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隧道

歷史的隧道

《歷史的隧道》是2009年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盼。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歷史的存在,是讓我們今天引以為戒,讓明天過得更好;歷史是過去的,是讓我們借鑑,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歷史是人類生命的活動行程,沒有人能夠抗拒這條來自太古的精深隧道,但對當下而言,歷史畢竟是屬於過去的,所以,我們可以開創未來、締造未來,卻不能無視、扭曲,甚至篡改過去,因為歷史不論是對的、錯的,你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都已成定局,真誠面對歷史隧道,才有助我們敞開心胸,以更廣闊的視野去面對未來。

我們在歷史的隧道中,不過是白駒過隙,轉眼即逝。但就在這一隙一逝之間,塑造了你我,和我們之間的故事。歷史給我們知識,也給我們智慧。人們閱讀歷史、解讀歷史,目的就是為了現在,人類的進步與人們對歷史的了解與解讀有關,因為歷史囊括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一切成功的規則與失敗的教訓。歷史,就如同法律上的一個個案例一樣,可以使我們現在的生活有某個參照物,以及判斷的準繩。歷史是人類生命的活動行程,沒有人能夠抗拒這條來自太古的精深隧道。

目錄

第一章 華夏篇章

元謀猿人

炎黃二帝

女媧補天

堯舜禹的傳說

夏朝的建立

青銅時代

甲骨文

武王伐紂

春秋五霸

管仲相齊

越王勾踐

商鞅變法

戰國七雄

澤被千秋都江堰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華夏篇章

元謀猿人

人是從古猿進化來的。只有從遠古猿人的化石上,我們才能多少知道一點我們的老祖宗是什麼樣子。迄今為止,在中國,最早的猿人化石叫“元謀人”,或者叫“元謀直立人”,1965年發現於雲南省元謀縣,所以叫“元謀人”。經古地磁法測定,元謀猿人的絕對年代為距今170萬年左右,比北京猿人化石和陝西藍田猿人化石早100多萬年,發現的化石為兩枚上中門齒。元謀人已經能製造和使用工具,可能還會用火。元謀人化石及其文化遺物的發現,對於探索中國早期猿人的體質特徵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材料,同時也證明中國是人類起源的主要地區。

炎黃二帝

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炎黃其實是傳說中的兩個人。炎帝是傳說中的姜姓部落的首領,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原居姜水流域,後向東發展,與黃帝戰於阪泉(今天的河北涿鹿東南)之野,被打敗;後與黃帝聯合,打敗蚩尤。又說炎帝就是神農氏。黃帝,姓姬,號軒轅氏、有熊氏。相傳在炎帝侵凌各部落的時候,黃帝得到各部落的擁戴,與炎帝大戰三次,打敗炎帝。後黃帝又與炎帝一起打敗蚩尤。傳說中的許多發明,如養蠶、文字、舟車、算數、樂器等,都創始於黃帝時期。

女媧補天

女媧是中國古代的神話人物,又被稱為“媧王”,傳說中的人類始祖。傳說中她與其兄伏羲氏結婚,生育了人類,後來他們制定了嫁娶之禮,禁止兄妹通婚。這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由血緣婚姻(就是屬於同一血緣的人相互結婚)到族外婚姻的情況。傳說中女媧發明了笙簧,還用黃土造人。最神奇的故事是說:古代帝王共工氏被祝融打敗,便用頭觸斷了支撐天的不周山,於是天漏了,大雨連綿,地球遭受洪水之災。女媧就燒煉五色石補天,斬斷鰲(大龜)的四隻腳來撐住天的四極,洪水就被制服了。《紅樓夢》中那句“無才可去補蒼天”,就是借用了這個典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