殗殜

殗殜者,古傳屍之病之又名。 die)者,古傳屍之名,初本以聲而為義,以謂其病勢之“輕微”也。 蓋傳屍之病古稱之殗殜以言其輕淺者,本但取“奄枼”之聲而為名。

者,古傳屍之病之又名。
殗殜(音ye die)者,古傳屍之名,初本以聲而為義,以謂其病勢之“輕微”也。然傳屍之病,本至為深重,古乃以至輕至微之詞而稱之者,則殆以傳屍之病雖至深重,染者多死,而其“半臥半起”、“神色如常”之狀貌,又至輕淺,一似於“欲似無病”之“佯病”者。故因其外觀之輕淺貌,而命之以聲訓輕微之殗殜名,此至深至重之傳屍病,古所以取之於殗殜而稱之耳。蓋傳屍之病古稱之殗殜以言其輕淺者,本但取“奄枼”之聲而為名。然以傳屍之病貌似輕淺而實深重,故後復從義謂“列骨之殘”之“歹”而為殗殜,以表其終亦不免於一死,而落一屍腐骨陳之境地。可知古人於傳屍之沉重已甚瞭然,未可以其稱之殗殜而譏之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