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區圖書館館藏古籍

5月,古籍書庫建設完畢,配置了專用的防蟲樟木書櫃及空調等設備,對所藏古籍圖書進行了系統的加工、修復和整理。 這些古籍中有善本54種(本),占古籍總數的14%。 2003年10月,全國著名書畫家劉炳森先生還為我館捐贈了820冊影印的百納本二十四史。

武清區圖書館館藏古籍簡介

武清區圖書館收藏的古籍圖書主要來自有關單位的撥交和私家捐獻。由於歷史原因及條件的制約,在新館建成以前,這些古籍圖書一直未經過系統的整理,也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多年塵封一隅。
1999年,在圖書館新館破土動工之際,古籍圖書的保護工作也得到了區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古籍室建設報告得到了批准,並撥了專項資金。2000年 5月,古籍書庫建設完畢,配置了專用的防蟲樟木書櫃及空調等設備,對所藏古籍圖書進行了系統的加工、修復和整理。
古籍總計藏書374種、743函、6042冊。按照經、史、子、集分為四大部類,內容設及41個類目,大多數是我國流傳較廣的歷史重要典籍。這些古籍中有善本54種(本),占古籍總數的14%。 善本中既有稀見的明版本, 如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刻本《大藏一覽》、明崇禎九年(1636)毛晉汲古閣所刻十三經註疏本《禮儀註疏》、明崇禎十四年刊本《史記》等,又有清代康熙、乾隆年間佳刻。尤其珍藏了我國現代經學家、史學家,武清籍學者劉坦先生對《史記》中記載大事件的考究的手稿,也有研究乾支紀年法之淵源,統一中國古代各國紀年之牴牾的等17種手抄本,這些善本古籍頗具價值,成為館藏中的精品。
劉坦(1910~1960)原名允恭,號天嬌,後改名為郁,中年改名坦,王慶坨人。年幼家貧無力求學,9 歲從師王猩酋,他為了研究史學,撰寫專著,終生沒娶。寫有《史記紀年考》、《中國古代星歲紀年考》、《史記系年考》、《三皇五帝考》等一千多萬字的論著。其中《史記紀年考》、《史記系年考》、《中國古代星歲紀年考》曾在解放前後出版發行,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受到中外記者學界人士的讚譽。1956年,中國科學院召開史學年會,劉坦應邀參加, 國務院總理周恩來、 中科院院長郭沫若親切接見了他。
2003年10月,全國著名書畫家劉炳森先生還為我館捐贈了820冊影印的百納本二十四史。
區圖書館古籍收藏其數目之多列全市區縣之首,古籍閱覽室在全市也尚屬首家。這些古籍圖書的收藏和借閱,不但滿足了讀書研習之用,而且在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方面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