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口村

歷口,又名新豐,始建於宋,屬仙桂上鄉。 建國後,1951年屬歷口區,設歷口鎮,1956年撤銷。 歷口是一塊著名的三寶地。

歷口村在祁門縣城西,離城39公里,歷口區、歷口鄉駐地。因位於歷山、瀝水之口而得名。瀝水將該地分河東、河西兩部分:河西有許村,河東有中井、大樹村、東山3個自然村。1985年有705戶、3238人,其中農業人口1937人,非農業人口1301人。
歷口,又名新豐,始建於宋,屬仙桂上鄉。元明兩代屬仙桂鄉,為十九都。明代屬歸化鄉。清代始稱歷口屬十八都。民國期間屬歷龍鄉。建國後,1951年屬歷口區,設歷口鎮,1956年撤銷。
歷口是一塊著名的三寶地。譽滿中外的祁紅創始於此,又是西鄉木材的集散地,同時,這裡山高林密,氣候溫濕,是蘄蛇棲息繁衍的理想場所。
光緒二年(1876),黟縣餘干臣從福建罷官歸來,在歷口仿效閩紅制祁紅,由於歷口土質好,空氣濕潤,雲霧籠罩,山花多,花葉上薰染了一種天賦的蘋果、蘭花香氣,外國人稱之為祁門香。從此祁紅譽滿中外,歷口的制茶業也由此興起。民國21年此地就有茶號15家。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歷口商業也繁榮起來,形成一個以經營茶葉為主的山村小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