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韻

步韻又稱為“次韻”,是 和詩的一種方式,即使用原作詩者用過的某一韻或某幾個字,和詩者依次使用相同的韻字,這就是步韻,是步步跟隨之意。步韻詩因為要步原韻韻腳,所以寫來不免牽強而不很自然順暢。

基本信息

詞目:步韻
拼音:bù yùn
詞義:
又稱為“次韻”,是和詩的一種方式,即使用原作詩者用過的某一韻或某幾個字,和詩者依次使用相同的韻字,這就是步韻,是步步跟隨之意。步韻詩因為要步原韻韻腳,所以寫來不免牽強而不很自然順暢。吳喬《答萬季野詩問》說:“步韻最困人,如相歐(毆)而自縶手足也。蓋心思為韻所束,於命意布局,最難照顧。今人不及古人,大率以此。”
引古龍吧吧友步韻和詩帖以作說明:http://tieba.baidu.com/f?kz=459997354
1樓為題,和詩詳見:24樓 48樓 59樓 132樓 139樓

詳細釋義

基本解釋
[use the rhyme sequence of a poem] 按照原詩、詞的韻腳和順序作詩、詞唱和
詳細解釋
用他人詩作韻腳的原字及其先後次第來寫詩唱和。始於唐代白居易同元稹的互相唱和,至宋代而大盛。也稱次韻。
吳喬《答萬季埜詩問》:“和詩之體不一……用其韻而次第不同者,謂之用韻;依其次第者,謂之步韻。” 魯迅 《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這個艷傳,那個步韻,比對於華屋丘墟,生民塗炭之慘的大事情還起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