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文化通論

武俠文化通論

《武俠文化通論》是人民出版社2005-03-07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文學母題的文化內蘊貫通流變角度,分析了秦漢遊俠精神實質與復仇心態成因,俠義復仇故事流變三種傾向,動物悼忘殉死傳說,唐人射虎鬥虎描寫,比武退讓與傳統武德信仰崇拜,兵器妖化與古代通俗小說表現武俠的道具,女性以智抗暴,金庸及港台武俠小說五大復仇模式對傳統復仇觀念的突破等。還從中外文學母題相通互動的影響研究角度,闡述了佛經文獻中野生動物故事的教諭意義,中外比武鬥智母題與佛經故事關係,明清通俗小說賭技服人母題佛經文獻來源,俠盜採花禁忌的深層人類學內蘊與宗教成因,馮燕母題的佛經文獻淵源,以及金庸小說化屍術母題,大雕意象的外來文化淵源等,附錄還評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武俠史論著。

目錄


前言慕俠民俗與武俠文化史的精神意義
第一章秦漢復仇習俗心態與遊俠精神實質
一、漢代遊俠精神在復仇習俗濡染下的變化
二、復仇:血性少年行俠仗義的標榜與標籤
三、社會心理中的人格品評尺度對於俠文化的精神建構第二章古代俠義復仇故事的流變及其三種傾向
一、先秦俠客精神的靈魂及其出史入文
二、俠文化與復仇意識撞擊整合出的三種傾向
三、三種俠義趨向之間的關係
第三章重讀劍仙聶隱娘
——互文性、道教與通俗小說題材母題
一、劍仙求賢徒母題
二、離世入山修道母題與服食飛升及變形母題
三、成仙得道的考驗母題
第四章中國古代動物悼亡殉死傳說的俠文化內蘊
一、異類悼母故事的俠義話語內蘊
二、異類悼子故事的俠義話語內蘊
三、異類殉恩主故事的俠義話語內蘊
四、動物悼偶殉死故事的俠義話語內蘊
第五章禽獸義感母題的跨文化溯源
——佛經文獻中野生動物故事的教諭意義
一、佛經故事中的感恩動物忘恩人母題
二、佛經傳譯過程中的有意誤讀
三、佛教傳說與中國動物求醫報恩故事
四、義禽義獸代訴冤故事及其佛經文獻淵源
五、禽獸義感母題的多重文化意義
第六章唐代武術文化與武俠精神
一、角觚比力中的武俠文化意蘊
二、射箭技藝中的武俠文化內蘊
三、賭勝為國爭光母題的武俠核心
四、比武競技活動所體現武俠精神的泛化
第七章人與猛獸對陣的勇武氣概
——唐人射虎鬥虎描寫的武俠文化內蘊
一、詠虎與詠嘆射虎詩歌中的豪邁氣概
二、猛士斗虎敘述中的武俠之氣
三、唐代文學中射虎鬥虎描寫的成因
四、鬥牛——斗虎武俠精神的一個象徵事象
第八章唐代飲食文化與豪俠氣概
一、飲食文化多重表現中的豪俠精神
二、唐代酒文化張揚的豪俠氣概
三、唐代茶文化所透露的豪俠氣概
第九章中外“比武鬥智”母題與佛經故事
一、兵家策略與刺客行事之於母題描寫的先導
二、比武鬥智模式在動物昆蟲描寫中的泛化
三、中古漢譯佛經故事對於母題的直接誘發
第十章比武退讓描寫與傳統武德信仰
一、傳統武德觀對比武退讓的:精神建構
二、後發制人策略的飽滿哲理內涵
三、兵家策略、出手理由與文化根源
四、忍讓退避的手段與正義目標的實現
第十一章明清通俗小說中的“賭技服人”母題
——俠文化與武功崇拜
一、母題的基本文學表現及核心目標
二、母題的人類學內蘊及其價值趨向
三、母題來源及演變的基本脈絡
四、賭技服人母題的文化內蘊
第十二章中土小說母題的外域信息源
——古代小說中的賭技服人母題溯源
一、佛經文獻外來母題因子的特殊貢獻
二、賭技服人母題提供的觀照外域視角
三、中外交流視野中賭技服人母題的文化內蘊
第十三章俠盜倫理的佛道思想淵源
——明清小說中俠盜採花禁忌的文學言說
一、俠盜禁採花的文本表現種種
二、社會教化與江湖倫理
三、團伙內部的懲戒原則
四、母題的深層人類學內蘊與宗教成因
第十四章戲台與俠情
——古代優伶的俠義精神
一、忠奸意識與宋代優伶的俠義表現
二、明清時代優伶對於諷奸正氣的弘揚
三、優伶諷奸的內在角色規定與外在媒介激發
第十五章兵器妖化母題與通俗小說表現武俠的道具
一、“龍原型”與兵器妖化的幾種類型
二、工具——兵器崇拜與英雄的業績
三、兵器妖化母題的具體表現功能
第十六章馮燕俠義母題的佛經文獻考原
——婦女觀和俠義情愛觀的一個跨文化個案
一、馮燕母題發展的基本脈絡
二、佛經故事的先在文本載錄
三、佛教本生故事對於佛經翻譯文獻的印證
第十七章古代文史中的女性以智抗暴母題
一、先唐史料及文學中的以智抗暴女性
二、唐宋野史及文學中的以智抗暴女性
三、明清野史及文學中的以智抗暴女性
四、古人對女性以智抗暴的相關評論
第十八章金庸小說母題與古代化屍術傳聞考述
一、化屍術描寫及化屍藥的構成
二、化屍術母題的印度及西域文化淵源
三、金庸武俠小說對於母題的創穫
第十九章大雕意象的外域淵源與金庸小說的異國情調一、大雕意象的人格化、多重意蘊與文本功能
二、大雕意象的本土文化依據
三、大雕意象的外來文化淵源
第二十章金庸及港台新派武俠小說復仇描寫的新突破一、“兒子長大後復仇”模式
二、女性“醒悟嫁仇”模式
三、“友情與仇怨”模式
四、“仇家子女間的愛”模式
五、“錯認仇人,因誤會導致復仇”模式
附錄一20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武俠史論著述評
附錄二論從己出、詳明深細——評曹亦冰《俠義公案小說史》
附錄三一部富有新意的武俠活動史——評鄭春元新著《俠客史》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