當地百姓稱其為“毒藥樹”,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官田村雖地處偏僻山區,但因其擁有兩棵年代久遠的“毒藥樹”,吸引了四鄰鄉親前來觀賞和取藥,讓小山村名聞遐邇。據村中一位老人說,明朝末年,兵荒馬亂,官田村何姓始祖從中原逃難到高州,並帶來兩棵可以醫治無名腫毒的“毒藥樹”。古樹歷經多個朝代,飽經滄桑,但何姓鄉親視其為掌上明珠愛護有加,代代相傳,古樹四百多年來一直枝繁葉茂,造福鄉親。

據當地林業專家考證,官田村的兩棵“毒藥樹”屬桑科喬木,有較強的毒性,用來醫治無名腫毒有“以毒攻毒”的神奇功效。“毒藥樹”在嶺南地區雖偶有發現,但像官田村這樣粗壯且年代久遠的“毒藥樹”實為罕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