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寺[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正覺寺]

正覺寺[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正覺寺]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始建年代不詳。北宋初稱天王院,宜和年間朝廷賜名“正覺禪院”。

基本信息

簡介

山西省繁峙縣正覺寺山西省繁峙縣正覺寺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始建年代不詳。北宋初稱天王院,宜和年間朝廷賜名“正覺禪院”。元朝堅州副元帥王兆重修。寺址原在滹沱河南岸杏園村北,明萬曆年間隨縣城遷建於今縣城中央。寺院與鼓樓在一條中軸線上,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占地2667平方米。天王殿於1982年拆毀,改建現代二層樓1座。現存建築有正殿、東西配殿、過殿,均被糧食局占用。

特色

正殿面闊5間,進深3間,歇山頂,通板瓦布頂,斗拱和殿內梁以上,糧食局用泥封抹,結構不詳。暴露部分有:用粗大的內額橫跨3間,5間大殿僅用金柱兩根,金柱之上用斗拱托巨大雀替,內額之端用丁袱與山面斗拱相連,四椽袱交札於內額之背;後轉角處用垂連柱,用材砍削規整,為金代遺物。其餘房屋均為清代建築。現存石獅子2座,繪水陸圖功德碑半方。

建築

據碑載,明天啟三年(1623)、清同治年間(1862-1874)均有維修,現存正殿、後殿為宋、元遺構。中軸線上現存正殿、後殿,東、西兩側現存一進院配殿、二進院朵殿。正殿為金代遺構,建於高1.05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六架椽屋四椽栿對後乳栿通檐用三柱構架,柱頭鋪作五鋪作雙下昂。後殿為宋代遺構,建於高0.70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屋頂單檐懸山頂,六椽屋四椽栿對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構架,前檐柱頭鋪作五鋪作單抄單下昂,後檐柱頭鋪作四鋪作單抄。東、西配殿為元代遺構,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屋頂單檐懸山頂,三椽栿對後搭牽通檐用三柱構架,前檐柱頭鋪作五鋪作雙下昂,後檐柱頭鋪作四鋪作單昂。前檐明間設板門,兩次間置直欞窗。國務院200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

1.去長治縣,需先到長治市,再轉車到長治縣。
飛機:長治市王村機場,可以直飛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廣州等城市。
火車:太焦、邯長鐵路連線了長治和國內多個城市的鐵路通道。乘坐北京西站-長治、太原-連雲港、太原-商丘、太原-長治北站、邯鄲-長治北站班次都可以到達長治。長治市內有兩個火車站:長治站和長治北站。在長治站下車吧,這兒離長治縣更近。
汽車:208國道、長邯、長晉、長太高速公路使到達長治的交通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2.班車:在火車站前的廣場坐2路公車,7分鐘左右到客運中心,下車;在下車的站牌前等201路(開往長治縣);半小時左右,到達終點站,下車,那裡有開往司馬鄉的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